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必须活到100岁”的华大基因:市值腰斩 开医院自救
凤凰网财经启阳路4号出品 文丨彭彬 实习生 王凤 编丨周侃
“我们华大基因(股票代码:300676)对华大的定义非常清楚,就是我们所有的员工必须做到100岁不封顶。”
华大基因是一家生物科技公司。公司官网显示,华大基因业务覆盖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公司员工平均年龄仅为27岁,还需要73年,才能够去验证汪建的发言是否符合事实。
汪建这位“基因狂人”拥有一贯张扬的话术,曾多次公开抛出狂言。其领导下的华大基因上市4个月,股价即由发行价13.6元涨破260元,市值旋即破千亿,创造了A股造富神话。但是,公司股价在2017年11月到达最高点后转而下跌,如今公司市值几近被“腰斩”。截至发稿日,华大基因仅剩584亿市值。
2018年4月,汪建宣布华大基因要开医院,此举被外界认为华大基因展开自救。而对于汪建此次发言,也有投资者认为,更多属于噱头,主要是为公司业务做宣传。
员工孩子出生时有缺陷是耻辱
“我们员工(的孩子)中不允许有出生缺陷,如果有出生缺陷出现,那就是我们七千人的耻辱。”
5月28日,在贵阳举行的2018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论坛上,华大基因董事长汪建发表言论称,华大基因对华大定义非常清楚,4个数字——叫“100+”。“就是100岁不封顶,我们所有的员工都必须做到这一点。如果说每个人都做到100+的话,你什么事情都好办了。” 汪建称。
为此,华大基因规定了三大纪律。
第一,员工中不允许有出生缺陷,如果有出生缺陷出现,那就是华大基因七千人的耻辱。“说明我们在忽悠社会,我们在盯着别人的钱包,而不是真正从科学出发,不是从自身贪生怕死出发。”汪建称。
第二,不允许肿瘤晚于医院发现。
第三,谈到第三点,汪建直言有些“缺德”, “不允许放支架,不允许(心脏)搭桥”,即员工不能死于心脑血管病
据汪建透露,目前1400多个孩子出生,没有一个有已知的、重症的出生缺陷。全世界没有第二家能做到。 “如果在出生的时候你干不过人家,你肯定就永远都干不过人家。”
凤凰网财经
启阳路4号
(ID:qiyanglu4号)梳理发现,汪建发出前述言论,是基于华大基因的生育健康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业务,该业务致力于研究遗传缺陷的致病机理,并希望可以快速、准确的检测遗传病,减少出生缺陷的发生。
公司2017年年报显示,公司生育产品临床检测累积服务近500万人,已完成超过280万例无创产前基因检测,检出率和特异性均大于99%,检出了3.8万余例染色体异常胎儿;超过153万名新生儿或孕妇接受了耳聋基因筛查的检测服务,帮助约8万携带者防聋控聋。
即便如此,汪建此番言论一出即遭各路网友炮轰。有网友直言, “如果按照这个标准,像霍金、纳什这样的科学家,恐怕永远无法进入华大基因工作。”
凤凰网财经发现,华大基因公司官网显示,公司几千名员工的平均年龄为27岁,距离“100+”的寿命要求还有73年。
华大基因业绩增速低于行业增速
公开资料显示,华大基因,全称深圳华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7月9日成立。
2017年7月14日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后,华大基因曾上演了一场A股造富神话。短短4个月里,公司股价由发行价13.6元涨破260元,市值旋即破千亿,一度跻身A股医药类上市公司市值第二。 上市以来,华大基因被评为 “基因界腾讯”、“基因界富士康”。
然而, 诸多荣誉加身的华大基因在2017年11月14日达到股价最高点后,公司股价开启反转趋势,截至5月29日收盘,市值仅剩584亿元,几近“腰斩”。
从财报数据看,华大基因净利增长明显放缓。2017年华大基因实现营业收入20.96亿元,同比增长22.4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98亿元,同比增长19.66%。但华大基因招股书显示,2015年和2016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2.62亿元和3.33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832.05%和26.93%。
此外,公司2017年生育健康部分毛利率达67.77%,不过相比2016年仍下滑了8.64%。
与行业层面相比,公司逆市而下的态势明显。近年基因测序市场的复合增长率达到30%-60%,但自2014年至2016年,华大基因的营收增长率分别为8.12%、16.53%和29.82%。
不仅如此,公司仍面临远未成熟的基因测序市场,公司一季度财报也明确指出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在相对成熟的产前筛选与诊断(NIPT)领域,华大基因面临着老员工创办的贝瑞和康的强劲竞争。据统计,此类企业的数量目前共有超过30家,还包括诺禾致源、碳云智能等独角兽公司。
被指建医院自救
公司CEO尹烨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 华大基因想要做一个生态
