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股不行?预测不对?这锅不背!读懂最佳分析师的正确姿势,70万

荐股不行?预测不对?这锅不背!读懂最佳分析师的正确姿势,70万

“一个优秀分析师的标准应该是:具有独立思考能力,见人所未见,跑在市场前面,看到市场变化,给投资者的决策带来启发、补充和思考。 ”

来源:新财富杂志(ID:newfortune)

作者:陶娟、万丽

每年的新财富最佳分析师投票季,总是不乏媒体为了吸引眼球,试图通过盘点过往获奖分析师报告中推荐的标的,来审判他们是不是拥有点股成金超能力的股神。昨日,又有媒体重复这一套路,通过梳理大量数据,来分析2016年最佳分析师小组第一名的荐股业绩,并在将其与沪深300指数及行业指数涨幅对比后,惊呼“过半荐股跑输行业指数”。

标题似乎很悚动,数据似乎很有力。难道全市场雄厚资金推出来的最佳分析师,竟然只有一半的概率能跑赢市场?对于分析师的主观评判,真的和他们所创造的客观业绩有如此遥远的差异吗?

小编认真看完,一声叹息。只能说,你们对分析师价值的理解有误啊。在投资已经高度专业化的今天,分析师只是专业化投资产业链上的一环,不能要求他们既干分析师的活儿,还得干基金经理的活儿,更是不能用评价基金经理的方式来评价分析师的工作啊。

接下来,小编为大家分解这种朴素的评价方式错在哪里,以及,怎样才是利用新财富最佳分析师研报和评判分析师价值的正确姿势。 

01

错误姿势一、刻舟求剑式

典型举例: 

只关注荐股,不关注逻辑,随便抓取分析师的荐股,截取一个开头时点,一个结尾时点,看一只股票在一段时间内的涨跌幅,以此来判定一个分析师的能力。

纠正点评:

媒体的这张”荐股超额收益为负”的图成为了大家关注的焦点。 

是什么原因,让这些新财富最佳分析师,在2015年的荐股业绩整体好过大盘(无论均值还是中位数),而2016年却说什么也跑不赢沪深300了呢?

这究竟是人的原因?还是市场的原因?

众所周知,2015年是中国股市波澜壮阔又跌宕起伏的一年。暴涨、暴跌、大规模停牌,那一年的分析师可谓经历了天堂到地狱。在这样极端的市场环境里,将分析师荐股的涨幅与大盘涨跌幅刻意比较,是否公平?

媒体的数据分析中,剔除了最佳分析师所荐新股和港股的影响。为此,新财富选取了2014年末以前上市的所有A股股票,来看看它们在2015年和2016年的表现。

DUANG,擦亮你的眼睛,你肯定不太相信自己马上要看到的数据分析!

荐股不行?预测不对?这锅不背!读懂最佳分析师的正确姿势,70万
 

2015年全年,A股股价绝对上涨的股票,竟然高达9成以上!其中,6成涨幅在1倍区间以内,还有高达27%的股票全年实现了翻番!涨幅1倍到3倍的股票有662只,涨幅3倍以上的股票有50只! 

按照刻舟求剑的思维逻辑,我们是不是可以假设,一个人在2015年,有1/4的概率可以实现身家翻倍?毕竟有超过1/4的股票涨幅在1倍以上。而这一年亏损的人应该不太好找,就算不幸拿着了亏损的票(概率只有1成不到),毕竟损失有限,而翻倍的概率是如此之高!

然而,这一年的沪深300指数,又上涨了多少呢?

全年涨幅5.58%!你相信不?相信不?

事实上,如果套用媒体原图的分析框架,我们假设,有那么一个疯狂的分析师,在2015年初推荐了此时在A股上市的全部股票(2580只)。那么你猜猜,他的荐股相对于沪深300指数,1年期的超额收益率平均将达到多少?而中位数又将是多少?

小编赌,99.99%的人要猜错!

荐股不行?预测不对?这锅不背!读懂最佳分析师的正确姿势,70万

纳尼?! 

均值和中位数竟然一个高达71%,一个高达55%,那持票群众的收益,应该有一半的机会赢取55%以上的超额收益啊!有没有一种错愕吃惊的感觉?中位数和均值应该是多么理性中立客观的代表啊?可是在极端的市场环境里,一个推荐了所有股票的分析师,竟然能获得这么超额的收益?但实际情况是这样吗?请大家好好回想一下,你们2015年的股票收益,和市场上2015年的股票表现能对得上号吗? 

