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个故事 | 凡心所向,素履以往

120个故事 | 凡心所向,素履以往

编者按

《大学》有云:“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对于一个人的一生来说,“知止”是一种莫大的幸福。

知己之所好,知己之欲止

,并在生活熙熙攘攘的洪流中独得一隅自由,去追求,去追问,去穷尽,去履践,光是听来便觉得十分快意。

北大容得下寂静的角落

,任由你在那里昂首徜徉,负手覃思,求索真理,追寻真意。

北大也容得下众声喧哗

,在这里,你不必担心自己的声音刺耳,它让你把内心听得更清。

北大之大,许你不忘初心,凡心所向,素履以往。

120个故事 | 凡心所向,素履以往

邓 兴 旺

120个故事 | 凡心所向,素履以往

北京大学1978级本科生

原耶鲁大学终身讲席教授

现北京大学现代农学院教授

 

1978年,高考结束填报志愿,老师对我说:“填就填最好的,填北大!反正年纪小,考不上还可以再考。”那个时候的我们考完是不知道自己分数的,都是估分填的志愿,我就这样来到了北大。

我是北大生物学系文革后的第一届学生,后来在8个生物学专业方向中,我被分到了植物生理生化专业,研究植物的生长机理,相继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我此后几十载的研究生涯就从这个偶然开始。植物身上有着很多美好的品德:它飘到哪里,就在那里扎根坚守一辈子,是开疆辟土的先驱者。

120个故事 | 凡心所向,素履以往

1998年,在高考之后的第20年,我又一次回到了北大,与几个志同道合的学者一起组织了北京大学植物分子生物学与发育遗传学暑期免费讲习班,给来自全国高校生物系及各研究院所的学员们讲课。



那时候科研环境没有现在这么好,大家很少有直接的渠道去了解国际最前沿的研究成果,所以我一直希望能够融合北大、耶鲁两校学术资源办一个科研中心,能够让更多的学生接触到前沿信息,于是在2001年,“北大—耶鲁植物分子遗传及农业生物技术联合研究中心”成立了,中心申请了很多国内的科研项目,更重要的是让很多北大学生有机会去耶鲁大学学习深造,利用两所名校联合培养的优势,为国内植物学的基础研究储备一些人才。

现在看来这项工作是成功的,我们的学生毕业后很多回到了北大,也有些去了其他高校,他们都成立了自己的实验室,如今活跃在植物学的各个领域。

120个故事 | 凡心所向,素履以往

2014年7月1日我全职回北大工作

,开始筹建现代农学院。经过三年的筹备,北京大学现代农学院已正式成立了。

目前我国的农业大学都是在上世纪50年代根据当时的农业发展需要设立的方向与专业,很多已经不太适应当前现代农业的发展了,几千年的中国农村生活模式到现在依旧没有改变。农业现代化应当立足科学技术,适当借鉴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策略,调动所有学科和现有大学的力量,让农民生活得更好。

北大办现代农学院,去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肩负着让数亿中国农民的生活现代化的重任,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我始终无法忘记,小时候,家乡父老辛勤耕作的场景,尽管已经付出了百分百的努力,但是由于缺乏必要的技术和支持,往往得不到理想的收获。

我希望未来的北大绝不囿于农学院,而是发动相关领域学科,更好地服务于农业农村农民。

我更希望通过北大现代农学院能够吸引更多优秀青年重视“三农”问题,通过自己所学,为普通农民做点事情,为自己的父老乡亲做点事情,如果说我的前半生是在为科研、为世界的科学界做事,我希望,我的后半生能够为生我养我的故土、为中国的农民做点事情,让他们过上更好的生活。

120个故事 | 凡心所向,素履以往

今年是2018年,距离我1978年入学已经整整40年了,今年同时也是北大建校120周年,

希望未来的北大更加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及品格培养和发展,像母亲一样无条件帮助每一个学生,给他们足够的空间去提出问题、寻找解决方案,培养出学业扎实、人格健全的学生,使同学们走出北大后大有作为,超越老师及前辈,引领属于年轻人的新时代!



