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地的来滨州干什么,扶贫吗?

傻大方提示您本文标题是:《外地的来滨州干什么,扶贫吗?》。来源是。

外地的来滨州干什么,扶贫吗?。赵利军|外地游客|当地人---


几年前,在和别的媒体同仁一起吃饭的时候,难免互相介绍下,轮到我时我说是淄博的,他们很惊讶,可能他们想听的是我来自滨州的哪个县城,“淄博的来滨州干什么?”此时我心里正在总结:滨州起步晚些,发展很快;滨州卫生,很适合居住;滨州水多,养人;滨州房价便宜····没等说出来,同仁接着说“扶贫吗?”“嗯,扶贫!”

2012年底来滨州,已经将近6年了,从纸媒到网媒,再到现在的搜狐焦点。经历过滨州条条大道修缮、经历过高楼耸立、经历过各个公园建成、经历过历届创城、经历过人民医院获评三甲、经历过A级景区慢慢多了起来、经历过滨州学院申请航空大学的艰辛,但总抵不过当地人的一句“滨州有啥?”

赵利军|外地游客|当地人---傻大方小编总结的关键词

外地的来滨州干什么,扶贫吗?

赵利军|外地游客|当地人---傻大方小编总结的关键词

外地的来滨州干什么,扶贫吗?

以上两张图片是赵利军老师分别在2008年和2018年同一地点拍摄的照片(转自滨州日报·滨州网)

变化不小吧?笔者虽祖籍不在滨州,但经过几年的居住,渐渐对滨州有所了解,有朋友来滨也会积极推荐,感慨这座城市日新月异的变化。

当然其中也不乏在滨州读书、结婚、落户,成为地地道道滨州人的存在,反观当地人却是另一个态度。

这一撮人可能意想到大城市的繁华,对滨州恨铁不成钢,整日躲在自己的小世界,熟视无睹这座城市飞速的发展。一边埋怨物价飞涨、房价飞涨,一边又想靠政府、靠社会、靠企业多给些补助,总幻想自己仍旧生活在水生火热当中。

甚至于还有一小撮人,打着舆论监督之虚干着敲诈勒索之实的勾当,发布些负面新闻,等着大型媒体的转载、录入,得到庞大的推荐量和阅读量,抑或者整日为了几千块的封口费,大谈特谈跟某位领导称兄道弟。

去年,滨州承办了一起大型的省级旅游活动,笔者有幸参与其中并销售些旅游门票,意外的是外地游客并不多,向外地游客推介滨州的初衷也渐渐模糊起来,反而几个当地人说的话恐怕会让我记一辈子。

“这个地方也能叫景区吗?”

“这个地方我去都不花钱,你竟然说要门票。”

“这个景区是哪的,我怎么没听说过?”

“这个地方你千万别去,一点意思都没有。”

“滨州没啥地方玩的,要玩去外地。”

怒怼,我一个外地人大老远跑来给你们做宣传,不喜欢算qiu!没必要在这贬低你们自己家。那几人啧了一声,没说话,走了,也没再回来!

说滨州是我家,我为家乡骄傲的大多是外出工作的人,就像我骂学校千万遍,别人要骂就翻脸。

说滨州欢迎你,大多是政府机关自我推介、招商引资,北汽、盟威、淘宝村、京东云已经落户,而且起到很好的效果。

今天得知消息,滨州两处工程在经济日报及大众日报得以宣传。

赵利军|外地游客|当地人---傻大方小编总结的关键词

外地的来滨州干什么,扶贫吗?

赵利军|外地游客|当地人---傻大方小编总结的关键词

外地的来滨州干什么,扶贫吗?

图片转载滨州日报·滨州网

大陆板块逐步漂移成这个样子已经几亿年,可以说任何地方都有历史、任何地方都有文化底蕴。一个城市的起步,往往也是通过历史及文化底蕴慢慢发展起来的,进而是教育、卫生、科技、交通、人文、旅游。倘若某人连自己的家乡有什么都不知道,反而询问外地人,岂不是太滑稽?

黑格尔至理名言,存在即合理。滨州2000年6月撤地设市仅仅18年,一座刚成年的城市对于其他城市来言,确实起步较晚。但这18年发生的剧变,所有人有目共睹,而今某些方面甚至排在全省前列,有什么自卑的?

外面的月亮圆,这里的月亮也不一定缺。就像父母与孩子,别人家的孩子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自己家孩子没等展示就拍死在父母口中,“我家孩子什么都不会,我家孩子没才艺,我家孩子笨笨的”,这不是自卑,是一种见得别人处处优秀,自己遥赶不上放弃作罢的极度心理扭曲。

高考前,历史老师上课给我们说道,日后可能你们会去外省上学,自己家有什么东西一定要知道,随后每人一张试卷发下来,正反面,密密麻麻写着“山东没有什么NB的,只是有····”几个月后身在昆明,我总是跟同学们介绍山东有什么。

有些事不知道不证明没有,有些地方没去过不证明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