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创新引领,促进更好的教与学 | 清华大学在线教育专场论坛
编者按
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同学们的学习习惯也在逐渐发生变化,逐渐向用碎片化时间学习,多任务学习模式发展。在「双一流」的建设过程中更好的打造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在线教育是其中的重要一步。针对目前教师和学生关注的在线教育问题,论坛进行了深入讨论,凝聚共识,探讨我校在线教育未来的发展方向及所需的政策支持、教改举措。
▲杨斌与获奖教师合影 殷昊 摄
2018年6月19日,清华大学第25次教育工作讨论会——在线教育专场论坛在清华大学FIT楼二层多功能厅举行,会议总结了学校在线教育的工作情况、机遇与挑战、未来展望,并表彰了五位清华大学在线教育先进教师。论坛采用院系老师发言同圆桌会话相结合的方式对在线教育、混合式教学进行更加深入的探讨。各院系教学主管、教师、助教和部分学生代表近100人参加了本次论坛。
战略部署,成果丰硕
2013年,清华大学就把在线教育作为学校面向未来的战略进行了部署。学校专门成立了在线教育领导小组和在线教育办公室,并且出台了学校加强在线教育工作的意见和奖励办法,极大地推动了工作的进展。
2013年的10月10号,清华大学发布了慕课平台——学堂在线。 截止到目前,学校的慕课总共有将近250门,汇集了800多万学习者。
在校内有近千门课程使用了混合式教学,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混合式教学班级的成绩有了显著的提高,促进了学校的全面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此外混合式教学之后的同学会比传统教学同学后续的表现创新能力上也有很多突出的表现。
机遇与挑战共存
校在线办公室主任于世洁表示,我们在看到在线教育取得这样的成绩同时,也注意到机遇与挑战共存。 一是现在是一个数字的时代,也是一个数据的时代。 二是学生的学习习惯现在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在线教育要迎接这个挑战
,使得课堂更好地满足同学们学习的需求
,使得他学习的过程感受更好,学习的效率能够更好地提高,获得更好的产出;最后就是在线教育要面对教育管理和体制机制方面创新的挑战。
比如如何建立学校在线教育的荣誉体系;如何更好地推动慕课的建设和混合式教学;如何更好地推动和开展在线教育的研究和教研。▲于世洁介绍在线教育相关情况 殷昊 摄
于世洁说,未来清华在线教育能将努力把单门课程做成精品、把精品课程做成系列,推动在线课程更多地服务校内教学和面向社会大众,促进在线教育在技术、实践和政策上等方面的学术研究,不断深化校际对外合作,推动在线教育教与学的改革创新。
五位老师获评清华大学在线教育先进教师
会议现场还进行了「清华大学在线教育先进教师」奖颁奖,外文系杨芳,经管学院肖星,社科学院彭凯平,计算机系邓俊辉,历史系张国刚获得该奖,杨斌给获奖教师进行了颁奖。
院系分享在线课程建设经验
社科学院院长彭凯平教授与汽车系副系主任杨福源教授分别代表院系进行了交流发言。
▲彭凯平交流发言 殷昊 摄
彭凯平表示,大学应该发挥人才培养、知识原创、文明守望和民智启迪的职责。 社科学院希望通过慕课课程的开设传递科学和文明的声音,让教育惠及更多社会大众,让大学发挥更大的作用。
杨福源结合学科特点分享了汽车系在线教育的探索以及与行业前沿结合的慕课建设情况。汽车系目前已开设6门慕课课程,并根据受众面不同将课程分为入门知识、工程实践和方法创新三个门类,方便社会大众根据自身需要进行选课学习。此外, 课程的授课教师是来自世界各地的知名教授和行业精英,最大程度地保证了课程质量。
▲杨福源交流发言 殷昊 摄
圆桌论坛上师生各抒己见
在学生圆桌会谈中,清华校内的四位同学,针对他们具体在在线教育以及线上线下混合式教育学习过程中的一些案例供各位老师和同学参考。大家结合个人的特色讨论了在线教育在学习过程中的优势,讨论在在学习过程中看到的不足,探讨未来如果在线教育和线上线下模式大规模发展的话,应该往哪个方向具体的发展。
美术学院大一的学生黄乙杰曾选修了图案审美与创作这门课,她认为慕课恰好避免了现实中不好把握的一些问题,比如传统的教学模式特色图片经过投影仪的投射会产生比较大的色差,还会有一些距离比较远看不清楚的现实限制等。线上的学习资源包括了大量的关于原创图案设计的方法和步骤的展示,还有手绘展示的课程,可以看到绘画创作的全过程,而以往的教学模式只能看到作品最后呈现的样子,这就不能为其设计思维和手绘技巧提供一些借鉴。同时,她指出线上学习具有学习时间集中,可重复观看等优点,大大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她认为, 纯线上教学是没有办法去弥补现场教学学生跟老师整体的互动和反馈的,而混合式教育的互动和反馈是实时的,是线上教育没有办法完成的,可以在某些方面弥补这一缺点。
