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16亿元扶贫公路偷工减料”事件:官员屁股上的官僚主义胎记

这是一篇关注度很高的文章,说的是《“甘肃16亿元扶贫公路偷工减料”事件:官员屁股上的官僚主义胎记分外妖娆/温献伟》,该文章已被转发很多次了,你也来转一下吧。


正文开始:

“甘肃16亿元扶贫公路偷工减料”事件:官员屁股上的官僚主义胎记

         

如果不是白纸黑字,还真以为是愚人节的玩笑。

       这两日,“甘肃16亿元扶贫公路偷工减料”事件,惊动了省委书记,看呆了吃瓜群众。

       总结也照例是“教训极其深刻”,“要举一反三”之类的陈词滥调。

       虽然我们根本不知道当地政府怎么举一,如何反三。

       但丝毫不影响这个词成为我们这个国度最著名的事故专用词汇。

       网络上有句流行语: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力。可面对甘肃这条差点成为“豆腐渣”的扶贫公路,是什么限制了我们的想象力?

       荒诞的现实,总是无逻辑可言。

       一条投资近16亿元专门修建的扶贫公路,居然接连发生偷工减料、欺上瞒下的不齿之事。

       这已经不仅仅是项目施工方单方面的胆大妄为,也凸显相关部门在扶贫这项重大民心工程上的严重渎职。

       正是相关部门监管上的严重失范、失职,才导致扶贫公路几乎成为“豆腐渣”工程,成了当地百姓心中的一条“伤心路”。

    

       可还是有点想不明白。

       按理说,作为重大专项基金,扶贫资金的投入使用有着极其严格规范的程序。

       然而,工程设计中“双层钢筋”,施工后变成了“单层钢筋”,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这种严重偷工减料行为,竟然是通过媒体暗访才得以曝光。

       难道资金监管部门都集体失明?

       更讶然是,如此恶劣的偷工减料行为,专项联合调查组也只是要求相关部门对隧道封路进行加固整修。

       好一个“罚酒三杯”。

       几乎为零的违规违法成本,不仅反映出相关部门依法行政的软弱无力,而且一定程度上,也是对黑心工程商继续胡为的一种纵容。

       这不,之后发生的“刷层涂料算整改”的闹剧,就犹如一记响亮的耳光,狠狠地打在相关部门的脸上。

       疼吗?呸。

       “扶贫路上,一个群众也不能掉队”。这话真好,充满温情。

       但是,扶贫路上,工程掉队怎么办?擦擦、洗洗、刷层涂料?万事OK?

       先前有“遮羞墙”,现在有“遮羞涂料”。试图遮住的,都是屁股上的那块分外妖娆的官僚主义胎记。

       思想掉队、作风掉队、官德掉队。

       扶贫工程不掉队,那才是咄咄怪事。

       呶,这才是:举一反三。

    

        杂文不是少数人擂台上的搏杀,杂文应是走进民间的大众操练。

    

    温献伟,河南洛阳人氏。混迹郑州,自媒体作者。有多篇文字入选各种杂文年本或选本、教辅教材、畅销图书。

                        “甘肃16亿元扶贫公路偷工减料”事件:官员屁股上的官僚主义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