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夜读】一碗汤的乡愁
▲ 点击收听 ▲
感谢食堂恶劣的饭菜。
午饭时分,照例在办公室左近寻食果腹,太平路东口新开的一家皖北土菜,很不起眼的小门脸,让我停下脚步。门口简陋的围挡背后,是一个吊炉烧饼的灶,托盘里油酥烧饼泛着诱人的金黄。
翻开菜谱,地锅鸡、萝卜丝炒粉条、蹄膀茄子一锅端、酱豆子炒鸡蛋、萧县羊肉汤……果然是老家的风味。一碗羊肉汤,四个烧饼,直把自己吃得很撑。
瘫软着用老家话问店员:“有没有SA汤?”得到的回答是:“早点里有。”
早点?早点!多么遥远而陌生的词汇!对于我这种夜猫子来说,早点这种坏习惯已经戒了多年。但第二天早上,因为一碗汤,我冒着睡回笼觉的危险从被窝里钻出来。一出门,瓦,真冷!
最早的喝SA汤经历,可以追溯到我刚上中学的时候,那时的宿县,这个汤被写做“啥汤”。
据说是一位大臣——大臣,一听就是传说——微服私访到了这里,当地以鸡汤招待,地方官吏却不知此汤的名称,大臣问起便支吾道:“那个啥汤。”“啥”字在我老家相当于英语里的the,于是,“啥汤”的名字便传开了。
后来,啥汤的“啥”字,被写成了现在这样SA,电脑字库里找不到,可能是我老家的人民为了体现书画之乡的深厚文化积淀而做的修改。
照例,随汤奉送民间传说一则。说是乾隆下江南——乾隆,嗯,这个更像传说——去了我们那儿,喝了这个汤之后,捋着拉登般的大胡子说:“此汤非一天一月之功也!”当地知县赶紧把“非一天一月”合成了这个SA
字。
这个传说更有待考证,比如,乾隆究竟去没去过我们那里?你们哪位和乾先生比较熟,替我发个短信问问哈。
坐在土菜馆里,窗外的背景是面无表情的上班车流,寒风中,伙计在大碗中磕了一个鸡蛋,长筷子打碎,迅即从锅里舀出一勺滚汤,徐徐倒进碗中,蛋花焰火般散开……
所谓的SA汤实际上是鸡骨架吊出来的,平民食品,小火慢煨,出锅时采用胡椒轰炸,滚烫的一碗下肚,用老家话说,“出一头汗”,这是我们那方人对美食极致的注解,正如此刻的我,酣畅!且童年的味觉记忆在刹那间归来。
长叹一口,恨自己不是文人,无法排遣岀合适的骈四俪六来形容那一刻的美好。但不怕你笑话我丢人,一口热汤进去,余光中《乡愁四韵》中所谓的长江水、海棠红、雪花白、腊梅香……所有的情感外化物,此刻于我,正是面前的这碗清汤。
我甚至突然清晰地想起1977年的那个寒假,大雪纷飞中,姑父带我去街上第一次“克(方言,音kei,意为吃)啥”的情形。那时候,我刚刚下了决心,要好好读书,将来做一个科学家,甚至为此蹲了一班。
但一碗啥汤落肚,顿时让我觉得,其实……当一个宿县人不用做科学家,也怪不错的……娘的,一碗汤让国家少了一个钱学森。
阿城曾写到,“人还未发育成熟的时候,蛋白酶的构成有很多可能性,随着进入小肠的食物的种类,蛋白酶的种类和结构开始形成以至固定。这也是例如小时候没有喝过牛奶,大了以后凡喝牛奶就拉稀泻肚的原因。”
他认为:“所谓思乡,我观察了,基本是由于吃了异乡食物,不好消化,于是开始闹情绪。”乡愁,竟是这般简单。
与此相比,我更愿意相信,每个人的肠胃实际上都有一扇门,而钥匙正是童年时期父母长辈给你的食物编码。无论你漂泊到哪里,或许那扇门早已残破不堪,但门上的密码锁仍然紧闭着,等待你童年味觉想象的唤醒。
这是极端个人化的体验,就像我,一碗汤,吱吱呀呀地开启了我对食物旳初始味蕾记忆,那一刻,食欲的大门轰然洞开。
心满意足地回到办公室,迅速把MSN签名改成:忆往昔,鸡蛋SA汤稠……嗯,现在是回笼觉时间了。
原题《 一碗汤的乡愁 》,摘自《至味在人间》
陈晓卿,中国导演、制作人。1965年11月生于安徽灵璧,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电视系摄影专业,硕士学位,1989年进入中央电视台,1991年开始拍摄纪录片。曾任中央电视台高级编辑,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纪录片项目部主任,2017年10月从央视离职。代表作品有《舌尖上的中国》、《舌尖上的中国2》、《舌尖上的中国3》等。
- 杂交水稻解决了中国人吃饭问题 杂交小麦现也来了
- 结婚当天,农村哑巴婆婆端给我一碗饺子,吃完我立马取消婚礼
- 农村小麦减产粮价大涨,有钱不买楼,沒钱別卖粮,说到了农民心上
- 小麦丰收季,却被这个抢了风头
- 每斤1.2元,小麦收购价快速上涨!近期还要涨、涨、涨!
- 今年小麦有望涨到1.3元一斤,农民的生活会有改变吗?
- 中国二系杂交小麦大规模推广应用 可增产20%以上
- 各省在6月陆续实施小麦最低收购价预案,今年小麦市场有别往年!
- 结婚半年,每到吃饭我都准备一碗开水,婆婆说了句,我含泪提离婚
- 小麦都机收了,还要不要回老家收麦?在外打工的他们这么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