电机系的大一国际生郑仕煜通过电路原理课程来比较一下线上线下不太一样的地方。线上学习的受众完全没有基础的同学就会显得非常的友好,但是线下课程对于留学生来说会遇到语言和一些专业性词汇的问题,教起来特别的不顺手,这个时候非常需要线上学习来帮忙,辅助效果特别好。 他认为,清华的留学生经常会觉得线下老师讲课的速度和节奏经常跟不上,非常需要线上的课程来帮忙。
▲学生圆桌会话环节 殷昊 摄
建筑学院的大一学生张霆锴觉得 混合式教学能够给比较有想法、有自己见解的老师一个更大的平台。
核研院在读硕士一年级的学生杨金杰认为学堂在线本身是一个非常好的教育平台,他在上面花了非常多的时间看各位老师们留下的非常好的教育资料,并分享了自己学习python的一段经历。他认为老师们需要探索一种更好的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同时拍摄慕课的过程中出于拍摄效果的考虑,往往会限制老师思想的独特性。另外一方面,慕课给学生带来了更大的压力,学生想出更新奇的办法来应付,其没有达到很好的学习效果,反而浪费了时间。
慕课教学教育圆桌会谈
随后进行了由周庆安老师主持进行慕课教学教师圆桌会谈,就在线教育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展开讨论。
建筑学院的周燕珉主讲的涉老居住空间与环境设计入选2017年国家精品课程,今年春季报名人数达2.8万人。他的课程让普通老百姓一般人也可以学,比如把住宅课讲成应该怎么装修,怎么选房子,把课程稍微改变一下,同时还有一些专业知识,让普通老百姓都能理解。慕课这个形式跟以前一般的教学不一样,是需要很好的去挖掘的,各方面的水平都还有待于提高。
▲教师圆桌会话环节 殷昊 摄
物理系的安宇老师主讲的大学物理慕课被评为2017年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安老师做慕课以后很快就想把它做混合式课堂,除了面向社会为教育公平做点贡献以外,主要是让清华的学生受益。
外语系的杨芳老师的生活英语听说、生活英语进阶这些慕课受到了国内外英语学习者的欢迎。其中生活英语听说是2017年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而且这些课程被很多偏远地区的教师学习。目前,已经有近100万人选了杨老师的课,其中中西部山区中小学的教师是课程的重要群体,杨老师作为群主还经常回应问题。
马昱春老师主讲的组合数学这门慕课被评为2017年国家在线精品课程,2014年秋季开始尝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他认为慕课最重要的是解决差异化问题,能够做到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马老师的教学就是带学生体验不一样的数学课。
最后,杨斌副校长对各位参与清华在线课程建设的教师和通过在线学习积累经验并帮助学校改进提高的同学表示了感谢。他表示,自2013年清华在线教育工作开展以来,清华众多教师热心投入,潜心钻研,学校的在线教育工作开端不错,在2017年有70门清华慕课课程获得了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认定,得到同行和社会认可。 但成绩面前,要看到需求,看到差距,未来清华在在线教育的发展中,应该继续做好「创新」和「引领」
▲杨斌在论坛上总结发言 殷昊 摄
杨斌分享了自己对在线教育的几点体会。他首先针对在线学习与三位一体理念的关系做了分析, 希望在线课程在知识传授上更强化定制性、互动性的基础上,做好在能力提升和价值塑造上的探索,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自律与坚持的品格品性,以及学习社群的形成,都应当成为在线教育在育人上的重要成效。
▲论坛现场 殷昊 摄
文字 | 梦嘉
编辑 | 卓然
责编 | 舒波
- 共同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
- 践行爱国奋斗精神 矢志创业创新实践
- 青山湖科技城 产学研协同创新
- 成都可以打造网络安全创新的新名片
- 助力创新名城建设南京市质量提升联盟成立
- 江苏鼓励药品医疗器械创新 出炉“26条措施”
- 科技日报评论:严惩伪创新才是尊重创新
- 山城阴雨持续气温回升 适时增减衣物以防感冒
- 王炳南:中国将与东盟建设创新发展新高地
- 琼台两地企业拟深化合作 共谋农业经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