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战败方尸体有多惨?焚烧、“武军”是最轻的,几乎没有入土的

傻大方提示您本文标题是:《古代战败方尸体有多惨?焚烧、“武军”是最轻的,几乎没有入土的》。来源是。

古代战败方尸体有多惨?焚烧、“武军”是最轻的,几乎没有入土的。古代|入土|尸体|武军|战败|焚烧---


战争是令人痛苦的,也是令人麻木的,在战场上人就变成了魔,只具有人的肉身,却不具有人的情感和慈悲。

然而战争的后遗症是巨大的,那些参战的男儿,大都是家中的顶梁柱,是母亲的儿子,妻子的丈夫,孩子的父亲,有的是一家的长兄,肩负着家庭的使命和责任,如果他们在战场中牺牲,对于一个家庭而言,无疑是天塌下来了。

虽然二战时期医疗提高不少,但还是有很多人在战争中死去,有的人因战争而留下后遗症,一生都被病痛折磨。

一场大战后,总会遗留很多尸体,很少有人会去想这些尸体去哪了?难道不是抛到战场上,任其自生自灭吗?

如果在炎热的夏天,尸体会腐烂形成尸毒,可能会爆发传染病和瘟疫,附近地区的百姓都会遭遇疾病侵袭,而且严重的可能在较大的城市蔓延开来。

其实古代对待尸体是比较残忍的,也是很不尊重的,挖坑活埋算是客气的,起码还给了个“入土为安”,如果焚烧尸体,起码是文明的,能够杜绝传染病的。

古代|入土|尸体|武军|战败|焚烧---傻大方小编总结的关键词

古代战败方尸体有多惨?焚烧、“武军”是最轻的,几乎没有入土的

古代有那么一项不怎么文明的交战惯例:战胜方可以任意处理战败方尸体,哪怕以侮辱的方式。

所以他们会将阵亡者尸体堆积在路两侧,然后用哪个土覆盖,夯实之,踩踏之,直到形成金字塔形的“京观”或者“武军”。

这对战败方的国家而言是个挑衅的举动,会加深双方的仇恨,引发新的战争。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就开始筑“京观”了。公元前597年,楚军和晋军打仗,晋军败,大臣就建议将尸体堆成“京观”。这其实相当于一枚“勋章”,让子孙后代看见能扬眉吐气,从而更加励精图治,保持国家的强大。

但楚庄王却制止了,他说:“武这个字拆开就是‘止戈’,意思是不再使用兵器。国家动‘武’是为了制止暴力,定功、安民、丰财,做到这些国家才能强盛。”

楚庄王说:“这些阵亡者都是为自己的国家尽忠,怎么能将他们随意对待呢?”

楚庄王是个英明的国君,因为他的建议,这些晋军得以入土为安。

古代|入土|尸体|武军|战败|焚烧---傻大方小编总结的关键词

古代战败方尸体有多惨?焚烧、“武军”是最轻的,几乎没有入土的

但古代这样的国君少,《史记》中记载秦始皇是如何坑杀少年时期侮辱他的人,如何坑杀四百六十多个对他有怨言的儒生,说明秦始皇十分残忍。

对活人都如此残忍,何况对死人呢?

不过史学家对“京观”和“武军”的解释是一样的,都是对阵亡的尸体处理,而同样是尸体堆积封土,如果人还活着,就称为“坑”。不过,想想秦始皇、项羽之类的还真是个“坑”啊!这种举止简直是禽兽之举了。

唐太宗曾派使者去高丽质问他们,原因是在隋朝时我们跟高丽交战过,高丽将隋军尸体筑成京观让大家观瞻,唐太宗登基后认为这是对中国的侮辱,就让高丽把“京观”推倒,他派人将隋军的尸体带回国安葬。

京观也叫“骷髅台”,东晋战败后,东晋的士兵尸体被做成“骷髅台”。

唐朝时期军阀混战,战败方的头颅都被割下,大约一万个,然后“封尸为京观”。

古代|入土|尸体|武军|战败|焚烧---傻大方小编总结的关键词

古代战败方尸体有多惨?焚烧、“武军”是最轻的,几乎没有入土的

“坑”也是古代常用的处置战俘的方法,史书里都有记载。

明朝常遇春习惯坑杀俘虏,徐达想阻止,没来得及。真正下令不许坑杀,不能做成京观吓唬人的是满清的统治者,他们倒是做了一件好事。

但清朝刚开始搞屠杀的时候,也有将尸体抛到河流里去,比如“嘉定三屠”,尸体把河水都染红了。

河流里堆积了尸体,那么这条河水就不能喝了,下游的人不知道,喝了这些水就有可能死亡。

后来大家对待战俘才有了土葬,俗话说“入土为安”,这才是对死者的尊重。

古代|入土|尸体|武军|战败|焚烧---傻大方小编总结的关键词

古代战败方尸体有多惨?焚烧、“武军”是最轻的,几乎没有入土的

再后来有了火葬,这样集中处理不留祸患,火葬会让尸体彻底烧化,也不占地方,不过古人不理解这种方式,认为火葬才是对死者最大的侮辱,而火葬在我们今天倒成为一种文明的处理尸体的方式了,可见古人和今人的思想也是有差异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