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叫停CDR上市,为遏抑独角兽泡沫还是A股救市?

小米今早突在微博公布,押后A股发行CDR计划,先行推进港股IPO计划。在证监会及内地官媒多次发声警示独角兽企业叫价过高,以及证监会就小米的CDR申请提出84条问题后,一直坚持高估值上市的小米知难而退并不叫人意外。关注重点,看来更放在未来CDR市场及独角兽IPO的发展定位,以及证监会如何在多重角色及职能间求取平衡。

 

小米推迟A股CDR发行

小米官方微博19日早间称,今日,公司经过反复慎重研究,决定分步实施在香港和境内的上市计划,即先在香港上市之后,再择机通过发行CDR的方式在境内上市。为此,公司将向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发起申请,推迟召开发审委会议审核公司的CDR发行申请。

同时,证监会表示,尊重小米集团的选择,决定取消第十七届发审委2018年第88次发审委会议对该公司发行申报文件的审核。

此前,小米被指刷新了上会时间记录,从递交CDR发行申请材料仅12天,小米集团就于6月19日“光速”迎来了上会。

值得注意的是,在端午节前,证监会等监管机构密集发布完善了CDR相关配套规则,旨在为CDR首单铺路,种种迹象表明,CDR首单已经进入“读秒”阶段。若此次上会闯关成功,小米将大概率成为CDR落地首单。虽然小米能够“闪电”上会接受审核,但并不意味着审核标准有所降低,反而会更高。对于监管层是否会对创新试点企业放松审核标准一事,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高莉曾表示,无论是一般IPO企业,还是申报试点的企业,证监会一律坚持依法全面从严监管要求,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规定,严格审核。

 

小米各种问题引发证监会担忧

说小米叫停CDR上市并不叫令意外,只要细看上周证监会就小米CDR上市申请给出的意见反馈,便不难得出结论。证监会不单一下子提出84条问题,当中部份问题更涉及小米作为互联网公司的定位,以及新零售模式的基本质疑。按小米部署最快本周末召开IPO记者会,下周一公开发售的时间表看,大概不太可能给出令证监会接纳的具说服力答案。

再看证监会上周五(15日)晚,披露了关于“试点企业从严审核原则和审慎定价要求情况答记者问”,称CDR试点企业审核标准高于一般IPO企业,在CDR发行定价的过程中,机构投资者需要认真研究,审慎报价,实现试点创新企业的合理估值和定价,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维护市场稳定。

 

独角兽接连破发,估值引发证监会预警

在这番维稳思维下,与小米寻求以高达700800亿美元的高估值上市的目标,亦难免存以克服的鸿沟。即使是承销团成员之一的高盛研究报告(相信为较乐观预测)亦指出,以700亿元计,2019年市盈率亦达26倍,与全球科网龙头26倍的远期估值相若;若以860亿元估值上限计,明年市盈率更达32倍,与阿里巴巴,腾讯,百度,京东,携程等中概科技股的长期平均估值32倍相若,但明显高于证监会过去严守的23倍市盈率估值红线。

这还未计报导指证监会上周在询价会上,点名平安好医生(01833)等本港上市科网股叫价过好,以至于上市次日即破底。证监会既以保障投资者为已任,对作为首家CDR上市的小米当然不敢怠慢,不愿见这家千亿独角兽成为万千散户,机构投资者中枪的新股。

 

中美贸战升温,维稳成为第一位

更何况维稳的另层意义是维持甲股整体市场稳定,在上证综指上周假前已有试穿3000关口,再创约21个月低位之势的同时,迎来另一家巨型独角兽IPO,招股期间随时抽走市场上万亿元资金,似乎很可能为整体市场带来另一种风险。

本港证监会同样以投资者保障为首要任务,但唯一要保障的是公司的财务报表的资料披露准确无误,定价高低及投资者回报,理应不在证监会的法定职能之内。证监会如何在市场发展,与投资者保障以至整体市场维稳之间求取平衡,相信为CDR以至未来整体市场发展能否符合预期的关键。

小米叫停CDR上市,为遏抑独角兽泡沫还是A股救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