02

错误姿势二、粗暴对标式

典型举例:

抓取分析师的荐股收益来对标大盘指数或行业指数

纠正点评:

股市行情日新月异,市场情绪经常在悲观和乐观间反复切换,典型如在2015年、2016年的一些极端情况下,不论是公司个股还是大盘指数,都严重脱离基本面,完全不能反映行业和公司真实情况,分析师们在对公司进行估值时,甚至来不及根据市场情绪来做出调整。

某券商分析师在2015年时曾表达了这样的失落,“这一年我们也为市场挖掘了许多成长性标的,但比起市场轰轰烈烈的行情,厚重的深度报告显得如此微不足道”。当年新财富采访的另一位分析师也表示:“单边上涨行情下,成就感不强,深度研究都体现不出价值。自己带着十分信心推出的股票,也并没有比别的股票涨得更好。辛苦跑的调研,没人关心公司业绩,投资者只问‘有什么故事,有什么逻辑’。” 

忽视极端行情、客观形势,只是简单抓取分析师的个别荐股进行粗暴对比,是极其不专业也不合适的。

用数据来说话。

根据某行情软件的统计,2015年炒股盈利的股民比例为62%,亏损比例为38%。在所有盈利的股民中,盈利率在20%以内的股民占据多数,达到46.52%;在亏损的股民中,亏损在20%以下的股民也占据大多数,占比 51.84%。从具体的盈亏数据来看,赚到钱的股民中,有70%盈利在5万元以内;亏钱的股民中,有80%亏损在5万元内。

为什么个股的表现,和实际持仓的股民收益之间,分布如此不同?个股亏损概率不到一成,而股民亏损概率在38%;盈利在20%以上的股民占少数,而全年涨幅在20%以上的股票达到了2052只,占比达到72%。

再来看这2580只股票在2016年的表现。2016全年,沪深300指数下跌11.28%,全年个股超额收益的中位数是-3.13%,而均值是1.15%。2016年1月的熔断,再加上许多2015年暴涨的股票紧急停牌后,很多躲到了2016年方才复牌,迎来的往往是几个跌停,造就了个股跌幅的惨不忍睹。

对比看媒体的那张最佳分析师荐股的超额收益图,你有什么感觉?分析师在努力选择优质标的的时候,所谓荐股的超额收益,更重要的还是在于环境!他们2015的表现优于沪深300,那是因为所谓牛市,就是很多个股都跑的比大盘好;而2016年的均值中位数的超额收益不及预期,是所谓熊市,就意味着很多股票跌得比大盘更惨。

当分析师在2580只票里推荐了958只,还要求他们的表现无论牛熊,都比沪深300表现更好,就差不多和拔着自己的头发脱离地球的重力束缚那般不可思议吧?

此外,分析师荐股,和基金经理据此得到的收益之间的差距,就好比个股的收益,和股民真实收益之间存在的差距那般。

问我why?

首先,荐股时点不等于买入时点,更没有明确卖出时点,亦未告知仓位配比、风控措施、波段操作等等一切外在因素。这也是为什么,分析师所荐股票的全年涨幅,和投资者得到的实际收益完全不一样。 

03

错误姿势三:以一概全式

典型举例:

抓取分析师的一两篇动态研报,对分析师整体水平下判断。这一错误姿势普遍出现在散户投资者中。

纠正点评:

大多数分析师在对行业和公司的研究模式,包括长期跟踪走访+行业深度报告+个股深度报告+行业、个股动态点评+路演+电视电话会议+面对面沟通等线上线下多角度多维度多模式的跟踪。

商场如战场,资本市场更是一个瞬息万变、充满无形的刀光剑影的修罗场,股价更是变幻莫测。多数时候,分析师们在出一篇深度报告后,又会根据市场行情及时进行动态调整,在没有深入了解一位分析师前后产出的情况下,对分析师的一两篇研报下判断是相当片面的。

04

错误姿势四:跟风批评式

典型举例:

分析师只会买入,不会卖出,和上市公司构成利益捆绑,和国外分析师相比逊毙了。

纠正点评:

基于当前客观市场机制,中国的卖方分析师的确几乎不会对哪家公司出具“卖出”评级,但是市场上不乏正直、善良、努力在现有环境下为投资者创造价值的分析师。一些有大量研报阅读经验的投资者可能会把分析师研报中的“强烈买入”评级,理解为“买入”,而持有或者其他,则另作考虑。有时候一家公司大半年时间都没有分析师出研报,或仅仅有零星的财务“点评”报告,市场会默认这是一种无声的“看空”,聪明的投资者已经懂得自动远离。

过去几年钢铁行业不景气,长江证券钢铁行业分析师刘元瑞,常在公开场合直言,行业景气度和基本面差,这并不妨碍投资者连续6年将他评为钢铁行业研究第一名。 

不看荐股看什么

看完以上内容可能有读者会吐槽,评价分析师,不执着于他们的荐股涨跌,甚至,不去纠结他们是否正确预言趋势,那么分析师的价值在哪里?他们的作用又是什么呢?

