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景点为何频频“见光死”
欢迎您来到傻大方资讯,本页内容是《“网红”景点为何频频“见光死”》,既然来了就转发一个再走呗。
正文开始:
坐“开往春天的列车”穿行漫山花海、去洪崖洞体验现实版《千与千寻》、到“爱情隧道”秀把恩爱……这个“五一”假期,去网红景点“打卡”成了热门之选。可是,不少人乘兴而去,却败兴而归,最后大呼“被骗”。因为,众景点不仅人满为患,且许多地方的景致与网传照片相去甚远。
不知从何时起,网红风刮到了旅游圈。这些“网红”景点,一开始籍籍无名,但贴上花样标签后,似乎便有了“养在深闺人未识”的气质。不排除其中有些景点确实别有韵味,但更多的爆款景点则纯属滤镜下的“看上去很美”。它们之中,有的徒有噱头,热衷于炒作“最小山峰”“最美小镇”“最美栈道”,结果费劲寻觅过去一看,不过平平无奇;有的专注蹭热点,小“西藏”、北“婺源”、东“青海湖”等屡屡曝出,但现实差距却远远不止“买家秀”和“卖家秀”的对比;还有的独辟蹊径,以“不得不去的冷门美景”等激起大众探寻“新大陆”的冲动,但事实是那儿真的“很荒”,基础设施一应俱无……风起潮来,网红景点大有挤爆、炒糊的节奏。
“网红”套路深,莫要太当真。看看那些爆红又爆冷的景点,大部分运行逻辑与其他领域的“网红”别无二致:他们似乎认为,只要会P图、肯吆喝,一棵歪脖树也都包装出“枯藤老树”的诗意。“照骗”之下,真实的服务管理远远不如P图修片认真,招待热情远远不如给网友“种草”积极。诚然,挖掘身边美景并予以适当的推广,无可厚非,但心思全用在推广上,那就是舍本逐末,最终也必如众多网红一样,难逃“见光死”的命运。即便个别景点成为“网红”纯属网友的“无心插柳”,但面对突然蜂拥而至的游客,他们也是一脸懵。没有相应设施,不具备接待能力,连维护秩序的成本都捉襟见肘,自然而然很快也“失宠”了。
“本想玩一把小众,却不小心又从了众”——追捧“网红”景点的尴尬,折射出旅游市场之虚。它用一种直白的方式,让我们看到一个景点发展成熟,决不能仅仅依靠营销和宣传,而必须让后续服务和管理都跟上。更重要的是,它再次提醒了当下的旅游市场供需匹配问题。这些年,中国旅游需求呈现井喷,但反观旅游市场,一是盛景虽有,但游览模式几乎是“人从众”,处处摩肩接踵;二是游客需求已经多样化,有人好古、有人求静、有人喜雅,但大部分景区服务还在套同一个“模板”。正因此,跳出“网红”景点的坑,需要游客擦亮双眼,但解决的根本之策还在于相关部门和经营主体加强管理、改善服务,不断拓展旅游市场挖掘出更大潜力。
循美而去探寻芳踪,乃天性使然。看透网红景点的“假”与“真”,重视激增的旅游诉求,这是网红景点给我们留下的启示。
- 既崔永元之后,华谊兄弟16天蒸发47亿,股东为何“清仓”式质押?
- 为何双打高手接发喜欢推中路?业余选手却喜欢推两边?
- 为何连续三年FMVP的奖杯都没经拉塞尔的手?球迷调侃:这是肖华杯
- 周总理的这张照片, 为何能令无数国人为之落泪
- 新加坡投入约9500万元人民币 特金会为何选在新加坡?
- 刘基生病,朱元璋让胡惟庸派御医诊治,为何治后反而迅速去世
- 莆田这个三四线城市的房价为何破万暴涨!这疯狂将持续多久?
- 荷兰王后的妹妹:研究自杀的心理学家为何用自杀结束自己的生命?
- 61岁保安成签约网红 一个多月收获4.5万粉丝
- 公孙胜为何在宋江上山后执意离开?只因宋江请来了“九天玄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