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众瞩目的小米IPO,罕见遇冷:融资认购仅97亿
万众瞩目的小米IPO,罕见爆冷!
6月25日-27日,小米集团在港交所对外公布招股书,启动公开招股。
招股书显示,小米全球发售21.8亿股,国际配售占95%,而香港公开发售占5%,发售价每股17港元至22港元,集资370.6亿元至479.6亿元。
此前,李嘉诚斥资3000万美金(约2.34亿港元)认购小米股票,蔡文胜亦投资几百万美金申购小米。
另据报道,马云、马化腾,均以个人身份下单小米IPO,金额在数千万至上亿美元不等。
虽然获得众多大佬力挺,但从这3天的公开招股情况看,认购额远不及预期。
招股首日(6月25日),小米仅有45.52亿元融资认购,以在港公开发售集资额23.98亿元计,相当于超购仅约0.9倍。
招股第三日(27日),
时富金融、辉立证券竟然有投资者取消认购约 17 亿港元。
14家券商累计借出保证金逾97亿港元,相当于超购3.06 倍。
而此前,业界普遍预期小米将超购约 5 至 10 倍,冻资约 240 亿港元。
一次被“冷落”的独角兽IPO
对比此前新经济“独角兽”的招股情况,小米可能是最“冷落”的一只独角兽。
小米的认购场景,较此前的阅文集团(00772.HK)、平安好医生(01833.HK)和易鑫(02858.HK)......IPO的火爆程度相去甚远。
2017年腾讯旗下阅文集团首日冻结资金逾1100亿元,仍然保持新经济股首日公开认购反应最热炽纪录。
独角兽---平安好医生则紧随其后,位居第二。首日公开招股10家证券商共借出955.5亿港元,相当于其公开发售的超购逾166倍;
而
小米的首日融资认购额远低于阅文集团逾1000亿元的纪录,连雷蛇(01337.HK)的200亿港元都未能赶超。
小米,为何突然“失宠”?
小米上市的时间点可谓“生不逢时”。
小米于香港公开招股首日,恒生指数急挫377点,跌破29000点关口,失守250天牛熊分界线,技术上陷入熊市,投资者不敢贸然入市。
同日,纳斯达克指数大跌逾160点,其中阿里巴巴、京东分别重挫5.33%、4%,互联网巨头Facebook、谷歌......均收跌。
同时,美国加息周期仍在持续,香港钱有点紧,银行、券商向客户贷出新股的融资息率上涨,以借贷成数90%为例,息率近乎3厘。
有券商表示,连同手续费+融资息率,小米挂牌后股价至少要上涨10%才能回本!
但最关键的,还是定价问题。
小米香港IPO发售价为17-22港元/股,以每手200股计算,入场费4444.34港元。众所周知,香港是个讲究风水的地方,有小投资者便称,“因订购价不吉利决定不认购”。
虽然这明显是一句戏言。
但,小米招股价相对于今年预测市盈率为39.6 - 51.3倍。相对于其同行可比公司而言,这个价格可能是真的贵了。
要知道,苹果公司在6月25日股价下跌后,2018年预测市盈率低至16.33倍。
而谷歌母公司Alphabet,在25日股价下跌后2018年预测市盈率也降到了28.21倍。
不至于连550亿美元都不值吧?
实际上,近期以来,小米的高估值也一直引发热议。
以每股17-22港元的价格售股21.8亿股,假设所谓的超额配售权不被执行,估值范围为539 - 690亿美元。
据财联社援引知情人士,此次小米香港IPO的定价区间为550亿至700亿美元,是雷军主动选择调低定价,为了给小米上市后留足上涨空间,也让投资者都有钱赚。
雷军此前在投资者推介会上直言,“
这次550-700亿美元的定价,就是我也不想开价了,总不至于连550亿美元都不值吧?