120个故事 | 凡心所向,素履以往

穆 良 柱

120个故事 | 凡心所向,素履以往

北京大学物理系1996级本科生

2005年留校任教

2016年被学生评为十佳教师

 

北大是理想主义者的家园!在这里你可以自由的探索、成长,我的亲身经历证实了这一点。于我而言,能学习和工作在北大无疑是非常幸运的。

1996年我考入北大物理系,2000年毕业时,我问自己学了什么,为什么学?不幸的是没有答案,偏执之下,我读完了理论物理博士,从我的头发上,能看到那五年博士生活的惨烈。幸运的是,我明白了什么是物理,为什么学物理。

对物理最简单但不完整的理解是:对一个客观存在的未知研究对象建立起自己的有效认知,这个认知至少要符合可证伪的要求,物理学家追求的是对整个世界的认知。



在建立这个认知的过程中,会发展出大量的有效方法,比如挑选研究对象时会用极端简化法、还原论方法,寻找实验规律时用控制变量法,这些被称为物理方法,简单说就是如何“做事”

同时在认知过程中,认知者会发现这个认知过程会反省到自身,开始认识自我,影响到对自我的约束:比如要坚持实事求是,因为客观对象不会因人而变;比如要怀疑批判,因为一旦停止怀疑,就停止了思考;比如要积极乐观,即使知道物理认知并不是严格的真理,仅仅是可证伪的暂时还没错的有效认知,也要积极向前不断尝试,因为不尝试迈出那一小步,就什么都没有。这些对自我的要求被称为物理精神,就是如何“做人”

物理方法和物理精神合在一起构成了物理文化,就是建立在物理认知上的做人做事。

为什么学习物理呢?就是学会“物理”的做人做事,然后对感兴趣的未知研究对象建立起自己的认知。

如果研究对象是整个世界,认知就是世界观;研究对象是人生,认知就是人生观;如果研究清楚了什么是对自己最重要的,那就是价值观。

一旦有了独立的认知能力,就不再会轻易相信他人的认知,这时就具备了怀疑和批判的能力,知道自己想做什么,能做什么,能独立选择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这其实是自我认知的过程,这时开始具有独立的人格。因为这些认知能力,我们才具备了人的基本尊严。

今天的我不再困惑,因为我通过学习物理了解了世界,了解了自我,具备了独立的人格,我选择做一名物理教师作为我的生活方式,体现我的价值,我知道我为什么成了今天的我。而这可能就是蔡元培先生说的,北大的教育是养成人格的教育



120个故事 | 凡心所向,素履以往

赵 春 月

120个故事 | 凡心所向,素履以往

北京大学餐饮中心学五食堂厨师长

 

我以前在康博思工作,后来2015年初的时候食堂改建,康博思搬到了学五食堂,但是各个岗位还是原班人马负责。

最受大家欢迎的鸡腿饭是我们的一个特创招牌,厨师长负责全面监督。每天早上七点半鸡排腿送来,我们清洗后将其剁为一个个鸡腿,然后对每个鸡腿进行手工划刀方便入味,再根据分量加入腌鸡料。腌鸡料是独门秘方,也是鸡腿饭的独特之处,拌完后需要放入冰箱腌制12个小时。我们积极向校外学习,引进了鸡排饭,外面卖的是鸡胸肉,但我们卖的是鸡腿肉,口感好,肉质鲜嫩,这也是我们创新的一部分。

学五和其他食堂最大的差别在于它的全天运营,学生就餐人数多,我们的服务紧张有序地从早到晚进行。每天早上做早点、面点的师傅们三点半就要起床熬豆浆、发面。闭餐往往是晚上九点半,等到所有员工做完收尾工作后,整体结束就到十点半了,人均每天工作10个小时。整体来说食堂里的员工都很辛苦,早起晚睡是我们的常态,只是希望能尽心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就餐秩序。

最艰苦的时候可能就是夏天,六七月天气炎热,炉灶旁边高温翻炒,做菜的师傅都很辛苦,有时候即使外面只穿很薄的工作服,一整天忙碌下来也不断冒汗。

现在已经干了七八年,而食堂和印象中的样子相比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园食堂以前是两层小平房,百年校庆的时候旧的农园食堂被拆掉,盖成新的大楼,现在也像一个美食广场了。

校庆在即,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尽心尽力为同学们提供更好的服务,积极和同学们对创新菜品的推出、口感口味的反馈进行沟通,这是一种监督的过程,也希望大家能把食堂当作自己的家,理解我们,有了小瑕疵及时交流,大家一起相互促进把食堂工作做得越来越好。

120个故事 | 凡心所向,素履以往

王 少 莆

120个故事 | 凡心所向,素履以往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2014级本科生

电子音乐制作人

北京大学2015-2016年度十佳歌手大赛亚军

《燕园情·阿卡贝拉版》VP原声

校合唱团原男高音声部长

 

