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说“建筑是人类思想的纪念碑”?



Modern

Architectural Theory

A Historical Survey,1673-1968

 

现代建筑理论的历史

1673-1968


建筑理论的历史会告诉我们,

建筑如何与人类文明中

最深刻的思想产生关联。


这种关联曾经造就

金字塔与紫禁城,

并仍旧影响着我们身边的

一砖一瓦、一草一木……



为何说“建筑是人类思想的纪念碑”?

为何说“建筑是人类思想的纪念碑”?

H. F. 马尔格雷夫的《现代建筑理论的历史,1673-1968》一书,2005年由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2017年末,其中文版终于问世。在今天的学术体系中,这本书属于“建筑理论史”的范畴,相比于建筑的悠久历史,“建筑理论史”是一个年轻得多的学科,直到20世纪60年代以后,这一领域才开始出现系统性的研究成果。


要评价建筑理论史的价值内涵,我们需要对建筑理论这一学科的发展做一个简短的介绍。宽泛地说,建筑理论的历史可以上溯到人类最早的构筑物。至少在古希腊,理论已经成为区别建筑师与工匠的核心标准,柏拉图在《政治家篇》中写道:“首领匠人(master building)提供的是理智(understanding)而不是体力劳动。”他所使用的“首领匠人”,正是现代英文中建筑师(architect)一词的词源。如果将范围缩减一些,将建筑理论定义为以文本的方式传承下来的知识体系,那么其公认的原点是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大约在公元1世纪早期完成的《建筑十书》。在这本书中,维特鲁威集成了此前希腊与罗马文献中记载的大量实践与理论知识,具体到一块泥砖的制作,抽象到宇宙和谐理念在建筑比例中的体现。遗憾的是,除了《建筑十书》以外,几乎所有的西方古代建筑专业文献都没能保存下来。一直到15世纪,《建筑十书》都是最全面和最权威的建筑理论文本。书中曾经描述过的“维特鲁威人”则通过达·芬奇的刻画成为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文化成就之一。


为何说“建筑是人类思想的纪念碑”?为何说“建筑是人类思想的纪念碑”?

《建筑十书》中文版


正是在《建筑十书》的引导之下,文艺复兴时期的理论家们重新开启了建筑理论的编纂。阿尔伯蒂、帕拉迪奥、塞利奥等人从对维特鲁威的模仿出发,不断拓展建筑理论的内容范畴与论述方式。也是从这一时期开始,建筑理论开始独立成为一个与实践知识不同的领域。18、19世纪的理论家们不再像维特鲁威那样将技术细节与抽象理念混淆在一起,而是专注于建筑设计根本原则的思辨性探索,并将它们引向对人、对物、对美、对理性、对宇宙秩序、对神圣目的等各种思想观念。从亚里士多德目的论到达尔文进化论,乃至于爱因斯坦相对论,人类最重要的思想成果都被各时代的建筑学者们吸入到建筑理论话语中。由此造就的丰富性,甚至是当代建筑的多元性都无法完全呈现的。在同样的建筑语汇背后,两个建筑师的观念与意图可能相去甚远。这就需要我们对设计思想进行清晰地辨别,才能解析那些微妙的语汇变化所带来的建筑感受上的巨大差异。


20世纪的现代主义运动将建筑理论推向新的高峰,从未有任何历史时期涌现出如此之多的新观念与新思潮。伴随着现代建筑统治全球建筑舞台,对现代主义的理论质疑也开始从20世纪60年代兴起。文丘里、罗西等建筑师对现代主义所谓的革命性提出挑战。在放弃了完全以实证主义为基础构建理性建筑理论体系的幻象之后,传统与历史又重新回到了建筑的讨论与尝试之中。在今天西方主流大学的建筑系中,“建筑历史与理论”被视为一个整体的学科架构,几乎没有任何历史课题能够脱离理论背景进行论述;同样,建筑理论也被视为一个历史传统的产物,需要放置在它的时间背景中去进行讨论,而不是对于建筑本质的超越时间限制的抽象辨析。这也是当年维特鲁威编著《建筑十书》时的观点,他坚定地认为从古希腊传承下来的建筑知识仍然与罗马时代的设计实践密切相关。这一传统一直持续到今天,很少有文化领域像建筑学一样还不断引述一个公元1世纪时古罗马学者对建筑的定义,维特鲁威著名的“坚固、实用、美观”三原则仍然被许多当代建筑师奉为圭臬。


为何说“建筑是人类思想的纪念碑”?为何说“建筑是人类思想的纪念碑”?


