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行星采矿,不太好把握的“下一个风口”
傻大方提示您本文标题是:《小行星采矿,不太好把握的“下一个风口”》。来源是。
小行星采矿,不太好把握的“下一个风口”。采矿|把握|深空|矿藏|小行星---
随着地球人口的持续增长和资源的日益枯竭,大批聪明的头脑都将眼光投向茫茫太空,企图利用宇宙中几近无限的资源为人类文明续航。恰巧火星与木星之间的小行星带为人们提供了最近的“天然矿区”,富含各类常见及罕见矿藏,而且某些小行星上含有丰富的水资源,为人类的远航提供了最基本的物质保障。于是,“小行星采矿”由设想变成计划,由计划变为执行的脚步似乎越来越快。
采矿|把握|深空|矿藏|小行星---傻大方小编总结的关键词
小行星不止是威胁地球的存在,更蕴含丰富的矿藏及资源
在“行星资源”、“深空工业”这种私营太空企业高调晒出自己未来的“小行星带采矿”计划后,引起了世界各大主流媒体及工商业、金融业巨头的注意。甚至有些业界人士认为“小行星采矿”是本世纪后半叶最主要的一个财富爆发的“风口”。
采矿|把握|深空|矿藏|小行星---傻大方小编总结的关键词
喜欢科幻的人看到故事成真当然深感欣喜,但是冷静下来回味一下,相信很多人会发现这个“风口”不太好把握。我们大略分析一下:既然想做商业,首先必考虑的是成本问题,而这个成本问题似乎比较复杂。按照人类目前的技术储备水平,轻言小行星采矿似乎有点冒进。传统化学能火箭和工质发动机推进的飞船效费比较低,要完成2.17—3.64个天文单位的飞行、探索、采矿、运输、返回等绝对是困难重重。那么要想让航天器稳定、安全地到达目的地并完成特定任务必须开发新的航天技术并进行试验,同时要制定整体的航行计划和操作规程。这里涉及的技术开发成本、装备制造成本、安装测试成本、人员操作成本以及发射成本、航行成本、深空工作(探测、定位、选矿、采矿、装卸、运输……)成本,回收成本……恕我数学学的不好,不能算出精确数值。但就这样列下来,甭管是政府支持还是国营、私营机构都够喝一壶的。所以洒家认为这类项目最可能的操作方式一定是国际合作,民间与政府合作而不是某家企业一时心血来潮就能单干的事情。想先人一步抓住这个“风口”,建议三思而后行。
采矿|把握|深空|矿藏|小行星---傻大方小编总结的关键词
采矿|把握|深空|矿藏|小行星---傻大方小编总结的关键词
梦很美,实现有难度
另外一个制约因素就是技术的成熟度。想想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阿波罗计划”耗费如此时间金钱,不过包回了几捧月球泥土。如今这不仅要登陆小天体,而且要进行复杂的探测、开采、运输、装卸、任务对接等环节,需要的技术支持细思极恐。虽然今天我们在计算机、新材料、远程控制,航天器自适应,人工智能在航天领域的应用等方面有相当长足的发展,但面对如此需要高度组织、跨部门配合的系统化复杂任务依然会充满不确定性,不知会碰上什么困难,亦无法轻言胜任。
采矿|把握|深空|矿藏|小行星---傻大方小编总结的关键词
采矿|把握|深空|矿藏|小行星---傻大方小编总结的关键词
拉回来还是推回来
也许某些朋友在网上或其他媒体看过一些相对“成熟”的小行星采矿方案,比如先发射探测器(光学、声学、地质方面)测定矿藏位置,然后发射着陆器,搭建钻探设备,最终运输矿石等,但很遗憾那只是初步的设想。针对不同大小、质量、组成成分、岩层构造的小行星,开采的方式是很不相同的。对于体积大、资源多,构成结构相对稳定的小行星,我们可以直接在其表面搭建有规模的采矿设备,然后用特定的运输船将矿产运回。但是对于体积不大但矿藏密度高的小型天体,所采取的方法有可能就是直接拉回地球或月球的轨道上,然后慢慢分解。例如根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喷气推进实验室、约翰逊空间中心以及加州理工学院的研究表明,可以在小行星表面布置“动能弹弓”,采用动量守恒的原理将小行星移动至绕月轨道上,当然这样的小行星直径仅为数米,其目的是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听起来很美,但可惜的是,到目前未知还没有人见到进一步的详细技术分解和建造计划。
采矿|把握|深空|矿藏|小行星---傻大方小编总结的关键词
定位设备,空间望远镜等
采矿|把握|深空|矿藏|小行星---傻大方小编总结的关键词
着陆器,精确探矿
采矿|把握|深空|矿藏|小行星---傻大方小编总结的关键词
附着式加工
采矿|把握|深空|矿藏|小行星---傻大方小编总结的关键词
小行星,抓回来
很多业内人士也对类似的计划表示质疑,更有人认为这是在“烧钱”。据媒体推算,不包括实际采矿和返回器材,光初期投入就可能达数百万美元。而加州理工学院一项太空研究显示,如果要在2025年将一个500吨的小行星拖到月球轨道,成本需要260亿美元。
综上所述,个人认为“小行星采矿”或曰“深空采矿”目标方向是没有问题的。但由于技术的复杂度以及发展过程中各种不可控的因素过多,所以发展要力求稳妥,不能急于求成,更不能受到现代浮躁媒体环境的影响,将不成熟的,没经过充分检测试验的技术提前用于实际项目,这样做的后果有可能是灾难性的,谁都难以接受的。同时,地球到目前为止都是我们所知的唯一的适于人类生存的摇篮。所以改变工业发展方式,找出化石燃料的替代能源;提倡低碳、环保、可持续发展的技术路线,保护好地球生物的多样性,给后代塑造一个丰饶宜居的生活环境也许是一条相对靠谱的发展模式。最关键的是,这种模式转变了人类惯性的毫无节制的向自然索取的习惯,若依着这种惯性发展,甭说小行星带的资源满足不了胃口,恐怕多大的空间,多丰富的资源都有消耗殆尽的时候。因此,今后的人类文明,发展还是硬道理,但是这种发展并非随着欲望,不负责任的野蛮生长,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在理性之光的照耀下的科学的、丰富的、深邃的、充满生命力的茁壮成长。
- 2018年高考英语(全国II卷)点评:这个卷子不太难!
- 国家给农民“发工资”了,所有农民都有份,确实不太可能
- 霍金预言2032是真的吗?小行星撞地球人类真的会灭亡吗?
- 日研究机构称“隼鸟二号”探测器即将抵达目标小行星
- 灭绝恐龙的小行星今天来袭地球,人类怎样自救?这种办法最管用
- 这个被朋友嘲笑“三观不太正”的爸爸,育儿理念让人刮目相看
- 中国旺旺的中年危机 经销商:旺旺不太好卖了
- 今鸟类凭什么逃过生物大灭绝?
- 即使是医生也不太容易见到的图片
- 日本在非洲发现一座稀有钴矿,希望投资300亿美元购买中国采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