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李旭日的“中国梦”:建世界领先眼科创新平台
欢迎您来到傻大方资讯,本页内容是《华人李旭日的“中国梦”:建世界领先眼科创新平台》,既然来了就转发一个再走呗。
正文开始:
李旭日教授医院提供摄
中新网广州6月16日电 题:华人李旭日的“中国梦”:建世界领先眼科创新平台
作者 蔡敏婕
从抱着“拼一回,实在不行就回去”的想法,到如今留在广东,希望建成一个更高层次的“世界领先的眼科创新平台”,5年多的时间里,国际著名血管生物学家、瑞典籍华人李旭日明确了前景规划。
归国到广东进行基础研究:“拼一把”
2012年底,时任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眼科研究所血管神经生物学研究室主任、获得5项国际发明专利的李旭日,怀着“建设更大的基础研究平台,带动更多人促进中国眼科研究”的愿望,带领其团队归国,加入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进行眼科基础研究。
基础研究是科学的源头。没有基础化学,改变日常生活的化学工业无法建立;没有生物科学,物种改良将事倍功半。推动创新融通发展,首先要加强基础研究。
“当初觉得如果能够建成一个国际水平的眼科研究平台就不错了,目前的发展超出了预期。”李旭日称,刚回来时,基础研究的整体环境弱,人才梯队、科研资金和制度保障等缺乏,“我是抱着‘拼一把’的想法回来的,万一不行,就再回去”。
5年建成世界水平的眼科学研究平台
从缺乏基础研究团队,连实验室都没有的“窘况”,到如今引入诸多海外高水平人才,有新建的科研大楼和先进设备,在《Science》《Proc Natl Acad Sci USA》等国际期刊发表了大量科研文章并在进行成果转化,同时举办了多个国际性眼科会议,吸引了众多国际权威专家参会等,李旭日实现了5年多前的“广州梦”——建世界水平的眼科研究平台。
如此的转变,李旭日认为是国家、广东以及各级领导重视基础研究的成果,例如近期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若干意见》中提及要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首批4家广东省实验室建设启动,旨在解决基础科学的核心与交叉问题;越来越多海外科技领军人才归国做科研,“好消息很多,前景光明”。
突破思维短板,建世界领先眼科创新平台
目前,重大原创性成果缺少,基础研究顶尖人才和团队匮乏等是广东乃至中国内地基础研究的“短板”,尤其体现在科研的思维模式上。
与制造高铁和飞机等有相对明确的预期目标的应用研究不同,基础研究属于最上游的发明创造,就像在黑洞里寻找光明,难度大,不确定性高。李旭日表示,要给科学家足够产生奇思妙想的时间和空间,“不加强基础研究,中国科技难以引领世界”。
广州眼科始于1835年。李旭日认为,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有历史的沉淀和积累,科研和医疗水平全国领先,有基础有能力建世界领先的眼科创新平台。
“血管代谢如何影响眼部疾病?干细胞是否可用于眼病治疗?目前在眼科领域,仍有很多疾病的发病机理未明,亟待研究。希望未来加强眼科基础研究,建成一个并肩甚至超越世界领先水平的眼科平台。”李旭日称。(完)
- 斯威士兰正着手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国台办回应
- 通讯:美籍华人内蒙古养猪记:“做中国健康肉的推动者”
- 华人阿姨新西兰跳百人广场舞 受议会支持获观众好评
- 马来西亚华人孕妇待产期外出办公 遇车祸身亡
- 西班牙一华人百元店热衷慈善 为学生送出文具用品
- 澳洲父母移民其实有个“秘密窍门”,大部分华人不知道或不敢用!
- 华人兄弟在新加坡复制提款卡盗提现金 被捕入狱
- 河南出生的华人小伙新西兰当警察:很幸运,考上了
- 日本激辛美食节如火如荼 华人餐饮店大放异彩
- 经济危机下的阿根廷:全家排队吃食堂,华人超市加固大门防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