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娃简历”有多奇葩,育儿之路就有多焦虑

“牛娃简历”有多奇葩,育儿之路就有多焦虑

最近,幼升小还未正式开始却已狼烟四起。在此小编推荐一篇时评,希望能给广大家长提个醒,降降温……

“牛娃简历”有多奇葩,育儿之路就有多焦虑

本文首载自《解放日报》

作者:谢飞君

三个半月能开口说话、一岁能和美国游客用英语聊美杜莎和居里、还有五岁已经能够看一点微积分……这些被戏谑“超过爱因斯坦”的神童,这两天正在朋友圈刷屏。

“牛娃简历”有多奇葩,育儿之路就有多焦虑
“牛娃简历”有多奇葩,育儿之路就有多焦虑

这还不是一个人——网传沪上某“牛校”正在进行的招生网筛里,大量家长为自己的孩子精心编写并提交了这样的简历。其真实性虽仍待考,但从社交媒体、家长圈内激起的热烈反响来看,这样“敢写敢吹”的家长,非但不在少数,甚至在引领潮流。

作为一枚也在“幼升小”阶段的家长,看到这些牛气冲天的网筛简历,首先是自惭形秽。老实说,能这么吹牛的家长,平日在孩子身上多半是付出了巨大努力的,妥妥的“普娃”家长还真不敢去吹那个牛。但过了网筛就陷入狂欢心态的家长,确实耐人寻味。

“牛娃简历”有多奇葩,育儿之路就有多焦虑

按理说,网筛相对于入校只是微小的第一步——从8000多个孩子中选出来的1500人,下一轮机考后只能留下120人入围,再一轮面试后只有60人能被选上。从1500人到60人,绝大部分的孩子只是陪考队员,一些家长何至于如此兴奋,做出“在朋友圈里晒、逢人就说”的举动?

“晒牛娃”倒不是一个新现象。百度输入关键词“幼升小+网筛”,围绕某校500字的自我介绍和200字的特长描述,有看不完的撰写技巧和案例呈现——显然,市场需求很大。

从过来人的经验也可知,在不少地方,网筛与其说是看孩子的自身能力,不如说是看家长的包装能力。

也正因此,那些以孩子口吻写出的自我介绍,都是父母费尽心思塞入了大量信息的写作比拼。“要不露声色地夸孩子,突出孩子的自学能力比突出现有能力更重要,突出家长对孩子学习的重视度与配合度……”这类谆谆教诲,想来出自一位出色的“简历启蒙老师”。所不同的是家长的领悟能力和写作水平,使得“自夸”也显出了“含蓄”和“赤裸”的差异。

据传该“牛校”的网报要求

填各种信息,包括父母工作+学历——硬指标,看你家庭出身到底好不好,估计写个双亲在家待业,还不如不填了;但父亲高管,母亲待业(or反过来),自另当别论。

然后是最关键的自我评价部分(限500字)和特长描述部分(限200字)。其中特长描述部分给出了明确要求:

要结合自身特点,从语文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音乐智能、肢体动觉智能、人际智能、内省智能

(这是什么?)

等方面进行描述,挑一两个详细说明——注意,发挥爹妈作文水平

(吹牛技能)

的时间到了!

当然,“牛简历”里呈现的多是“牛娃”。有一份简历写道,孩子的识字量已经到达2000多,数学已经掌握复杂的四则运算,到达小数、分数、幂的计算,此外,在父亲的引导下,孩子已经有了很强的编程力量,不仅会玩编程游戏,还已经会编写代码,接触了函数、类、对象等高级概念,以及递归、数组等基本的算法和数据结构知识……试问,假如这是真的,这样的一个孩子,进入小学后还学什么?

以往也曾耳闻,现在很多幼儿园家长都将超前教育贯彻落实得很彻底,以至于优秀的孩子到一年级几无可学,课堂都是“炒冷饭”,课后则由家长继续送到各种培训机构超前学。

课堂本该是孩子学习的主阵地,超前学所带来的“课堂不学课外补”,可谓本末倒置,让孩子的课堂学习变得低效浪费。

但人们免不了担忧,如此“抢跑”式比拼大肆上演,未来的基础教育,还有“公平”可言么?

当然,依照常识,真正“卓尔不凡”的“牛娃”毕竟不在多数,“比肩爱因斯坦”的怕是比凤毛麟角还要少。大多数华丽的简历,其实都带有某种“夸大宣传”乃至“溢价”的成分。所以也有网友说,

掺了假的“优秀”学生,早晚会被打回原形的。

但如果教育机构任由“斗秀场”的那一套成为“敲门砖”,老实人在一开始就吃了亏,显然离公平更远;而如若家长的欺骗,是对某些地方“网筛”规律的总结、概括和参透,那么教育机构恐怕更应反思。

“牛娃简历”有多奇葩,育儿之路就有多焦虑

教育是社会的缩影。无论是简历吹牛,还是朋友圈炫耀,都是社会风气的惯性使然。教育界长期流传着“家长鄙视链”,与之相似,

高调晒简历的本质还是展现优越,贩卖焦虑。

一方面,在这个崇尚“赢在起跑线上”的时代,大量投入的家长亟需机会证明

自己孩子的优秀,海选入围也算是孩子能力的一个证明,“进入前20%”至少表明幼儿园阶段的校外机构没白上;

另一方面,散落在一份份个人简历中的国外旅行、钢琴私教、潜水爱好,表面上写的是孩子的能力、兴趣、经历,实际上就是一场家庭实力的大比拼,不放到朋友圈做阅读理解,实在可惜——难道这是我们想要的那个社会吗?

但就在笔者写此文时,听说一份如实撰写“识字不多,坚持运动”的“普娃”简历也通过了网筛。这很让人高兴,

毕竟在看上去的全民疯狂中,仍有“坚定的清醒者”——无论是学校,还是家长,他们提供了一种希望。

不过,这样的家长应该不会乐于“自曝”简历,即便“自曝”,恐怕也不容易在社交媒体上“病毒式传播”。那么明年此时,是不是大多数人依然会朝着霸气简历的路数走,大多数家长也将继续在“别人家的牛娃”的光环下,焦虑地育儿?

推荐阅读:

"我不笨,只是学得慢”,听台大讲授讲他与“笨”女儿的故事…

好好哭泣:如何解释“死亡”,没有比这更温和、更智慧

端掉一个“黑窝点”:清华龙校覆灭了吗?

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边界在哪里?

孩子,世界那么大,你凭什么去看看?

“牛娃简历”有多奇葩,育儿之路就有多焦虑

教育思想网

21世纪教育研究院旗下自媒体

读者交流QQ群:299487468

投稿及合作QQ:2039836476

“牛娃简历”有多奇葩,育儿之路就有多焦虑

一起分享教育的点滴

长按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