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学成归来 攻坚老年痴呆

小编来了!今天看到一篇文章说的是‘澳洲学成归来 攻坚老年痴呆’,特意拿来分享给各位看官,如果你也觉得这篇文章不错,记得分享哦!


正文开始:





/人物一/





国家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





雷鹏





武侯区磨子桥林荫街,这条长约一公里的老街和雷鹏之间好像有磁力——十几岁时,他穿着校服进出七中校门,十多年后的今天,他回到这条街上,穿着白大褂在中学隔壁的四川大学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里,带队攻克最前沿的生物医学难题——阿尔兹海默病(老年痴呆症)。





三年前毅然回蓉





“政策好氛围好能做事”





雷鹏1984年生在四川,在墨尔本大学攻读完博士学位后,又在博士后阶段取得了一些不错的研究成果,但最终他却没有选择留在亚拉河谷畔。“我的主要研究方向是神经系统疾病的分子机制及治疗策略,阿尔兹海默病、帕金森症等认知功能障碍疾病都在范畴内。而这些让病人和病人亲属感到痛苦的疾病,国内的患者更多。”受“青年千人计划”感召,雷鹏回到了祖国,回到了林荫街。





离开成都十余年,为什么会选择回到故土?仅仅因为是故土么?雷鹏摇摇头,他坐在实验室的办公室,指着外面繁忙的研究员、学生和一排排仪器说:“川大的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全国顶尖。”





“这里能做事。”雷鹏表示,有华西医学的基底和政府政策给实验室做支撑,上百个优秀的研究人员汇集在这里、为了“研发新药”这个共同的目标努力。而各类学科的交叉使之成为了可能,而这种学术氛围,国外的实验室比不上。他回忆,就算在大年三十的晚上,也会有研究人员睡在实验室里,平日里早上8点多来就已经是一派繁忙的景象。“所有人都希望通过努力,速度能更快一点,缩短和国外实力上的差距。”





回国三年,雷鹏已成功竞聘四川大学基础医学与法学院副院长,并带领团队在世界权威学术杂志《分子精神病学》先后发表了两篇颇有影响力的学术论文。“这种学界认同感,让我真正意识到,回到这里,我们也可以和世界对话,我们的科研也可以在世界最前沿竞争。”





促进产学研一体





转化收入累计几十个亿





虽然对于庞大的认知功能障碍课题而言,雷鹏的科研项目还处在前端阶段。但同一个实验室里的同事,已经握着相对成熟的科研成果和企业洽谈融资事宜。“我们的实验室每年都有科研成果转化,转化收入累计有几十个亿。”在成都大力发展生物医学产业的东风下,雷鹏很看好成都生物医学的未来。





雷鹏带着记者走出了实验室,上到二层,可以眺望到两侧正在打围施工的工地。“这里要修一个医学转化大设施,那边要修一个电镜平台中心,里面会有很精密的冷冻电子显微镜,可以观察精细蛋白质结构。”





除了科研人员,雷鹏还有一个身份——市政协委员。今年成都市“两会”上,雷鹏提交的提案都和成都生物医学紧密相关。“一些关于搭建产学研链的建议。”提交提案没有多久,前段时间,成都“脑科学”的产学研相关工作就取得了很大进展——电子科大和加拿大、古巴的高校合作,在天府新区启动了“3C脑计划”产学研研究院,以推进相关科研成果实现转化。“我们也参与到了其中。脑科学在医学和AI两个领域实现产业化是比较容易的,我们非常看好。”





成都商报记者尹沁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