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容长眠地 松柏郁苍苍(为了民族复兴·英雄烈士谱)

《邹容长眠地 松柏郁苍苍(为了民族复兴·英雄烈士谱)》,对,你要找的就是这篇文章啦,傻大方资讯小编为了帮你找到这篇文章已经用了洪荒之力啦!

正文开始:





上海华泾公园内的邹容墓地,松柏郁郁,石板路上,青草掩缝。墓前几束雏菊,洁白、明黄。墓后一排高高的香樟树,划出一道深深浅浅的绿色弧线。





年轻的邹容,生命在此定格。“邹容家乡在重庆。留学日本后回到上海。1905年4月3日,因苏报案死于上海狱中。”上海市徐汇区文化局文物管理办公室主任冯志浩感慨,“百余年过去,这座城市一刻都没有忘记过他。”





百余年前,英烈们正奋身在黑暗中寻求光明。家境殷实的邹容,17岁赴日本留学,开始参加革命运动。这个年轻而热血的灵魂,与同学张继、陈独秀等人一同剪去清政府留学生监督姚文甫的辫子,至上海后,与革命志士章太炎、章士钊等人结为挚友,最终用生命实践“仁义所在,虽粉身碎骨不计”。





邹容墓不远处,便是刘三的藏书楼“黄叶楼”。2007年,邹容纪念馆在此开馆。





刘季平,自署“江南刘三”,上海人。在共同的革命志向和爱国活动中,同是留日学生的刘三与邹容相识。邹容狱中去世后,刘三不畏株连,将其遗骸安葬于华泾镇刘宅旁高地,史称“义葬华泾”。“将邹容纪念馆设在‘黄叶楼’,也是考虑到其中的纪念价值。”冯志浩介绍。





两年前,邹容纪念馆闭馆重修。2018年4月,在邹容去世113年后,邹容纪念馆重新布展开放。“邹容史料特别少。”冯志浩回忆,为纪念馆的重修,他牵头各方,花费两年多时间,各地搜寻珍贵史料,“包括邹容的家乡重庆、提篮桥监狱等地,最终得以呈现。”





走进纪念馆,邹容现存仅有的两张肖像照、提篮桥监狱旧影、章太炎手书《邹容传》、公共租界工部局讨论苏报案的会议记录、《字林西报》有关苏报案的庭审记录、祭扫邹容墓的史料照片……在历史的沉淀中,邹容的一生,有着耀眼的光芒。





纪念馆里,陈列着邹容所著的各个版本的《革命军》。薄薄一本小册子,虽只有两万多字,却是第一部系统阐述革命理论的著作,被誉为中国近代的《人权宣言》。“中华共和国为自由独立之国”“凡为国人,男女一律平等,无上下贵贱之分”……字里行间,依稀能看到当年那名奋勇青年的身影。





“风雨巴山遗恨远,至今人念大将军”。百余年来,人们从未忘记过邹容。“鲁迅也很推崇《革命军》,很多学者认为,鲁迅弃医从文,与之有一定关联。”冯志浩介绍。





1924年,章太炎、蔡元培、章士钊、于右任、张继等20余人专程前往华泾公祭,修墓立碑。1980年,为纪念辛亥革命70周年,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重修邹容墓。1981年,上海市人民政府立牌邹容墓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时光流淌,邹容墓庄严肃穆,连结着历史深处的那份热血。这里,是徐汇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一年四季,春花冬雪,总有人自发前来祭扫邹容墓。





刘三的外孙女周复心老人,带着她的家人,无论酷暑严寒,都坚持打扫墓地。当年,章太炎同蔡元培等人到刘宅邹容墓上祭奠,嘱托刘三女儿、周复心母亲刘缙“一定替我守护好邹容墓”。自此,100多年来,一家五代,谨遵承诺,一直守护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