2010年,华大基因从美国基因测序仪器公司illumina购入128台高通量测序仪,一举成为全球最大的基因测序服务提供商。2013年,华大基因又在资本加持下,完成对美国测序仪生产商——人类全基因组精准测序的创新领导者CG(Complete Genomics)的收购,从而具备研发、生产基因测序仪的上游能力。产业链下游,华大基因在全国范围内多个城市设置研究所、医检中心,并与众多医院、体检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医检中心负责化验、检测,医院、体检机构负责推广服务、采集样本——由此建起了庞大的营销系统。
除积极布局产业链上下游,华大基因还加大推广力度。销售费用由2016年的3.28亿元增长至2017年的4.02亿元,同比增长22.62%,在规模和增速上都远远超出研发费用。华大基因财务总监陈轶青曾解释称,随着收入的增长,公司必然需要相关资源的投入、营销渠道的铺设等,而华大基因在上市以后保持着一定的品牌推广。
尹烨表示, 中国投资者可能很容易去追求一些热点,比如人工智能、比特币和区块链等,“还是要关注现在做得上、用得起的技术”。
有业内人士担心,“建一个生态”需要巨额资金支撑,而市值腰斩的华大基因,是否具有足够能力投入存疑。
“建一个生态”的华大基因公司市值并不能持续为公司“输血”,公司发展更不能倚仗董事长汪建的狂言。要“建一个生态”的华大基因,显然需要聚集更多“有梦想”的投资者,公司显然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2018年4月,
汪建扬言:华大基因将建设未来医院、未来医学院、精准医学研究院。
同日,华大基因还宣布与树兰医疗联合发起“基因医生计划”,培养一批基因医生“解读基因检测报告,发现各类疾病与特定基因型、基因变异间的关系”,打通基因技术临床应用的“最后一公里”。
此举被市场解读为昔日“基因测序第一股”的自救。“开医院的收入预期稳定,在主营业务不明朗的情况下,发力医院,有望为公司发展提供现金流。”有投资者表示。
特 写:
汪建插过队、留过学,学了西医、又习中医,当过研究员,做过院长。半生献身科学,半生投入产业。不惑之年,回国创业。
长期以来,汪建行为大胆,善于突破桎梏,赢得了“土匪”声誉,其也曾 以“土匪”自居
早在1990年,老布什宣布启动人类基因组计划。“1996年,我们到了中国科学院,1998年考虑做人类基因组计划的1%。”汪建与其他创始人带着团队以民间队的身份加入到一个国际计划中,将这个项目搬回了国内。而该项目最终由政府埋单,汪建也因此被批“绑架政府”。
“这件事情对我们来说已经讨论了十年了,如果我们再继续犹豫就没有机会了。1999年,美国有一个论证会,加快人类基因组计划的进度。我们作为在这个领域里面的人,要是没有作为,我们就是历史的罪人。”汪建曾在公开场合表示。
“人类基因组计划作为世界三大创举之一,如果我们不参加,就不可能有今天。我什么人都能当,我不能当历史的罪人。”汪建面对媒体采访时曾这样表示,“不需要扬名立万。当这样的学术争论上升到国家战略发展决策的时候,至少在这个领域牵涉到国家发展了。我们不能对这样重大的事情视而不见。”
美国方面基因组计划加速的时候,汪建称, “就是那天,也不是哭了,哽咽,更文明地说叫哽咽。我们那天成立,华大成立没有任何商业目标,就是要把人类基因组计划的1%完成掉。完不成,我们就撞墙去。完成掉,最后倾家荡产,没人理我们,我们自己散伙。就是‘为了祖国的荣誉’,七个字。”
2007年汪建率领研究团队南下深圳,创办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并任院长,兼任深圳华大基因科技有限公司总裁。作为著名的“人类基因组计划”科学家,他领导的华大基因于2007年完成绘制第一个中国人基因组图谱,2008年完成第一个亚洲人基因组图谱。2010年,华大基因斥巨资购建全球最大基因组平台,测序业务进入大扩张时期,当年营收过10亿。并与盖茨基金会、自闭症之声等公益机构开展科研合作,关注环境及弱势群体的健康问题。
作为“基因狂人”,汪建拥有一贯张扬的话术。
他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吐槽”:相比国家批准的临床价格,华大基因提供的部分基因测序服务已降价10倍,但还是没人去做。“不喜欢盯着股价”的他,在公司发布2017年年报前称要建医院,“否则我们就是流浪汉!”
2017年12月, 汪建曾公开反对打宫颈癌疫苗,称疫苗昂贵,不如做基因检测,被多位医生指误导公众。他还曾公开声称“10年内可化学合成任何生命。”
爆料邮箱:pengbin@ifeng.com
注:本文是启阳路4号(ID:qiyanglu4hao)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转载请联系编辑微信:wf18328576425
—End—
为方便交流,请扫码加入“凤凰财经原创爆料&读者群”,爆料财经线索,交流行业干货~
扫码进群
↓↓↓
欢迎关注启阳路4号(ID:qiyanglu4hao)
喜欢此文,欢迎
转发
和
点赞
支持我们~
推荐一个公众号:
- 87.5%胜率!世界杯必须抱住情报局的“大腿”
- 富士康员工恐“万村计划”推高租金 万科回应改造前后租金处同等
- 发改委大幅缩小必须招标的大型基础设施、公用事业项目范围
- 怎样判断一名员工将要离职?
- 这8套一层农村别墅必须推荐给你!孝顺父母就给他们一个温暖的家
- 在买房之前,有哪些问题是必须考虑清楚的?
- 厦门一男子带90万去买房,遭中介员工无情嘲笑:还不够首付
- 关于武松被骗了五百年,说他活到80,但真实的武松下场却是这样
- 他是蒋介石与毛主席的共同对手,战功卓越,被善终活到97岁
- 万科“泊寓”大力整改深圳城中村项目,员工却要富士康“买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