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台河集中优势打造短道速滑

七台河集中优势打造短道速滑

七台河集中优势打造短道速滑

七台河市位于黑龙江省东部,人口不足百万。40多年来,该市在短道速滑项目上取得了优异成绩,先后培养和输送了杨扬、王濛、范可新等10位冬奥和世界冠军,获得世界级金牌168枚,其中冬奥金牌6枚,15次打破世界纪录,获得国家级金牌425枚。2014年被黑龙江省体育局命名为“黑龙江省短道速滑训练基地”,自2005年起连续三轮被国家体育总局命名为“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2017年还被国家体育总局命名为“国家短道速滑七台河体育训练基地”。

    

为打造具有竞争力的短道速滑项目,七台河举全市之力,创造条件保障人才培训。2009年,投入近2亿元建设七台河体育中心,之后又相继投入资金1200万元用于体育中心综合体育馆的设施和设备建设,使体育中心具备了承接短道速滑等大型体育赛事的能力,具备了冰上训练、陆地训练和体能训练一体化的条件。2017年又投入40多万元对驻哈训练基地进行全面装修改造,这些硬件设施的建设,有效保障了后备人才的训练。

    

有效规范的管理制度可以推动后备人才培养,七台河市体育局制定完善了《七台河市体育局教练员管理制度》和《七台河市少儿短道速滑业余体校哈尔滨重点班经费管理暂行办法》。要求教练员坚持选材标准,确保选材质量和数量,形成年龄梯次结构。教练员要用足用满训练时间,充分利用好寒暑假和节假日等重要时间节点,抓紧抓实训练工作。每周训练不得少于6天,每节训练课不得少于2小时。与教练员签订输送目标责任状,按时完成输送目标,并确保输送的成功率。通过这些要求,规范了教练员教学秩序,强化了教练员的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

注册管理上把运动员注册作为学籍管理,实施运动员注册否决制,不注册不能参赛,不能入队训练不拨伙食费,实现了驻哈重点班全部注册,业余训练班和特色校基本注册的目标,杜绝了运动员流失的问题。2016—2017总局冬运中心公布的全国短道速滑项目注册运动员1257人,七台河市注册257人,占全国注册总数的20.4%,占黑龙江省注册总数的41.1%,占省队和省体校注册总数的31.1%,是全国、黑龙江省短道速滑后备人才储备最多、最充裕的城市。

    

为解决后备人才储备问题,七台河实行体教结合,牢牢把后备人才培养的根扎在校园,坚持抓训练与抓学习、抓品德并重,培养优秀体育后备人才与培养社会有用人才并重的原则,把运动员的自然淘汰放到学校,避免文化课缺失,促进了运动员的全面发展,体育后备人才也得到健康、可持续发展。

    

2014年,该市创建7所短道速滑特色校,将短道速滑基础人才的培养放在小学,体教分家变体教结合,实行“五统一”,即统一训练计划、统一训练内容、统一免费上冰、统一发放训练装备和补贴、统一免费接送,形成“特色校、业余训练班-重点班-省冰雪分校、省体队-国家队”的“金字塔”选材输送模式。通过这一举措,极大调动了学校抓短道和体育老师培训短道的两个积极性,短道速滑后备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大幅提升,夯实了短道速滑后备人才培养基础。

    

在特色校创建上,采取“三集中”和走训方式。在七台河市第十五小学特色校实行在学校中的“小体校”模式,采取“三集中”管理,即集中学习、集中训练、集中生活,建设了运动员陆地训练室、学习室、宿舍、食堂、淋浴室等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的特色校基地。其他学校根据校情采取走训的模式,以业余训练为主,这样发挥了特色校自身优势,取得了实实在在效果。目前,七台河市第十五小学现有在训队员45人,向业余训练班和重点班输送以及对外交流运动员16名。

    

通过三年多的创建工作,七台河特色校共有在训队员300多人,向黑龙江省花样队、列滑队和哈尔滨重点班输送运动员62名,其中向省花样队、列滑队一次输送队员25名。同时,围绕“百万青少年上冰雪”活动,组织了10万余人次的中小学生参加上冰雪活动,七台河市政府累计下拨财政资金700余万元用于资助市区中小学校浇筑室外冰场,共浇冰场300余块。2014年市政府又将速滑项目纳入中考,全市已有1.2万余名考生参加了速滑项目的体育考试,在中小学校形成了学短道,家长支持练短道的浓厚氛围。

七台河集中优势打造短道速滑

七台河集中优势打造短道速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