我们先来看今年新财富最佳分析师评选的形势:自今年7月新财富最佳分析师评选投票人征集启动,到征集截止日,新财富收到的机构申请信息,基本覆盖目前市场中上规模的主流投资机构,本年度申请投票资格的机构所管理的资产规模合计超70万亿元。经整理审核和审计机构审计,860余家机构、4000余位投资者获得本届评选投票资格。

可以说这群投票人是A股市场最高投资智慧和能力的代表,这些手握大资金的机构投资者们,都在积极争取新财富最佳分析师评选投票权,不少机构以获得了新财富最佳分析师投票权为荣,他们显然是一群看到了分析师的价值并想方设法利用新财富最佳分析师资源为自己服务的群体。

那么,分析师资源对机构投资者的价值又体现在哪里?

“分析师更大的使命在于拾遗补缺、完善买方的决策思路,帮助买方尽量周全地考虑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从而争取最有利的情况,并在风险出现时有所应对。”高善文在《证券分析师是干什么的》一文中如此解释,纵观古今,知人善用是所有决策者的共同特点,无论是一统天下的帝王将相,还是割地称雄的一方豪杰,乃至占山为王的毛贼,杀伐决断的时候,身边都不乏谋士。

“一个优秀分析师的标准应该是:具有独立思考能力,见人所未见,跑在市场前面,看到市场变化,给投资者的决策带来启发、补充和思考。”许小年在接受新财富采访时称,他于1998年加入中金公司,2003年,他率领的中金公司研究团队获得新财富最佳分析师评选首届年度“最具影响力研究机构”,其本人及4位团队成员亦被评为宏观第一。

综上,分析师的动态决策能力、及时跟踪服务能力显得非常重要。而这些,都不是简单地以计算荐股涨幅或一两篇报告的内容能够衡量,更考难分析师的独立思考能力、沟通能力、观察能力以及应变能力等。

点评完错误的姿势,我们再来看看几个利用好新财富最佳分析师资源的正确姿势,供大家参考。

01

正确姿势一、重深度报告,轻点位预测

A股市场研究员是公认的全球最勤奋的研究员。新财富采访的一名分析师就曾指出,一个月有一半以上时间在外地出差,一天至少安排四次以上路演,晚上到酒店要看报告写报告。不出差的时候每天至少也有两场路演,中午有午餐交流,周末时间也基本都被工作占据。

由此,每年A股市场诞生海量行业深度研究报告,他们角度丰富,涵盖面广,从热门到偏门,从国内公司到国外公司,行业到个股……如果不去翻资料,你不会知道有这么多行业研究员在认真做基本面研究。对大多数没有条件和机会亲自去上市公司调研的投资者而言,这些研报都是宝库。

由于兼顾上下游产业链和个股,行业分析师往往比行业内人士更了解行业趋势,对新鲜事物的嗅觉更敏锐。对投资者来说,学会阅读这些研究报告,充分利用分析师调研报告,不仅帮助投资者节约成本,还有可能收获宝藏。

02

正确姿势二、看研报重逻辑,轻结论

分析师所写所说,都不能替代投资者思考。能推荐几倍的牛股,纵然让人印象深刻,但机构投资者们,在具体给分析师投票时,也都不一定完全以荐股业绩来做定断,逻辑架构、专业深度、服务频次等都会有考虑。

2015年年末,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多伦多大学终身教授卢海曾经在中美两地机构投资者中进行了一项调查,结论十分有趣(详见《新财富》2015年12月号《最佳分析师是怎样炼成的》一文)。

卢海在此文中指出,分析师的研究报告中通常包含行业知识、数据、逻辑以及结论,在中国市场上,无论是机构投资者还是分析师,都认为“分析师行业知识和研报逻辑”才是最重要的职业素养。美国机构投资者也将这项列为第2位的考虑因素,其第1位的因素是“该分析师的正直和专业性”。而“该分析师过往股票推荐业绩”,目前在中国市场只排到了第三名。更明显的对比则是,在美国这个成熟市场,以机构投资者为主体的市场里,他们认为“分析师过往荐股业绩”这一条,一点都不重要~!(表3)

参考1999年至2011年美国金融分析师职业素养排名的变化,卢海带领的研究小组发现,股票推荐业绩排名在1999年还被排在第5位,自2003年后消失于前10,在2009年仅排名第11位,2015年已经完全没有上榜了。 