回到《现代建筑理论的历史,1673-1968》一书在建筑理论史领域的地位,当代建筑理论史的系统性著作大多采用两种形式:经典文献的原文汇编,以及对主要理论思潮的历史性综述。前者的优势在于帮助读者直接阅读原始文献的重要段落,缺点则是不可避免地受到篇幅的限制;后者的好处是能够通过综述以更系统和通俗的方式传递抽象的理论知识,缺陷则是写作者自身的解读会产生很强的引导性, 有时甚至会导致对原始文献过于狭窄的理解。基于这些原因,这两种方式一直被视为具有互补性的建筑理论史论著模式。


马尔格雷夫在当代建筑理论史研究领域的重要地位,便在于他在这两种论述模式上都完成了极为重要的工作。他分别在2006年、2008年编辑出版了《建筑理论文选》第一、第二卷,这两本书汇集了各个时代具有代表性的理论文献片段,是英语世界最全面的理论文献集成。而在综述模式上,马尔格雷夫最重要的成果就是这本《现代建筑理论的历史,1673-1968》。此书作为一部关于近三百年来现代建筑理论的通览性著作,在具体的理论叙事中频频跨越时空,追溯各种理论的发展脉络,令人信服地呈现出现代建筑观念的发展历史。除此之外,他还与古德曼(David J. Goodman)合作出版了《建筑理论导引:1968年至今》,将综述性研究一直扩展到当下。


很显然,马尔格雷夫有一个极富野心的编纂计划,他试图以最常见的两种方式,为建筑理论史研究提供全面的奠基性的文献基础。虽然这一体系中还缺少自维特鲁威到1673年的理论综述,但是从已经完成的工作规模与质量来说,他的成果已经令人叹为观止。而《现代建筑理论的历史,1673-1968》,可以说是其中难度最大,也最具分量的。这不仅仅是因为综述方式需要更多的分析阐述,和对历史脉络与思想深度的宏观把握,还在于他所讨论的这三百年是整个西方建筑史上理论思潮快速分化发展、扩充延伸的一个时期。发展的最高点则是堪称人类建筑文明史上最剧烈的建筑变革:现代建筑的诞生。事实上,尽管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不断有人宣称“现代主义”已经被“后现代主义”“批判建筑”乃至最新的数字技术所取代,任何具有历史视野的冷静观察者都不会否认,21世纪初的全球主流建筑实践无论在理论思想还是技术手段与形式语汇上,仍处于现代主义的总体范畴之下。因此, 对现代建筑的整体理论体系进行梳理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这很可能是马尔格雷夫首先选择这一段历史进行分析讨论的原因之一。


为何说“建筑是人类思想的纪念碑”?为何说“建筑是人类思想的纪念碑”?为何说“建筑是人类思想的纪念碑”?


有趣的是,马尔格雷夫为现代建筑理论发展所选择的起点既不是通常所认同的现代建筑革命的起点19世纪中期,也不是像肯尼斯·弗兰普顿等学者所认定的18世纪后半期新古典主义时代,而是在很少有人所熟悉的1673年。在那一年,法兰西皇家建筑学院委托克劳德·佩罗翻译的法文本维特鲁威《建筑十书》出版。而在一处注释中,佩罗留下了一段极富争议的文字,声称当代人的建筑创作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超越古代典范,因为它们来自于特定的地域与文化条件。这一论断显然挑战了自维特鲁威以来对古典经典的绝对尊崇。这条注释,以及佩罗此后对柱式比例的论述,引发了17世纪末期著名的“古今之争”, 辩论的范畴也从建筑扩散到其他的文化领域, 论战的核心是古代典范与当代创新之间的分歧与优劣。


马尔格雷夫选择这一注脚的出现作为整个现代建筑理论的分水岭,体现出他独特的理论史视野。他没有追随传统建筑史以风格为核心的断代理念,而是在更宏大的意义上定义了“现代”一词。理解他的现代建筑理论范畴,我们需要抛弃现代主义建筑那些白色方盒子的形式概念,回到现代一词更本源的内涵: 一个不同于过去的时代。佩罗仅仅是含蓄地在注脚中描述了自己参与的罗浮宫东立面的设计如何创造了不同于古人的新典范,但这种“创造自己的规范”的思想萌芽在此后的三百年中不断生长,最终带来现代主义建筑从概念到操作上的宏大革命。


这一个案例也说明了这本书的论述特点。不同于该领域另一本权威性的综述性著作《建筑理论的历史:从维特鲁威到现在》,马尔格雷夫并没有像后者的作者克鲁夫特(Hanno- Walter Kruft) 那样,将自己限定在对各种建筑理论思潮的教科书般的总结介绍之中,而是将特定建筑理论的阐释与当时的文化思想背景、历史事件,以及建筑实践和理论等总体历史脉络联系起来。马尔格雷夫的文字论述中充满了各种历史掌故,含盖了建筑专业人士以外的从国王到旅行者等的各色人物,也包含了从浪漫主义、移情论到图书封面图案等不同抽象程度的各种内容。当然,全书的核心仍然是对重要理论观点的剖析,但他决不允许这些理论观点失去它们在那个时代所具备的活力,变成干涩的理念堆积。


为何说“建筑是人类思想的纪念碑”?为何说“建筑是人类思想的纪念碑”?为何说“建筑是人类思想的纪念碑”?为何说“建筑是人类思想的纪念碑”?


