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WN——黎明降临了吗?
2015
年以血管内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多中心随机临床试验(
Multicenter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of Endovascular treatment
for Acute ischemic stroke in the
Netherlands
,
MR CLEAN
)为首的几大随机对照研究(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
RCT
)结果发表以来,机械取栓对于颅内前循环大血管闭塞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得到证实,成为符合条件的大血管闭塞患者最高级别推荐的治疗方式。随后的几年中,取栓技术在全世界范围内迅速开展,越来越多的患者从中获益。但是探索的脚步从未停止,为了进一步扩大机械取栓的获益,取栓研究从技术方法进步、治疗流程优化和可获益患者的筛选等几个方面展开。
近期
NEJM发表一项研究——应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
diffusion weighted image
,
DWI
)或计算机断层扫描灌注成像(
computed
tomography perfusion
,
CTP
)评估临床半暗带分诊觉醒卒中及迟发型卒中患者应用
Trevo
装置行取栓治疗(
DWI or CTP Assessment
with Clinical Mismatch in the Triage
of Wake-Up and Late Presenting Strokes
Undergoing Neurointervention with Trevo
,
DAWN
)研究,再次给神经介入医师对广泛开展的取栓治疗以极大的鼓励。该研究入组的时间标准为起病至随机化时间
6
~
24h
,并且机械取栓组较对照组显示出显著优势,预示着超时间窗卒中患者治疗的黎明来临。随后,众多神经介入医师跃跃欲试,想用实际行动紧跟时代步伐。但是,
DAWN
研究真的说明取栓患者的时间窗可以放宽至
24h
了吗?
DAWN
研究是一项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化、开放标签的研究,终点使用盲法评估。该研究在美国、加拿大、欧洲、澳大利亚的
26
家卒中中心开展,由于在进行预设的中期分析时,取栓组较对照组显示出显著优势而提前终止,最终共有
206
例患者入组。该研究较既往几大
RCT
研究的区别除使用
TREVO
装置而非
Solitaire
外,入组标准还有两大不同:①患者最后正常时间至随机化时间为
6
~
24h
;②临床缺损症状严重程度与梗死面积不匹配,定义为:
A
组:≥
80
岁,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
,
NIHSS
)≥
10
分,梗死体积<
21ml
;
B
组:<
80
岁,
NIHSS
≥
10
分,梗死体积<
31ml
;
C
组:<
80
岁,
NIHSS
≥
20
分,
31ml
<梗死体积<
51ml
。最终试验结果显示,在有效性结局方面,
90d
效用加权改良
Rankin
量表(
modified
Rankin Scale
,
mRS
)评分和神经功能独立(
mRS
≤
2
)概率,取栓组都显著优于对照组(表
1
)。并且,在不匹配分组、性别、年龄、基线
NIHSS
评分、血管闭塞部位、起病时间、起病形式等各亚组分析中,也均与总的结果一致。对于安全性结局,
24h
的症状性颅内出血和
90d
任何原因所致的死亡,两组间没有显著差异。
研究入组标准的变化,是本试验受到广泛关注的原因。尽管在
12h为界进行的时间亚组分析中,
6
~
12h
和
12
~
24h
患者,取栓组都显示出获益,但是
6
~
12h
比
12
~
24h
患者获益更加明显(取栓组功能独立概率
54%vs44%
)(图
1
)。也就是说,对于每一个患者个体而言,时间就是大脑,越早开通获益越大。因此,即使后续可能会出现更多的证据表明取栓时间窗可以延长,但也绝对不代表救治流程可以放松,及时有效地恢复血管再通仍是患者获益的关键。
我们还应该看到,较之
“时间窗”,更为重要的一个标准是“组织窗”的概念,即临床神经功能缺损与影像学检查结果的不匹配。在2004
年,
A.Dávalos
等提出临床
-DWI
不匹配(
clinical
–
DWI
mismatch
,
CDM
),将其定义为
NIHSS
≥
8
