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7领导人抢\"C位\"背后

傻大方提示您本文标题是:《G7领导人抢\"C位\"背后》。来源是。

G7领导人抢\"C位\"背后。领导人|背后|特朗普|默克尔|g6---


领导人|背后|特朗普|默克尔|g6---傻大方小编总结的关键词

G7领导人抢\"C位\"背后

虽然特朗普成为了"众矢之的",但所有人的目标并不是杯葛美国,而是想办法劝说美国。这不是所谓"G6+1"的问题,反而是"G1+6"的问题。

6月9日,第44届西方七国集团(G7)领导人峰会惨淡落幕。在外界普遍预测凶多吉少甚至会搁浅破局的情况下,作为东道主的加拿大总理特鲁多最终仍旧宣布了峰会达成了一份呼吁自由、公平和互利贸易的联合公报。

毫无意外的是,提前离场、急忙飞往新加坡的特朗普几乎在第一时间反击,宣称将不会签署该公报。这意味着,这份公报只属于美国之外的西方世界,其实也就再无"联合"可言。

早在先于领导人峰会召开的G7财长会议上,美国征收钢铝关税做法就已经引发了众怒。法国财长勒梅尔还公开提出了目前的G7沦为所谓"G6+1",即西方六国对阵美国的分裂局面。这一形象的表达很快成为了西方各国可能共同杯葛美国的猜测,甚至还引发了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暗示可能退出G7的威胁。

客观而言,如果将所谓"G6"和美国分别放在国际关系天平的两端的话,美国仍掌握着更多的砝码。无论是经济总量大于其他六国综合的绝对优势,还是为其他六国提供的安全保障,特朗普政府的确握有最大的话语权。在加拿大魁北克省夏尔瓦镇的两天其实也验证了这一无奈的现实。

虽然特朗普无疑成为了"众矢之的",但所有人的目标并不是杯葛美国,而是想办法劝说美国。换言之,并不是所谓"G6+1"的问题,反而是"G1+6"的问题;并不是西方各国合力制衡美国,而是特朗普治下的美国正在拖累西方,为西方乃至全世界的发展与秩序制造着不确定性。

美国与盟友之间显著的实力对比,显然极大地纵容了特朗普的"任性"。而这种"任性"的结果一定是极具破坏性的。

一方面,这种"任性"将诱发美国为主导的体系的最终瓦解。首当其冲的将是因本次峰会而加速变质的跨大西洋关系:虽然美欧贸易摩擦由来已久,甚至历史上也有高烈度的争端,但理想主义的欧洲从未面对过一个如此缺失原则的美国政府,美欧之间经年形成的价值观认同正在崩塌之中,而其后的连锁反应一定是方向性的质变。

峰会结束后,德国总理默克尔在社交媒体上发布的一张照片被广泛传播。在这张图片中,特朗普双手交叉抱在胸前,端坐在椅子上。默克尔身体前倾,双手撑在她与特朗普之间的桌子上,正在同特朗普讲话。两人中间,其他国家领导人都在望向默克尔。不少网友将这个情景,比喻成中学老师(默克尔)正在教育不听话的学生(特朗普),然而学生似乎并不买账。这似乎可以看做是目前美欧关系的一种真实写照。

另一方面,这种"任性"势必彻底分裂西方世界。虽然在面对特朗普的贸易大棒时的G6或许可以"同仇敌忾",但出于国际议题以及国内事务上的不同诉求,很难想象G6或者更为广泛的西方世界会"铁板一块",比如日本或者刚刚组建新政府的意大利在对美态度上一定不同于英法德,而英法德内部也存在微妙而致命的差异。

必须看到,今天西方七国峰会的不欢而散,无论是因为美国政府的单边与失责,还是由于西方世界各自国内发展困境而在对外政策上过分强调自利,其本质上都是内外矛盾重重的西方再难引领世界的历史大势;而要推进全人类的持续繁荣稳定,需要的则是世界各国特别是真正负责任大国的深度参与与关键引领。

文/刁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