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个小技巧!识别信托产品和资产管理计划风险

5个小技巧!识别信托产品和资产管理计划风险

作为对自主理财产品的一种补充,许多银行都会发行一些信托产品和资产管理计划,这类产品一般委托投研能力强,口碑好,资质优良的非银资产管理机构来管理,且此类产品多数在产品设计上,做足了客户资产保全措施,因此可以说是一类风险可控,收益较好的理财产品。

市场上的信托产品和资产管理计划琳琅满目,如何才能选择到一款质地优良、适合自己的信托产品或资产管理计划呢?我跟大家分享5个小技巧。

1、看产品类型

一般信托、资产管理计划按产品结构可分为净值型和结构型产品,在产品发行时每一份额的净值是1元,类似基金,如果一年后,净值是1.05元,那么年化收益率就是5%。此类产品一般都会设立止损线,比如0.9,当净值跌到止损线0.9的时候,产品强制清盘结束,从而控制了最大亏损幅度。因此要留心产品的止损线设计是否匹配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

结构型产品,就是将募集到的资金分别投放,大部分投资于基础金融工具(货币类、债券类等),小部分投资于金融衍生工具(期权等)进行组合,获得收益的金融创新产品。这类产品的收益一般会与一些市场指标挂钩,在一个区间内波动。

以农行代销的一款挂钩沪深300指数的结构型产品JS资产管理计划为例。从上图可以看到,挂钩标的涨幅达到不同的条件就会有不同的收益,非极端情况下,收益区间在2%-8.5%。挂钩标的涨幅超过10%以后,收益固定在6%,叫做“敲出收益”。一旦获得敲出收益,就意味着收益不会再波动了。购买结构化产品时不要错把敲出收益当成预期收益。

2、看产品收益

看产品的收益不仅只看产品收益的高低,而是要看产品收益的表达方式,预期收益与业绩基准有很大的不同。

预期收益一般情况下是指该产品经过测算后有十足的把握可以达到的收益。以近期农行代销的一款WM信托产品为例,预期收益为5.7%,农行给予的风险评级也为中级。当然将来资产新规正式实施以后,可能所有的理财产品都不能再使用“预期收益”这个词了。

业绩基准是资产管理方努力达到的目标,超过业绩基准的收益部分,资产管理方一般享有业绩分成。举个例子:如果一个产品的业绩基准是5%,超额业绩分成比例为20%,当净值超过1.05,达到1.15的话,那么超过部分的0.1的收益,客户获得0.08,资产管理方得到0.02。因此为了获得更多的收益,资产管理方也会不遗余力将产品做好。

3、看资产仓位

证券市场上可投资标的主要有货币类、债券类和股票类等,因此我们要关注各种投资标的的比例是否合理。一般来讲股票类资产的仓位控制在40%以内,都算是比较合理的。如果一款产品股票类资产的仓位高达80%,那么它的波动幅度就相对比较大,需要综合考虑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

4、看风险评级

一般情况下,银行会对自己销售的理财产品给出风险等级的评定,一般分为低、中低、中等、中高、高等,越低风险越小。各家银行风险分类标准不同,大家在购买的时候,可以详细的询问各行客服人员。

5、看产品设计

有一些产品会有优先级(A级)劣后级(B级)设计,或者安全垫设计。

优先级和劣后级产品中,普通投资者一般投资于优先级(A级),承受较低的风险。万一出现亏损,则先亏损劣后级资金;作为回报,如果获得了超过业绩基准的超额回报,则超额回报全部归劣后(B)级所有。因此劣后级一般由风险偏好比较高的机构客户认购。

安全垫型产品中有一部分资金作为安全垫(一般由其他机构出资,类似劣后级),如果亏损则先亏损安全垫内的资金,作为回报,一般当收益超过业绩基准后,会收取较高的业绩分成。这部分安全垫资金,起到了缓冲风险的作用,因此有安全垫、劣后级的产品是相对可以放心认购的。

这些产品设计从一定层面上保护了投资者本金的安全,但需要结合着止损线一起来看。如果安全垫的比例是10%,止损线是0.9或者安全垫比例是20%,对应的止损线是0.8,这样的设计基本可以起到保护本金的作用。

掌握这五个小技巧,我们就可以识别信托和资产管理计划产品的风险和收益,帮助我们顺利选出适合自己的好产品。(来源:佛山周报)

5个小技巧!识别信托产品和资产管理计划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