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苜蓿园”地名源自“一带一路”

小编温馨提示:前方高能,《南京“苜蓿园”地名源自“一带一路”》需要您认真观看!

正文开始:





本报讯(通讯员 秦亚龙 记者 张源源) “丝绸之路文化和南京有着很深的渊源,历史上留下的典故也很多,比方说‘苜蓿园’地名、受人喜爱的茉莉花、西府海棠等,都是经由‘一带一路’进入南京的。”昨天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中山植物园“一带一路”经济植物展开展,“‘一带一路’话植物”讲座同日举行。





主讲人袁昌齐是原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也是我国知名药用植物资源和生药学专家,现任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天然药物专业委员会副主任,获国家及省级科技进步奖多项。袁昌齐与其他植物研究员一道,用2年多时间写下百万字《一带一路经济植物》一书。





袁昌齐说,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我国从丝绸之路及海上丝绸之路引进、驯化、栽培了包括农作物、粮食作物、油料作物、药用植物等数以万计的物种。这些经济植物及文化交流,丰富了沿线国家经济植物物种资源,促进了各国经济繁荣和发展,也增进了各国人民的友谊。





深受我国人民喜爱,并被定为江苏省省花的茉莉就是经“一带一路”进入南京。袁昌齐说,茉莉原产伊朗、印度,通过丝绸之路引入我国。茉莉花具有不争春、不逞艳、骨中香彻的品格,南京六合民歌《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唱遍大江南北、世界各地,体现了强大的影响力。





紫金山下、中山门外,“苜蓿园”地名广为人知。这个特殊地名的存在,源于“一带一路”交流中引进我国的重要植物——苜蓿。苜蓿以“牧草之王”著称,产量高,原产于伊朗高原,汉代张骞通西域时,苜蓿开始传入中国。“苜蓿在南京也叫‘母鸡头’,汉代时,大量马匹、骆驼经丝绸之路进入我国,苜蓿作为这些动物的重要食料也开始在国内种植。《元史百官志六大都留守司》中记载,‘苜蓿园’是官职,负责种植苜蓿、饲养马匹等。在明朝,朝阳门(今中山门)外设立了专门种植苜蓿的场所,‘苜蓿园’的称呼就一直传了下来。由此可见,南京人生活中常用的地名,其实也印证着一段古代丝绸之路的往事。”袁昌齐说。





讲座前,江苏省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与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南京中山植物园)还共同举办了签约仪式,将共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基地。中山植物园“一带一路”经济植物展也于昨天在中山植物园南园温室二楼开展,展期一个月。其详细介绍了丝绸之路的由来、“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经济植物交流的历史与传播,并重点介绍其中24种经济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