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汶川地震,专家学者从伤痛中寻找经验
小编嘚啵嘚:《纪念汶川地震,专家学者从伤痛中寻找经验》是傻大方资讯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儿响叮当之势为你带来的,你是继续往下看呢?还是继续往下看呢?
正文开始:
央广网贵阳5月8日消息(记者王珩 贵州台胡涛)5月7日,贵州省纪念汶川大地震十周年研讨会在贵阳举行。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地震局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就如何吸取国内外地震灾害经验教训,提升全社会防震减灾意识等话题进行了研讨。
“地球上会发生地震,跟地球上会发生滑坡、泥石流、刮风、下雨等等一样,都是发生在地球的自然现象,是表示我们生活的地球是一颗生气勃勃的行星的表现。”研讨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地球物理学家陈运泰作了《地震震源动态破裂过程反演与应用研究进展》的学术报告。陈运泰院士认为,大地震的发生远比人类认知的要复杂,需要大力加强对地震发生规律及其致灾机理的理论与应用研究。“地震的发生它是不可避免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是作为一种自然灾害,那是因为我们应对不力、认识不够引起的,地震灾害可以通过各种努力给予避免和减轻的。”
来自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的研究员高孟潭,在汶川地震发生后曾多次进入灾区调研考察,尤其对在汶川地震中受灾较为严重的北川作了深入的研究,并对城市建设避让地震断层、地震时震情灾情获取和抗震救灾决策、地震应急指挥系统建设等问题进行了思考。高孟潭以北川县城的交通为例,提出城市规划建设中必须周全考虑交通因素。“北川的交通非常有意思,两面是高山中间就只有那一条路通下来,而恰恰是任家坪那个山口地震的一瞬间就被滑坡彻底堵塞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外边的人知道北川已经被毁但是没法进去,特别是大型的器械很难开进北川。”
贵州省地震局局长王尚彦在发言中指出,在目前全世界范围内都无法准确预测地震发生的前提下,防御地震的关键就是建筑物的抗震设防。“建筑达到抗震设防要求是防御地震灾害最有效的措施,通过对历次地震的分析数据显示,在地震人员伤亡中95﹪以上是由房屋倒塌造成的。”
王尚彦说,近年来一些新的建筑材料和新技术也为建筑物的抗震提供了新的途径。“抗震除了把房子建结实还要运用新技术,其中常用的就是减隔震技术,相当于一个弹簧,就是很多弹簧把建筑建在这个上面,桥梁、房子建在上面,如果地震来了两个波,一个上下抖动一个是左右晃动,如果整个建筑跟着一起晃动它的抗震性能就比较强,没有减隔震地震来了以后上下抖动不一样扯起来就被扯垮了。”
- 我国将启动特大桥梁工程,跨越581米地震带,总投资高达30.1亿
- 高考,不说再见,永远怀念!请收下这份纪念版的礼物!
- NASA发射SEIS地震仪到火星,用来研究火星地震波
- 法国纪念诺曼底登陆74周年 多位近百岁老兵海边追忆峥嵘岁月
- 江苏盐城今晨发生3.0级地震 震源深度17千米
- 家驹,我们永远与你在一起
- 南海海沟地震或让日本成最穷国家,网友支招:可以找澳大利亚
- 世界杯藏品冰火两重天:纪念币遭抢购 邮票升值难
- 还记得08年汶川地震感人事迹?致敬-我们伟大祖国
- 凯特王妃以这4种方式,纪念着婆婆戴安娜王妃,威廉很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