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大学生性别比例出炉,大学变得“阴盛阳衰”!
近年来女生在大学生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有些高校女生人数一路攀升,甚至占据了大半江山,“女主席”“女学霸”越来越多,高校“阴盛阳衰”现象已渐趋普遍。究竟2018届毕业生男女比例如何?“阴盛阳衰”情况是否依旧存在?
国内专业的校招平台梧桐果最新出版的《中国校园招聘蓝皮书(2018秋招)》, 从
毕业生性别样本、学历层次毕业生性别比例、学科门类毕业生性别比例三方面进行分析
,用数据来为你解析。
女生比男生高四个百分点,
“阴盛阳衰”现象依旧存在!
从毕业生年龄分布来看,
2018 届毕业生年龄分布在 22 岁至 27 岁之间
,而
且明显分为两个台阶。22 岁、23 岁是本科生为主,24 岁至 27 岁是硕士研究
生、博士研究生为主。
学历层次毕业生性别比例,
经济、教育学女生占比最多
“工科男”、 “文学女”一直是校园流行词汇,间接表明校园男女专业分布,
工学、军事学、哲学、农学是典型“男多女少”的学科门类,其中工科类求职者性别比例最大,高达 2.30。教育学、经济学、艺术学、文学、历史学是典型“女多男少”的学科门类,性别比例均小于 1,其中教育学求职者性别比例最小,仅为 0.61。
高中时期,学校实行男女分科,由于理工科专业性比较明显,女生分析实验能力呈现弱势,多选择文科,导致后期报考大学专业时男女差异较大。其次,
各学科门类对口的工作类型、性质不同,也会影响性别比例。比如工科类需要动手能力,男生比较具备优势,所以男性选择工科类的比重较大。
学历层次毕业生性别比例,
本科、硕士女生占比最大!
从2018届各学历层次毕业生性别比例可看出,本科学历求职者性别比例最小,为0.93,硕士学历求职者性别比例其次,为0.97,男生比例比本科生略高;作为高学历的博士学历层次求职者则男多女少,性别比例为1.80;大专学历性别比例为1.33,同样呈现男多女少现象。
越来越多拥有高学历和更多知识储备的女生占据高校学历市场。“阴盛阳衰”已逐渐成为常态,女生愈来愈多。
来源:梧桐果
延展
阅读
离自主招生报名还有2个月,这些细节你注意了吗?
2018年自主招生考生最常见的问题,务必收藏
低分高就的关键:六类院校、两北一南、理工院校
生涯规划丨第一批本科志愿填报法
揭秘! 自主招生能降多少分, 绝大多数人不知道的3大细节!
- 重庆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举行 大学生求职看重“懂我”
- 广外女大学生晚上校内锻炼被割喉 凶手一审被判死刑
- "95后"大学生患上"开学恐惧症" 专家:直面问题是关键
- “95后”大学生患上“开学恐惧症” 专家:直面问题是关键
- 大一军训,半小时晕倒4个 一天30人病假 千禧大学生怎么了?
- 开学了,大学生的社交焦虑来袭
- 为求复合,失恋女大学生花重金找“大师”给前男友“下蛊”
- 大学生报到家长大包小包肩上扛
- 网贷、透支、分期付款 大学生为何要“超前消费”?
- 太傻了!杭州多名女大学生为求男友不要分手,都信了这个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