在某种程度上,马尔格雷夫教授的这本著作是“建筑历史与理论”密切融合的典范。因为有大量建筑案例与事件具体而生动的描述, 这本书也可以被视为一部建筑史著作,或者说传统建筑历史与建筑理论史的学科划分对这本书已经不再适用,作者所坚持的文化史、思想史的统一性与多学科的综合性,将建筑理论、建筑史、美术史、艺术理论熔于一炉。只有在这样的融合程度之下,我们才能理解一个特定的理论观点到底要解决一个什么样的实践难题;也只有在这样的融合程度之下,才能理解一个特定的建筑现象背后到底有什么样的理论诉求与价值内涵。这实际上是所有建筑研究,无论是历史的还是当下的都试图解决的问题。在这一意义上,《现代建筑理论的历史,1673-1968》的影响力毫无疑问将超越建筑理论史的范畴,会对所有认同建筑文化深度的人有所助益。


这样一种判断也来自于阅读的情绪体验。在建筑理论话语变得日益艰深晦涩,以至于被众多实践建筑师所摒弃的今天,阅读这本书会给人带来罕见的愉悦感。作为美国伊利诺伊理工学院建筑历史与理论专业杰出荣休教授, 马尔格雷夫在他所有的著作中都保持了清晰、流畅、准确和简洁的写作风格。渊博的历史学识以及精准的分析总结使他能够有效地驱散笼罩在建筑理论之上的迷雾,重新赋予这个理论学科与现实的血缘关系。


对中文读

者来说, 这种愉悦感还应该归功于本书的翻译者陈平教授的卓越工作。能够完成这样一本厚重理论著作的翻译已经令人叹服,而翻译文本的清晰、准确,尤其是其对阅读节奏的控制,更是超越了我们对传统中文建筑理论译本的认识。我本人也从事一些历史与理论文献的翻译工作,因此深知这一工作的难度。就本书而言,艰巨的不仅是庞大的篇幅,更大的挑战是如何准确地以中文呈现复杂的理论概念,并以流畅的句式将论述的条理与逻辑转译到中文语境之中,这不仅需要高度的责任心,还需要广博的学识和对建筑理论的深入理解。如果比较马尔格雷夫教授的原文与陈平教授的译文就会发现,翻译者不仅仅准确地传达了原文内涵,而且通过自己对译文的驾驭,甚至某种程度上进一步提升了文本的可读性。作为一个建筑教育者,我会毫不犹豫地推荐《现代建筑理论的历史,1673—1968》作为建筑系学生的基础理论读本。无论是本科生还是博士生,甚至是专业研究者都将能从这本书的作者及其中文译者的工作中获益良多。


至于对专业外的普通读者来说,建筑理论或许仍然显得有些神秘。像《现代建筑理论的历史,1673-1968》这样的著作,当然有助于驱散建筑理论的神秘主义色彩,但它又丝毫不会影响建筑理论的光环。对建筑理论史的深入了解会告诉我们,建筑如何与人类文明中最深刻的思想产生关联。这种关联曾经造就的金字塔与紫禁城,也仍然将影响我们身边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 

(书评转自《书城》,2018年4月。)

为何说“建筑是人类思想的纪念碑”?


为何说“建筑是人类思想的纪念碑”?

推荐阅读

《现代建筑理论的历史,

1673-1968》


【美】H. F. 马尔格雷夫 著

陈平 译

为何说“建筑是人类思想的纪念碑”?

《建筑十书》(典藏版)


【古罗马】维特鲁威 著

陈平 译

为何说“建筑是人类思想的纪念碑”?

《建筑四书》


【意】安德烈亚·帕拉第奥 著【英】R. 塔弗诺与

R. 斯科菲尔德 英译

毛坚韧 中译

为何说“建筑是人类思想的纪念碑”?


可点击左下角“

阅读原文

”,

直接购买《现代建筑理论的历史,1673-1968》

北大博雅好书

博识雅行  学知天下

北京大学出版社文史哲事业部

微信号:boya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