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上”夫妻:兴安岭上守兴安

小编嘚啵嘚:《“塔上”夫妻:兴安岭上守兴安》是傻大方资讯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儿响叮当之势为你带来的,你是继续往下看呢?还是继续往下看呢?

正文开始:





新华社哈尔滨5月11日电 题:“塔上”夫妻:兴安岭上守兴安





新华社记者李凤双、管建涛、王建





在我国最北部的大兴安岭林区,有一对默默坚守在防火瞭望一线的特殊“塔上”夫妻:一年居住在山上超过半年,一天24小时在塔上超过一半。这对夫妻是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阿木尔林业局兴安林场的职工,丈夫武华安今年55岁,妻子王国珍小丈夫一岁。





2013年,阿木尔林业局在辖区的黑龙江畔新建起一座42米高的防火瞭望塔。武华安和妻子主动请缨,成为这座塔的首对防火瞭望员。





5月是大兴安岭地区的春防时节,防火是这里的第一要务。夫妻俩最重要的事,就是在塔上瞭望,发现各种火情第一时间上报。“早上6时上塔,晚上7时下塔,每天在塔上的生活13个小时左右。”武华安说。





塔上生活枯燥而紧急。通过高倍望远镜四处瞭望,查看有没有出现火点。一遇上火情,马上通过电台向局防火办汇报。他说:“大火无情,耽误不得。”





跟着武华安上塔,记者战战兢兢,高处风力陡增,塔身在风中晃动,两手紧抓着扶手,一步一步攀登铁塔,而他就像走平道似的。





塔顶的小屋就是武华安夫妻俩平常工作的地方。这间小屋不到10平方米,里面放着一张单人床、望远镜,边上还有煤气灶、方便面、饼干、挂面、火腿肠等。“中午就在塔上煮方便面或挂面,不能离开岗位,要时刻观望周围情况。”武华安说。





一个星期前,他还观察到一起境外火情,及时上报提醒注意预防。这对夫妻在5年内发现过三四次火情,一次都没有漏报、迟报。





这里的生活条件很艰苦,居住半年以上的临时板房,春秋冷,夏天热。“方圆几十公里没有人家,我们吃的水,都是从50公里外的兴安林场运过来的。”王国珍说,水都省着用。





为了解决用水难,夫妻俩想出一个收集雨水的妙招儿。在临时板房一侧,搭建一个雨水收集器。沿着下坡的房沿,连起一个半尺宽近3米长的输送水道,收集的雨水顺着这条水道被引入一个正方体的塑料水桶里。洗衣服就可以用这些雨水了。





“大兴安岭每年防火期从3月开始,一直到11月初大雪封山时才下山。”王国珍告诉记者,“每次下山时候,大雪都已经没脚脖子。”





虽然单调,但夫妻俩的生活也充满乐趣。丈夫武华安擅长二胡、笛子等很多乐器。塔上偶尔会传出一些悠扬的乐曲,给这份森林中的坚守注入一份浪漫。





实施天保工程以来,大兴安岭林区全面停止商业性采伐。在阿木尔林业局,一共有7对这样的“塔上”夫妻。在广阔的林区,还有一些像他们一样的林业人,默默地守护着这片绿水青山。





特别是防火季节,这份“守护”会变成“保护”。记者穿行在阿木尔林业局的管护区内,每到重要路口都要接受防火检查。全局43个管护站和21个瞭望塔,织成了非常严密的防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