分且
DWI
所示缺血脑组织体积≤
25ml
,其研究最终结果显示,
CDM
与梗死体积扩大及早期神经功能恶化显著相关。结合本研究结果,启示临床研究者在为“扩大时间窗”欢呼雀跃的同时,也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认清阳性结果的关键在于通过适宜的手段评估可挽救脑组织的存在,而非刻板的时间窗限制。
既往取栓研究中使用不匹配的概念,主要为不同影像评价方法的不匹配:灌注延迟的缺血脑组织与血流量减少不可逆梗死核心之间的不匹配,如应用磁共振影像时,是灌注加权成像(
perfusion weighted image,
PWI
)与
DWI
的异常不匹配区(
MRI-PWI/DWI
)或应用
CTP
时,是平均通过时间(
mean transit
time
,
MTT
)与脑血容量(
cerebral blood
volume
,
CBV
)两种时相的异常不匹配区(
CTP-TTP/CBV)
。然而,灌注相检查并非所有的中心都能保证随时可得,其判读方法也缺乏统一标准,并且会延长救治时间。但是对所有缺血性卒中患者进行评估都会使用
NIHSS
评分,并且在有经验的神经病学家中评价的一致性较好。然而
NIHSS
评分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如对优势半球梗死体积估计不足等,因此
NIHSS
与影像学检查结果不匹配的敏感性还需进一步提高及验证。
除了筛选标准带给我们的启示以外,该研究也存在一些疑问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首先,本研究根据卒中起病类型不同分为
3种——觉醒卒中(
wake-up stroke
,
WUS
)、非目击卒中和目击卒中,其中
WUS
及非目击卒中(即最后正常时间可能早于起病时间)患者占绝大多数(取栓组
90%
,对照组
86%
)。但是,已有的研究中通过影像检查发现,
WUS
患者可能是在睡醒前短时间之内发病,而明显晚于入睡前最后正常的时间。在
Fink
等的研究中,
WUS
组最后正常时间明显长于非
WUS
起病时间(
6.0h
vs 13.3h
,
P
<
0.001
),而发现症状时间与其类似(
5.9h vs 6.0h
),最终两组影像结果显示
DWI
和
PWI
显示病灶程度无显著差异,且
PWI-DWI
不匹配程度差别不大,这表明
WUS
的发病时间与觉醒时间接近。
WUS
和非目击卒中最后正常时间可能早于、甚至明显早于起病时间,而发病更接近症状发现时间,因此同起病时间较短患者类似,梗死体积不大且存在不匹配。真正发病时间与最后正常时间接近患者,可能因为较大梗死面积或不存在不匹配,被排除在外。这也就解释了为何入组患者中绝大多数为此类患者。因此临床医生在操作时更应该重视不匹配原则,淡化时间窗概念,并且重视觉醒卒中患者的评估。
此外,本试验中还应该注意的是,极低的静脉溶栓率(
5% vs 13%,
P=0.04
)。文中对此的解释是,试验入组时间标准较长,许多患者就诊时已经超过了标准静脉溶栓时间窗。但是大血管闭塞占所有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
40%
~
50%
,按照多数指南推荐,此类患者应该在静脉溶栓后继续行取栓治疗,如果取栓治疗开始时间距最后正常时间为
6
~
24h
,也应该纳入此研究中。期待进一步数据公开和后续分析能带给我们更多的启示。
来源:
中国卒中杂志,2018年第13卷 第2期
往期回顾
世界卒中日丨“预防卒中,你我同行”
急性期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春天真的来了吗?
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静脉溶栓后有症状颅内出血的危险因素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SOS重症卒中论坛
- 没买房的恭喜喽 便宜房子的时代来临了!
- 黎明一线4-3:大阳过后难延续,黄金还有一空附原油!
- 小讲台 真功夫——金色黎明商学院TTT内训师培训三维实战技能提升
- 2018年天津房市即将回暖,黎明前的黑暗有望结束!
- 这个城市,楼市迎来黎明,一政策出台,买得起房不是梦!
- 楼市危机或来临了,金融风险越来越大,若崩盘炒房将变得一无所有
- 黎明传闻与助手Wing相恋,没有痛不可能在一起
- 天王黎明恋上小19岁的女助理,but女方的黑料似乎有点多……
- 银行股末日降临了?刚刚17:27分中国股市明令禁止?张家港行 成都
- 房价预计下跌50%,最佳买房时机来临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