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项中国学生极为缺乏的思维能力,如何在小语教学中应用?
看点
与发达国家相比,今日中国教育中最缺乏的就是审辩式思维的培养。审辨性思维不能仅仅止步于教人以知识的层面,更重要的是在学生心中埋下“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火种,培养具有核心素养的人才。那么,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我们应该如何贯彻审辩式思维的培养呢?下文作者用具体课堂实例,从三个角度带我们了解审辨性思维的学习。
注:本文转载自《教育界》杂志社网站。
文丨
马季梅
编辑丨李臻
与发达国家相比,今日中国教育中最缺乏的就是审辩式思维的培养。“孩子掌握再多的知识,也赶不上一部互联网智能手机的万分之一。”教师的主要责任不是向学生灌输知识,而是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课堂的主要目标不应该是覆盖教学内容,而应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试错机会。
教育最重要的任务之一是发展学习者的审辨式思维能力。审视当下的课堂,大多数教师依然津津乐道于让学生寻找万能的标准答案,殊不知这种生硬的灌输把学生变成了知识的容器和奴隶。
这种短视的行为把学生的怀疑精神和创新精神扼杀在了萌芽状态,更窒息了教育的活力。教育的使命,不能仅仅止步于教人以知识的层面,更重要的是在学生心中埋下“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火种,是培养具有核心素养的人才。
那么,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我们应该如何贯彻审辩式思维的培养呢?
1
疑是学之始
鲁迅先生说过:“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最基础的学习动力的源泉。
因此在英语教学中,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问新颖有趣味,这是诱发学生学习机制最有效的方法之一。问题有新鲜感,学生才会投入其中,积极思维。
以前教学中教师的“填鸭式”,慢慢地被“发问式”所取代。课堂上教师一连串的“问”,都是教师备课时设计出来的一系列的问题,有的是根據本课知识的难点或重点,有的是学生不易掌握的知识点,根据这些综合设计出来的问题。
课堂上教师根据教学流程,提出预设的问题,学生只是被动地思考和回答问题,一节课都是被老师“牵着鼻子走”,有时课堂提问目的不明确,随心所欲,打乒乓球似的一问一答,表面看似很热闹,实际上学生真正掌握了多少,学到了多少呢?
老师的问题问完了,学生学完了,教学也就结束了。
这种教学方式,老师仍然是课堂的主宰,学生只是从“知识的收容器”变成“问题的收容器”。这样的“问”不是我们本文所研究的“审辩式思维”。
在教学中,要加强学法指导,使后进生逐步知道提问的方法,主要有:
(
1) 寻找法——教会学生认识知识的来龙去脉、“怎么样”“为什么”等;
(2) 引导法——引导学生从新知入手,联想到自己认为值得质疑的问题;
(3) 留有余地法——教师要巧妙地把自己的教学过程设计成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课堂上,让后进生自学、讨论、小组交流等,然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亚里士多德说:“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常有疑点,常有问题,才能常有思考,常有创新。”教师的质疑、学生的质疑,是培养审辨式思维的起点。当你在课堂上听到了这些真实的、稚嫩的,也有可能是荒唐可笑的声音时,就请你像呵护花瓣上颤动欲坠的露珠一样呵护它,因为它蕴藏着、萌动着可贵的质疑精神。
2
辩是思之端
“辨析、辨误”是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思维水平和思维品质的有效方法,也使学生的思维更具批判性。
教师针对文中的知识点,巧设障碍,学生的思维模式不再是一味地依赖教师的提示、引导和传授,而是要在自觉与不自觉的比较、鉴定、判断中,经过多次的阅读和思辨主动完成知识的建构和运用。
一位老师在执教古诗《江雪》时,运用了“一波三叹”的质疑教学法,层层递进,助推学生的审辩式思维步步提升:
师:同学们,千山万径,一片雪白;飞鸟绝迹,不见人踪。在这样的凄凉中,却有一位渔翁,独自一人,默默在垂钓。那渔翁的心情到底有多孤独寂寞呢?
生:“孤”,只有一条小船在江面上。“独”,他一个人钓鱼。
生:雪下得越大,环境越是凄凉寒冷,就越可以看出他的孤独。
生:把四句诗当中的第一个字连起来读,就是——千万孤独。
师:渔翁可不是一般的孤独,是“千万孤独”啊!谁能把雪景的凄凉寒冷、渔翁的孤独寂寞读出来?(生读)
师:同学们,古诗往往都有这么一个特点,那就是“借景抒情”。这首诗中,渔翁正是诗人柳宗元自己的精神写照,此刻的柳宗元很孤独。你孤独过吗?请你说说自己孤独时的情景,说清楚自己为什么感到孤独,孤独时的心情怎么样?