绚烂的灯光、观众席的声浪、发梢的汗水以及眼底的光芒,这构成了我在两年前的十佳决赛现场表演时的回忆,沉于心底,念念不忘。

从小就对节奏强烈的东西很着迷,敲过架子鼓,玩过Beatbox,上大学后,又开始对节奏强烈的电子舞曲产生极其浓厚的兴趣。在学习生活之余,我找到了很多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去电子音乐节,一起没日没夜地泡录音棚做歌,一起沉浸在美妙的音乐、节奏里,分享同一颗跃动的心,每天都充实而快乐

感谢母校,从来没有用单一的标准来衡量一个人的优秀与否,反而给了所有人一方更开阔的舞台去展现自己,也允许每个人做出自己的选择。我决定毕业后去做职业的电子音乐Producer&DJ,路途会很艰难,但北大当初给我的舞台让我深深体会到了这其中的乐趣与挑战,于是素履以往,甘之如饴。我想走向更大的舞台,探索更开阔的世界,迎接更不一样的未来。

120个故事 | 凡心所向,素履以往

韦 维

120个故事 | 凡心所向,素履以往

北京大学法学院2014级本科生

现任北大青年摄影协会会长

校健美操队队员

 

我出生于1998年,因为跳级的缘故,我比这级的应届生小两岁。家里以北大建校时间正好早我100年为由,认为我跟北大有缘分,最后我选择了这里。

关于摄影,在新生入学时令人眼花缭乱的百团大战中,我一眼就看到了藏在角落中的青年摄影协会的小档口,几年来在北大图片编辑部、视觉图像研究中心、学生会、法援都呆过,而摄协是我第一个加入的社团,也是我最后一个退出的组织。

我认识了很多摄影道路上的“同路人”,他们也许并不多厉害,但好在我们志趣相投,愿意一同成长。我们在苗老师的暗房里冲洗胶片,在秋天的时候组队驱车去张家口看银杏,有讲座的时候忙活大半天,最后再一起去撸串。无论是春日奇境还是秋日初寒,我们的足迹遍布京城,爱摄影的人好像都更愿意出外走走。看展、踏青、去抓住那些触手可及的瞬间。我们分享创作经验,交换关于美的感触,甚至跟好友交换自己视作宝贝的器材。

摄影这个一技之长让我大学的日子更为鲜活和充实——因为拍摄了十佳选手的短片得到了决赛赠票;尝试去报名摄影比赛得到很多预料之外的奖项;在影协设影棚、开暗房;发现学校大大小小的神秘机位,拍摄不同视角下的燕园;做个人分享讲座;有人愿意把毕业照甚至婚纱照交给我拍摄。

在我的镜头下,也留下万来张燕园的定格。无论是下着雪在学校偶然出没的僧侣的背影,还是毕业季5点半清晨时分的西门,在燕南园被光勾勒出迷人边缘的叶子,或是铺满银杏叶的未名湖,都在提醒我曾经历过这些实实在在的生活与时光。

120个故事 | 凡心所向,素履以往
 120个故事 | 凡心所向,素履以往
 

想和我们分享你的北大故事吗?

欢迎投稿至 beidaweixin@163.com

120个故事 | 凡心所向,素履以往

投 稿 要 求

1. 邮件题目为:120故事投稿+姓名

2. 文件格式为word文档,文档中包含:

姓名+入学年份或入职年份+其他身份

(可正式/不正式,越多越好,之后可能删改)

3. 文件夹中另附讲述者照片(与北大有关最佳)

4. 字数在300—800范围内

120个故事 | 凡心所向,素履以往

如被采用会有专人与您联系~



如果你想了解哪位北大人的故事

也欢迎留言给我们哦●v●

点击标题可查看往期“120个故事”哦~

120个故事 | 凡心所向,素履以往

我与北大的120个故事 开篇啦!

我与北大的120个故事之二

120个故事|路过星辰路过风

120个故事|此心安处是吾乡

120个故事|陌上花开缓缓归

120个故事 | 不负燕园不负心

120个故事 | 忽梦少年事

120个故事 | 百廿故园,此间少年

编辑:张郁晖、张禾、童祎璐、马瑶、王梓妍

责编:园中葵

排版:文婧

120个故事 | 凡心所向,素履以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