表3: 分析师被信任的原因与职业素养对比

荐股不行?预测不对?这锅不背!读懂最佳分析师的正确姿势,70万

总结下来,就是投资者阅读研报的第一目的,是带着独立的思考和见解,参考分析师思考逻辑和过程,做出自己独立的决策。如果因为报告中的目标价没有精确到达便指责分析师,在高善文看来,这是本末倒置,“卖方并不对买方的结果承担最终责任,项羽饮恨乌江,并不能抹杀项良仍然是一个出色军师”。 

03

姿势三、跟踪分析师动态调整,抓住与分析师交流的机会

研究报告其实只是分析师“卖思想”的载体之一。市场瞬息万变,分析师们需要随时紧跟时事,调整自己的逻辑,尤其在剧烈波动的行情中,出于对投资者负责,分析师很可能要快速调整投资思路和逻辑。除此之外,当前市场制度不容易进行卖空交易,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分析师的研报发挥,但是与分析师的及时沟通,能够一定程度上了解分析师的真实想法,或了解隐藏在报告里的观点。

 “很多有价值的信息都在研究报告之外的沟通之中,一些券商分析师定期或不定期的上门路演,我们也会随时随地作电话咨询服务。”一位上海大型私募基金投资总监接受小编采访时称。

这也是为什么新财富评选侧重于主观投票的原因,动态调整和应变能力,服务投资者的能力,是考验分析师能力的重要指标。新财富评选从买方客户的整体感受出发,综合评价分析师的选股能力、择时能力和分析能力,兼顾考察了分析师的服务频次和面对市场的调整能力。而单一以分析师荐股能力强弱来考核分析师的综合素质,是不太准确的。

04

姿势四、找到合适的分析师,建立稳定的关系

2016年《新财富》在针对买方投资者调查数据中显示,72%的受访者拥有固定的分析师,频繁更换分析师的投资者仅占28%。这说明大部分投资者是依赖并且认可券商分析师的。

分析师的风格存在差异,持续挖掘分析师的研报,能够发现他们的研究思路、价值取向、研究水平,找到与自身投资风格相一致的“军师”,长期为己所用,为投资做参考,省时省力。

每年新财富最佳分析师颁奖典礼之后举办的新财富最佳分析师高峰论坛,是投资者一次性认识当年所有行业获奖分析师的机会,吸引了来自全国的机构投资者齐聚一堂,他们不仅仅是聆听获奖分析师们的投资布道,更重要是希望当面和分析师交流,和分析师们建立长期联系。

小编顺道来卖个广告~(害羞脸)

——我是买买买分割线——

荐股不行?预测不对?这锅不背!读懂最佳分析师的正确姿势,70万

一年一度被誉为“资本圈奥斯卡”的新财富最佳分析师颁奖典礼终于又要来了!37位新财富第一名首席分析师首次集体亮相,错过可能就不只等一年了,扫码即可进入报名,或留言联系小编哦!

——不买你会后悔哒分割线——

最后,介绍一个正确利用新财富最佳分析师资源的典范姿势——新财富最佳分析师指数。

2006年开始,新财富联合深圳证券信息有限公司指数事业部推出了新财富最佳分析师指数(399354),该指数参考公司治理结构、经营状况、发展潜力等选出100 支新财富最佳分析师推荐的上市公司形成股票池,作为初始样本股,每三个月调整一次,更及时捕捉市场变化。

荐股不行?预测不对?这锅不背!读懂最佳分析师的正确姿势,70万

数据来源:WIND

根据WIND公开数据显示,“新财富最佳分析师指数”过去十年以及2017年的表现均是同期沪深300指数的近两倍。2006年11月13日至2017年8月29日10年中累计上涨了288.21%,同期沪深300累计上涨159.83%;2012年6月29日至2017年8月29日的5年中累计上涨了102.66%,同期沪深300累计上涨55.77%;2016年12月30日至2017年8月29日的8个月中累计上涨了26.37%,同期沪深300累计上涨15.84%。今年以来,该指数的编制方法进行了持续优化,并实现了成分股按季动态调整及对宏观策略的重视。 

新财富最佳分析师指数的靓丽业绩,是一个典型说明了在参考分析师研究资源的基础上,独立思考决策后带来理想收益的案例。

中国市场的明天,还会为了分析师荐股的收益喋喋不休吗?

荐股不行?预测不对?这锅不背!读懂最佳分析师的正确姿势,70万

荐股不行?预测不对?这锅不背!读懂最佳分析师的正确姿势,7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