……
师:下面就让我们倾听你的孤独。
生:在夜深人静的时候,邻居家已经睡了。爸妈出差了,外面还下着倾盆大雨,我一个人孤寂地躺在床上,害怕极了。
生:期末考试那天,我和我的好朋友吵了一架,虽然过了一会儿我们又和好了,但是吵完架那会儿,我感到很孤独。
师:同学们有的因失去朋友而孤独,有的因父母不在家而感到孤独。那么,柳宗元为什么会感到“千万孤独”呢?我们来看看他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江雪》。
(写作背景:柳宗元21岁中进士,当时国家政治腐败黑暗,他和几个血气方刚的年轻人,立志改革,救国救民,却遭到迫害,被贬到永州,当时的永州非常偏远,极度贫穷,他无职无权,无能为力。这首诗就是来到永州之后写的。到了永州之后,曾经和柳宗元一起改良社会的首领王叔文已被处死,他的战友凌准因为忧愤而去世,他的母亲来到永州不到半年就去世,由于顽固派的猖狂攻击,连他的亲属都不敢接近他…… )
师:现在,请你说说他为什么这样孤独?
生:没有人理睬他,他感到孤独。
生:自己的战友死了,他感到孤独。
师:是的,最亲密的战友去世了,他们又少了一分力量,少了一份希望。
生:整个世界都不理睬他了,自己的亲人永远地离开了他。
生:皇帝不相信他,他感到孤独。
由此可见,在阅读教学中,老师针对学生易出错的逻辑矛盾和充满悖论性的问题进行精心设计,然后引导学生识别真伪,说出正确的根据和错误的原因,就可有效地培养学生客观评价事物的批判精神。
3
思是探之程
教师有时适当的“放手”,让学生们自己讨论,去发现一些知识,比教师苦口婆心的讲解,也许有用多了。
再者,提问不仅要注意问题难易适中、数量适中,更要面向全体学生,因人发问,防止“对答如流”的表面热闹或“金口难开”的尴尬局面。总之,要问在当问之时、当问之处与当问之人。让质疑成为探究能力之先行。
师:多么传神的一段对话呀,人们听了这段简短有力的对话之后,他们是怎么做的?又是怎么想的呢?现在谁能把这段话读好?
(出示:大家沉默了,没有一个人违抗他的意志,人们感到有个伟大的灵魂出现在他们的上空。)
(学生读,略。)
师:这伟大的灵魂指的是什么?
生:我认为这伟大的灵魂指的是船长。
生:我觉得指的是船长的那种高尚的精神和品格。
师:这是船长的精神与品格,你的表达更准确。让我们回过头来看一看,船长的伟大都体现在哪儿呢?
生:之所以说哈尔威伟大,是因为在生与死的考验面前他是那样沉着镇定,威严果敢。
生:在整个救援工作中,他始终把救援婦女和儿童放在首位。
生:他的伟大还体现在:当人群混乱的时候,他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是一名船长。
生:我从第三自然段中“必须把60人全都救出去”看出他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别人,把死留给了自己。而面对死亡他是那样坦然,他真伟大!
……
师(映现船长肖像的插图):孩子们,瞧,这就是哈尔威船长。他巍然屹立在他的船长岗位上,在整个救援工作中,他时刻都没有忘记自己是一名——
生(齐):船长。
师:他是在用自己的伟大灵魂拯救着这场灾难。因此,谈起他的指挥,作者雨果很自然地就写下了这样一段话——
(再次出示:哈尔威巍然屹立在他的船长岗位上……一切似乎都在听从他的调遣。引生齐读。)
传统的阅读教学重视对字词句篇的知识教授和语言的表达技巧,但有时会忽略学生对文本内容吸收继承的批判性,而这种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就是要让学生对教材、对教师等权威话语中所学东西的真实性、精确性和合理性进行审视,即在有效的问题情境中,激发学生的认识冲突,鼓励学生为自己的观点寻找证据,进行逻辑思考,大胆发表意见,展开评论乃至争辩,旨在促成理性和价值的积极建构。
阅读教学从过程的角度考察应该是对话状态。对话绝不是传统的串讲式、串讲串问式或问答式的,应该是在学生自主阅读、感受、体验和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意见的交换、思想的碰撞、合作的探讨乃至心灵的对接,并在这样的过程中实现语文基本功训练、语言的积累、语感的生成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浸染和陶冶,审辩式思维将成为学生探究能力提升的有力阶梯。
?
教育孩子时若能用这种思维方式,走入他们的世界也是事半功倍
?
大数据时代处处是坑,躲过陷阱还需这项思维能力!
?
游戏+观点性写作,美国小学这样培养”批判性思维“
关注外滩教育
阅读
3000+
篇优质文章复旦附中名师独立开发的
面向中学生批判性思维写作课
登录外滩教育
点击下图,立即够买
▼
↓↓↓
点击
阅读原文
,进
外滩教育
微店购买
- 滨州:刷爆朋友圈的八中受伤学生真的需要你的转发助力吗?
- 中国最“悲催”的省会,连续3年落选新一线城市,至今仍无地铁!
- 中国在建的一条城际高铁,两地距离不足100公里,投资335亿元
- 中国股市又出现荒唐行为,历史或将重演,是谁想摧毁中国股市?
- 《中国好声音》制作方IPO前:多机构突击入股,210亿估值撑多久?
- 中国股市最大的谎言,保护中小投资者,散户:倾家荡产!
- 中国又立一功!美朝峰会上的特殊身影,意想不到
- 杂交水稻解决了中国人吃饭问题 杂交小麦现也来了
- 中国最像阿斗的省份,大力扶持多年,经济总量却排在全国倒数第四
- 中国人口最多的10大城市,第一居然不是北上广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