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联盟园区“安营扎寨” 宁波建法律服务优质生态圈

你要看的是不是《律师联盟园区“安营扎寨” 宁波建法律服务优质生态圈》?如果是,那就说明你找对了,缘分啊,继续往下看吧。。。

正文开始:





中新网宁波6月28日电(记者 李佳赟)在浙江余姚科创中心大厦中,一间并不显眼的工作室,是浙江姚城律师事务所副主任褚晓鲁及其同事的“据点”。在工作室每周的开放时间里,他都会与同事轮流接待着寻求法律咨询的“企业粉丝”。





自浙江省宁波市司法局开展“打造最佳营商环境法律服务专项行动”以来,定期到园区法律服务工作室“安营扎寨”已是褚晓鲁的“常态”。在工作室开放时间之外,褚晓鲁还会在微信上为企业开展“法律体检”,及时为企业答疑解惑。





据统计,两年来,宁波已先后有10个律师事务所和8个法律服务团在宁波市17个科创、商务、产业园区设立了法律服务工作室,累计服务企业1673家,解答各类法律咨询2839件,参与重大合同合法性审查标的逾百亿元,帮助340余家孵化型科技企业制定“三年成长计划”。





当下,智能经济在宁波蓬勃发展,涌现出宁波智能制造产业研究院等一批“顶天立地”的龙头,以及“铺天盖地”的中小型“智”造企业。虽然前景可期,但该领域以“专精特优”见长的中小微企业也面临着知识产权保护难、法律环节薄弱等发展“紧箍咒”。





比如,宁波中科莱恩机器人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崔立业就向记者透露了“成长的烦恼”:“初创时期公司资金少、起步难,没有单独法务。随着企业经营项目增多,海内外业务扩展,我们亟需‘全能型’律师团提供全方位法律服务,帮助查找涉外法律风险、开展精准‘法律体检’。”





为了帮助初创型高新技术企业“破土展枝”,宁波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推动专业性较强的法律服务团以走访和驻点等形式,每周定期开展服务,并根据企业需求,举办企业法律体检、合同审查、咨询讲座等活动,“精准把脉”企业发展。





在宁波织就的法律服务“保护网”之下,宁波市智能制造产业研究院规避了不少风险。





去年6月,该院准备与北京一家公司签订有关专利合作的合同,但园区律师服务工作室的律师在认真审查合同后发现,北京这家公司有可能把这一专利再次提供给其他公司使用。于是该律师便向研究院提出建议,在合同中明确这项专利的独家使用权。





“专业律师的‘保驾护航’,让我们及时避免了‘专利陷阱’。”宁波市智能制造产业研究院投融资总监王炳棵说。在他看来,公司法务主要负责内部合同条款审核等内容,但牵涉到外部法律纠纷的话,园区的“律师联盟”可整合法律服务资源,提供更为专业的服务。





据褚晓鲁介绍,由余姚市司法局设立的科创中心法律服务工作室共有12名专家律师,各自负责民商、知识产权、房地产、刑事等不同领域,可提供专业化、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优质法律服务。





“律师随叫随到,还能根据园区企业需求,提供资金引进、专利外观设计、合同审查、纠纷调处等方面的‘一对一’法律服务,让企业少走了很多‘弯路’。”崔立业“点赞”道。





开展“下沉式”法律服务、律师与企业实现“点对点”对接、打通园区法律服务“最后一公里”……各大“律师联盟”通过深入宁波各科创中心、产业园区和大型专业市场,积极打造最佳营商环境,厚植创新创业沃土,以建设法律服务“优质生态圈”。(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