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评“老漂族”的精神危机:根源于代际冲突
小编嘚啵嘚:《人民日报评“老漂族”的精神危机:根源于代际冲突》是傻大方资讯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儿响叮当之势为你带来的,你是继续往下看呢?还是继续往下看呢?
正文开始:
原标题:让老漂不漂,让夕阳更红 | 睡前聊一会儿
睡前聊一会儿,梦中有世界,大家好,我是党报评论君。今天我们聊聊“老漂族”。
早上9点的小区广场上,有人抱着一两岁的孩子晒太阳,一眼看到他们斑白的鬓角:这显然不是孩子的父母,而是爷爷奶奶;下午4点,学校门口来接孩子的不少是白发老人,他们熟练地接过书包,把孩子抱上电动代步车,匆匆消失在道路尽头……退休之后再上岗,帮着子女看孩子,几乎成为中国老人晚年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如果恰好子女在更大的城市定居,老人们还要远赴他乡,“进城”看娃。有媒体给他们起了个名字——“老漂族”。
数据显示,我国现有随迁老人近1800万,占全国流动人口的7.2%,其中专程为照顾晚辈而随迁的比例高达43%。这样庞大的人群为什么被称为“老漂族”?在享受天伦之乐的同时又尝到了哪些苦涩?
首先是医疗和养老。长期以来,我国医保和社保都是属地原则,户籍在哪里就在哪里享受保险和福利。然而随着老年人异地带娃的情况增多,麻烦随之而来。有的随迁老人生病不敢上医院,硬挺着,因为报销医疗费太复杂;有的老人被要求拿着当天的报纸合影并发回老家,相关部门确认后才支付养老金……如今,这些令人心酸的情况随着异地结算、数据联网等改革有所缓解,但如何为随迁老人提供更优质便利的公共服务,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
在城市生存容易,而告别五六十年的积累,在一座城市重新生活却很难。与“北漂”“上漂”相比,“老漂族”的“漂”,很大程度上与经济无关,而是在生活习惯和精神层面无法融入。他们熟悉镇上的早集,对隔一条街的菜场了如指掌,却对大城市的仓储式超市、网络上的电子商城有些陌生;他们听惯了熟人社会的家长里短,却对现代化社区里的“陌生人”和网络社交有些无所适从……实际上,随迁老人的这种“漂”,比逐梦大城市的年轻人更显滞重。因为一旦上了年纪,改变和适应的能力更弱,融入也就更难一些。
“老漂族”的精神危机,更来自家庭内部,根源于代际冲突。“你我都养大了,还养不大你的孩子?”“最累的不是带孩子,而是怎么带他们夫妻俩都不满意”,不少老人这样抱怨。很多时候,争吵或误会就发生在“有孩子还能不能养狗”“奶瓶嘴是不是每次必须消毒”“到底尿布和尿不湿哪个更好”等细节中。一辈子都是家里的权威,老人们此时突然发现,自己的经验似乎不管用了、说的话儿女们也不听了,需要花大量时间学习新知识、积累新经验,由此带来的压力和挫败感,更容易加深精神上的焦虑和孤独。
有人问:为什么在中国老人隔代照顾孩子的情况如此多?一方面,“大家庭”在中国代际传承发挥着更重要的作用,“隔代亲”现象不言而喻,很多“老漂族”坦承,“儿孙一声笑,烦恼全忘掉”,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仍然是中国人精神世界中最幸福的事情;另一方面,大城市中年轻的父母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照顾孩子已成甜蜜的负担。家政市场供给不足、托幼机构管理不规范,更让年轻父母想着请父母“出山”。在这个意义上,“老漂族”的形成,既有爷爷奶奶们强烈的主观意愿,更源自宝爸宝妈们的客观无奈。
“老漂族”不单是老年人面临的问题。城镇化、医疗、养老、幼教乃至现代化带来的社会心理问题在其中都有体现。改革开放40年来,代际更替仍然以二十多年作为一个轮回,生命的延续和传承总是这样稳定;然而城镇化、市场化等改革进程却是一日千里。这就意味着:在更少的代际之间,我们可能遇到更多的社会问题。今天,“老漂族”引发的讨论,正是这两条时间线索相互交织、相互摩擦的典型体现。如何在更短的时间内解决更为复杂的民生问题,如何在压缩的时空中让老百姓有更多获得感,考验社会治理的智慧,也是满足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经阶段。
安土重迁,是中国独特的价值观念,这一点在老一辈人身上体现得更为明显。为了晚辈而放弃安定清闲的老年生活,“漂”显得有些无奈,却并不悲情,因为这背后是基于家庭伦理的责任与关爱,值得晚辈的尊重与感激。而仅有来自家庭内部的包容与理解显然是不够的,更合理的政策、更完备的制度支撑,才能为他们,也为我们,更为孩子们,撑起美好的明天。
这正是:虽然累却很快乐,即使“漂”也不孤独。
- 精神扶贫:王书记,办法多!
- Find系列回归背后,OPPO的探索精神有了新定义?
- 习近平主席讲话弘扬“上海精神” 助力打造共同繁荣引擎
- 《主题医院》精神续作《双点医院》演示:头疼切头脚疼剁脚
- 习近平:弘扬“上海精神”,破解时代难题
- 微视频:上海精神 青岛扬帆
- 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主张熠熠生辉
- 弘扬“上海精神” 破解时代难题 ——二论习近平主席上合组织
- 人民日报给她点赞!武汉110接警“娘子军”既专业又有耐心
- 心情郁闷?郑爽回应“精神病”谣言:正常人有点情绪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