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专家共识》解读

傻大方提示您本文标题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专家共识》解读》。来源是。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专家共识》解读。解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患者|眼底---


2018年4月,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视网膜病变学组,发布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防治专家共识》。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英文名是diabetic retinopathy,简称DR。它是常见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之一,严重威胁糖友的生存质量。

以下就糖尿病患者较关心的话题对本专家共识做简要解读。

一、中国糖尿病患者DR患病率高吗?

中国大陆的糖尿病人群,DR患病率为23%,其中非增殖期DR为19.1%,增殖期DR为2.8%。

农村高于城市,北方高于南方和东部。台湾地区DR患病率为35%,香港地区患病率为18.2%。

二、哪些因素容易导致糖尿病患者出现DR?

不是所有的糖尿病患者都会出现DR。根据国内外的流行病学研究显示,DR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

1.血糖控制不佳(高血糖或明显血糖波动)

2.高血压

3.高血脂

4.糖尿病病程较长

5.妊娠

6.肥胖

7.易感基因

8.胰岛素抵抗

9.吸烟

除了第4项、第5项与第7项是不可控因素,其他的因素我们都可以努力控制。

三、DR该如何预防?

由于早期DR可以没有任何眼部不适,没有视力下降,因此容易为糖尿病患者所忽视。直到出现视物模糊再找医师做检查,为时晚矣!

预防DR最好的方法就是早期筛查、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对DR患者定期随访与专科治疗,可以使90%的患者避免严重视力下降。

四、得了糖尿病,是不是马上就要检查眼睛?

不是。发病年龄在12岁以前的1型糖尿病,在12岁以后开始检查眼底;

12岁之后起病的1型糖尿病,在5年内进行第1次DR筛查。

2型糖尿病一旦确诊,尽快进行首次全面的眼科检查。糖尿病患者如果要妊娠,应该在计划妊娠或第一次产检时进行全面的眼科检查。

五、糖尿病患者是不是要经常筛查眼底?

根据病情来定。

1.1型糖尿病,每年复查1次;2.2型糖尿病,每1~2年复查1次。

3.如果已经出现DR,应根据医师的建议缩短随访间隔时间。

解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患者|眼底---傻大方小编总结的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专家共识》解读

六、糖尿病患者检查眼睛,是到眼科还是糖尿病科?

根据DR程度来定。

1.第一次全面的眼部检查,应该到眼科进行,要检查视力、眼压、房角、虹膜、晶体和眼底等。

2.如果第一次检查结果正常,可以选择到眼科或内分泌科进行DR筛查。推荐采用免散瞳眼底摄片筛查。原因在于:

(1)直观:通过数码照相,直接在电脑中清晰看到眼底情况;

(2)可记录:可前后对比;

(3)操作简单:便于操作者掌握;

(4)减少费用:摄片的花费便宜;

(5)灵敏度和特异度高:可以筛查出绝大多数有临床意义的DR。

3.如果筛查结果发现有DR,建议必须在眼科进行更专业的检查与治疗。

七、得了DR,能治好吗?会不会失明?

绝大多数能得到有效控制,保证生活视力。越早治疗,效果越好。治疗DR最根本的措施不是用"护眼药物"或者"激光手术",而是控制血糖、血压和血脂。

比如对伴有高甘油三酯血症的糖尿病患者,就应该积极进行降脂治疗。

对于已经有DR的糖尿病患者,服用非诺贝特降低甘油三酯,可显著减少视网膜病变进展高达57%。

对于早期DR,还可以应用羟苯磺酸钙、芪明颗粒等药物改善微循环,增加视网膜血流量,有一定效果。

对于严重DR,可以选择激光治疗、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治疗和糖皮质激素治疗。

总结

我国糖尿病患者DR发生率较高。DR可防可控。预防DR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常规眼底检查及每年随访。

治疗DR的关键不在"护眼",而在于积极控制血糖、血压和血脂。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