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看留学经历、不问学历高低……中科院神经所克隆猴团队:“不问

不看留学经历、不问学历高低……中科院神经所克隆猴团队:“不问

▲兽医在陪中中、华华野外晒太阳

 现在很多优秀学生都去国外做博士后,把最能全心全意做实验的时光贡献给

了国外实验室,为的就是成为 “洋人才”,顺利拿到人才 “帽子”。所以,问题的关键是 “我们能否一视同仁地对待本土与海外人才,根据真实能力和水平来给予支持”



 寻找科学前沿的发展方向,必须是自由探索式的。但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仅靠个体的自由探索已经很难取得真正意义上的重大突破。因此,中青年科学家摒弃名利的局限,相互合作,共同回答重要的科学问题,是一个必然趋势

对于一名从未留学过,却愿意对重大科学难题发起挑战的博士生,如果挑战失败,我们能否正确评价他的能力,并让他依然拥有良好的发展前途?

在昨天由上海市科技党委、中国科学院沪区党委、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共同主办的纪念建党97周年主题活动暨中科院神经所克隆猴团队先进事迹报告会上,神经所所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蒲慕明提出了这样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他认为,只有真正做到 “不以成败论英雄”“英雄不问出处”,才能让更多具有创新潜质的年轻人在中国科研的舞台上,充分发挥出自己的创新活力。

“蒲先生的一句话,打消了我留下的顾虑”

今年1月25日登上《细胞》杂志的世界首例体细胞克隆猴 “中中”“华华”如今已出暖箱,活力充沛地回归到野生猴群中。亲手将它们克隆出来的技术高手——神经所博士后刘真最近正打算应聘本所的课题组长。

如今看来功成名就的刘真,在当年博士毕业时内心十分纠结:

是继续留在导师孙强的课题组,还是去国外一流实验室做博士后?

按照通常的发展规划,以他的能力和水平,可以到很好的国外实验室去深造;如果在博士后期间在国际一流学术期刊上发表几篇论文,就可以拿到一些人才“帽子”,回到国内建立自己的课题组。如果选择留下,要是没有成功做出体细胞克隆猴,他就会面临一无所有的窘境。

当时,蒲慕明对刘真说了一句话:

神经所招收课题组长,只看有没有好的工作,不看留学经历。

这让刘真打消了顾虑。经过仔细考虑,他觉得没有哪个国外实验室可以比神经所苏州非人灵长类平台提供给他更好的实验条件,于是决定留在所里继续做博士后。

不看留学经历、不问学历高低……中科院神经所克隆猴团队:“不问

挑战从未有人成功过的非人灵长类体细胞克隆,刘真经历了无数次失败。每次做实验都需要兽医、工作人员等四五个人配合完成,而他们只知道刘真的实验“每次都失败”。

“他们并不知道其中的科学意义和挑战难度,却一次次陪我失败,仍旧选择信任我,我非常感动。”

刘真说,这些年他也和兽医同事一起喂猴子,一起通宵值班,为的就是这份相互信任与支持。

报告会上,蒲慕明提到,现在很多优秀学生都去国外做博士后,把最能全心全意做实验的时光贡献给了国外实验室,为的就是成为“洋人才”,顺利拿到人才“帽子”。

所以,问题的关键是“我们能否一视同仁地对待本土与海外人才,根据真实能力和水平来给予支持”。

“我只有一个要求:带两个低学历的人过来”

体细胞克隆猴的成功背后,强大的兽医团队功不可没。孙强从云南带来的兽医王燕名列论文的第三作者。因为从饲养猴子、取精取卵,到孕猴照料、剖腹产,以及幼猴的保育,无一不需要兽医们付出几乎全年无休的辛劳。

2008年,刚在云南西双版纳经历了转基因猴研制失败,正考虑重新出国的研究员孙强决定到神经所,建立非人灵长类实验动物平台。“这是一个有点冲动的决定。”

孙强说,当时他只向蒲慕明提了一个条件:带两个低学历的人一起过来——只有大专学历的兽医王燕夫妇。

“和小鼠相比,猴子的卵细胞资源非常稀缺——必须要了解它们的月经周期,适时打针促排卵,再通过手术取出卵子。”孙强说,这项工作的难度和强度之大,常人难以想象。因为这些实验猴都“散养”在猴房里不停地攀爬跳跃,除非它们愿意配合,不然这简直是一项难以完成的工作。

不看留学经历、不问学历高低……中科院神经所克隆猴团队:“不问

任何工作做到极致,都是难能可贵的。

王燕和她的团队做到了:上千只猴子看到他们就会配合地竖起尾巴,或乖乖地趴在墙上接受注射。

“从此,新进平台的兽医都要先花两三个月与猴子‘交朋友’。”孙强说,这已经超越了简单的工作,需要有灵性和潜质、愿意专注这行的人才来做,兽医虽然学历不高,却是科研团队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从云南到苏州,王燕如今通过自学考试获得了本科学历,同时也获得了高级实验师职称。

神经所党委书记王燕在报告会上提到,其实当初引进孙强也遇到了人事关系上的难题,不得不通过各种变通与“破格”,才让孙强及时来到非人灵长类平台。她希望在人才的引进和使用上能有更多“英雄不问出处”的魄力,让用人单位有更多自主权,少一些“破格”。

稳定长期支持营造“宽松而紧迫”的科研环境

体细胞克隆猴的成功仅仅是非人灵长类实验动物平台成功的第一步。孙强表示,他们正在着手建立脑科学工具猴模型、脑疾病猴模型,同时进一步提高体细胞克隆猴的成功率,“接下来,可能神经所的每个课题组都会与我们合作,以推进中国的脑科学研究。”

昨天的报告会上,蒲慕明表示,在基础科研中,必须要认清“自由探索”与“团队攻关”之间的辩证关系。他认为:“

寻找科学前沿的发展方向,必须是自由探索式的。但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仅靠个体的自由探索已经很难取得真正意义上的重大突破。

因此,中青年科学家摒弃名利的局限,相互合作,共同回答重要的科学问题,是一个必然趋势。”

不看留学经历、不问学历高低……中科院神经所克隆猴团队:“不问

▲克隆猴先进事迹报告团成员回答观众提问

蒲慕明说,在英国剑桥卡文迪许实验室,每天下午都有下午茶时间。



这看上去非常休闲宽松,然而就在这段时间,科学家们聚在一起谈论工作,“如果某个科学家做的工作总被大家认为‘无意义’,他的压力就会非常大,这就迫使他一定要做出像样的工作来。”



蒲慕明说,

卡文迪许实验室诞生过三十多位诺贝尔奖得主,他们并非天资过人,而是在这种环境文化中被“逼”成了天才

王燕强调,克隆猴团队能有今天的成功,离不开中国科学院、神经所长期稳定的支持,唯此,才能让孙强团队心无旁骛地专注于科研。2009年,蒲慕明动用中科院试行稳定支持中的所长基金,启动了非人灵长类平台的建设。自2012年起,平台项目先后获得中科院各类经费支持。王燕认为,对于基础研究的资助,这是一次成功的探索。

编辑:木子

本帐号文章除注明外均为原创,未经授权请勿转载。长按下方二维码可关注“文汇教育”。

不看留学经历、不问学历高低……中科院神经所克隆猴团队:“不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