”
关于估值,雷军更确切地说:“小米是一家全球罕见的全能型公司,估值应为腾讯乘以苹果的估值。”
不过,这个估值区间与此前700亿-1000亿美元的市场预期相比缩水不少,也远低于高盛、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银行、中信里昂证券、瑞信等机构给出800亿至940亿美元的估值。
在招股不如预期的情况下,小米的估值问题或许又将被推进舆论旋涡,雷军亦或被反问,“小米集团还值腾讯 * 苹果吗?”
港股,苦“独角兽”久矣
小米公开招股遇冷或许是一个必然,因为香港的投资者,苦“独角兽”久矣。
自2017年下半年以来,香港市场陆续拥抱了众安在线(06060.HK)、雷蛇(01337.HK)、阅文集团(00772.HK)、平安好医生(01833.HK)...一批新经济的代表。
① 2017年9月28日,“独角兽”---众安在线登陆香港,股东阵容:马云的蚂蚁金服、马化腾的腾讯、马明哲的平安集团...上市前,估值一度超1000亿港元。
半年时间,股价腰斩,跌破发行价超16%,目前市值仅剩726亿港元。
② 2017年11月8日,“独角兽”---阅文集团登陆港股,IPO认购异常火爆,公开发售部分超额认购625倍,冻结资金超过5200亿港元。
上市第三天后,股价一路下跌,于2018年5月3日,创出历史最低价,较最高点接近腰斩。
③ 2017年11月13日,“独角兽”---雷蛇登陆港股,股东阵容:IDG、淡马锡、李嘉诚、英特尔、富士康...近百倍的超额认购,冻资规模超过360亿。
上市后股价一路向下,截止发稿日,较发行价暴跌53%,总市值仅剩163亿港元。
④ 2018年5月4日,“独角兽”---平安好医生登陆港股,超额认购654倍,冻结资金3768亿港元,一举刷新了今年港股的超额认购记录。
上市次日破发,5月暴跌超24%,最新总市值为530亿港元。
......
拼命找钱的“独角兽”们
丝毫不管前方倒下的前辈们,继小米之后,又有一大批“独角兽”:美团、映客、51信用卡、猎聘网......前赴后继向港交申请IPO。
另外,市场不断有传闻称,滴滴出行、蚂蚁金服、腾讯音乐等大型独角兽企业也将于下半年赴港上市。
据美团的IPO招股书显示,截至2017年底,美团净亏损达到190亿元,经调整净亏损28亿元。多家媒体披露,美团的目标是以约600亿美元的估值,募集60亿美元资金。
但,在2017年10月的40亿美元最新一轮融资中,美团投后估值仅为300亿美元。意味着,短短半年多时间,美团估值将翻番。
值得一提的是,已经在美国上市的京东最新市值也仅有563亿美元。
美团全年交易量(GMV)不足京东的30%,营业额不足京东10%,京东2017年盈利50亿,而美团亏损29亿元,却传言美团赴港IPO估值将达600亿美元,泡沫不可谓不大。
港交所4月推出“同股不同权”的公司上市改革,这让美团、小米...开始加速上市融资,只有新的资金进入,才可以支撑持续的亏损扩张。
虽然不久的未来,这一批仍然亏损的新经济公司的盈利能力可能会迎来拐点。但面对已经上市的独角兽们一路向南的K线图、腰斩的市值,投资者对于“独角兽”的热情,正在退却。
- 健身只能练皮肉?肺活量有什么用?这些问题也很重要!
- 午报丨京东美股跌6%;小米生态链架构将再迎调整
- 十大瘦身好习惯,你做到了几个?
- 阿里、小米、今日头条都在培训这种能力,二线城市开出80万年薪
- 募资金额仅次于小米和中国铁塔,第二家同股不同权公司出炉!
- 17岁华裔68天单车横越美国 盼到目的地等待最难熬
- 小米首份财报出炉,雷军收获99亿元股权激励,差点拖累经营利润!
- 拼多多关店1128家,小米刷新尴尬世界纪录,锤子牛叉了!
- 小米第二季度收入增近七成 互联网收入占比微跌
- 小米交出上市后第一份成绩单,雷军否极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