做了这么久的父母,你真懂怎么跟孩子沟通吗?
做了这么多年的父母,你真的懂如何跟孩子沟通吗?说服孩子,靠的不是父母权威和大吼大叫。沟通方式很重要,学会这几点技巧,孩子更听话,家长更轻松。
关键一:倾听
亲子沟通的关键是“倾听”,许多孩子不愿跟父母说心里话,原因在于父母的主观武断。往往孩子刚说了个开头,父母就急急下结论,劈头盖脸一顿教训,让孩子觉得是自讨没趣,以后自然就不愿再说。
倾听,具有“净化心灵”的作用;倾听,更是亲子沟通成功的关键。所以,在希望孩子听话之前,父母须以一颗慈爱的父母之心,耐心地先去倾听孩子!
如果你以为“沟通”等于和孩子谈话,那么,你就错了。沟通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而你的孩子会从你身上获取很多的信息,这些信息来源如下:
1.你所说的话
2.你的语调——大声或者小声,严苛或者低吟
3.你的手势、动作
4.你的面部表情
小孩需要观察、聆听,然后再对你的信息进行反馈。此外,孩子还在这个过程,会自己慢慢判断,自己应该什么时候接话。
5.肢体语言
肢体语言其实比你所说的话更有作用。家长应该在镜子前留意一下自己的日常表情。看看自己的情绪是怎样“写”在脸上的。你是不是会皱眉头、微笑还是没有什么表情?和孩子说话的时候,保持微笑,能让小朋友比较容易接受你所要表达的信息。
试验一下:
找一个好朋友,半蹲跟他谈话。你就感到,当谈话的另一方有“君临天下”的气势的时候,你就会觉得很不自在。其实,这和小朋友的感觉是一致的。
所以,跟小朋友沟通的时候,应该蹲下来,尽量保持水平一致,这样,小朋友就不会感到很大的压力。
关键二:关心
小朋友能从你的动作中,了解你是否真的在意自己。而当小朋友开学的时候,爸爸妈妈就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去和小朋友沟通。虽然每个家长都会很关心小朋友,但是,随着小朋友慢慢长大,家长关心孩子的方式应该随之而发生变化。
当孩子5岁的时候,他很喜欢爸妈拥抱或者是逗玩。当你拍打他们肩膀,玩他们头发或者为他们竖起大拇指的时候,他们都会为之感到高兴。而当小朋友进学校的时候,你在后面微笑着跟他挥手告别,能让他感到爸爸妈妈很在乎自己。
你知道吗?
多于80%的13岁以下的小朋友会跟自己的宠物说自己的感受,而并非告知父母或朋友。
沟通的方式:
1.缩小距离——谈话的时候和小朋友的距离应该在一臂之内。如果距离太远,小朋友可能不能完全接受到你的信息。
2.首先叫孩子的名字——这让才能首先引起孩子的注意力,让他清楚你要谈话的对象是他。例如,如果要叫小朋友过来,应该是“汤姆,过来一下”,而不是“过来一下,汤姆”。
3.指令应该用积极的表达方式。例如:当你要叫孩子收拾东西的时候,你应该说“把东西整理一下吧”而不是“不要把东西弄乱”。
4.指令要清楚明白——不要把话说得太迂回。要直接、清楚、明白。
声明:本公众号尊重原创,素材来源网络,好的内容值得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阅读原文,“查看往期连载知识”
- 大肚子肉厚厚,你要这么减!瘦20斤变回小腰精!
- 我们都错怪它了!喝咖啡有这么多好处,怪不得医生们都爱喝!
- 头条 | 你这么做是在"喂养癌细胞",可惜知道的人太少
- ?城里媳妇农村父母,太丢人!
- 呀!恐龙世界原来这么有爱
- 父母怎么给孩子讲“南京大屠杀”?
- 留学生都是这么穿衣服的吧?
- 运动后做拉伸到底有多重要?这么放松肌肉轻松又简单
- 独生子女不能全额继承父母房产,怎样做才能全额继承呢?|中山黄圃
- 旅游回家做了4个家常菜,一向傲娇的孩子都说有妈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