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介明:教育如何走向多元形态?

程介明:教育如何走向多元形态?

现在,“学”与“做”的界限不断下移。中学生甚至小学生,都可以参与社会服务,都可以做真正的科学实验、真正的舞台演出、真正的动植物养殖……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作为家长,不得不留意这种变化。要青少年纯粹乖乖地埋头啃书本,也许与时代脱节了。

程介明:教育如何走向多元形态?

程介明 

香港大学榮休教授,

教育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最近,在一次活动中了解到,教育部在 2017 年 9 月颁布了《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非常详细地说明了“综合实践活动”的目的、形式、实施、师资、评估等各个方面。主要的形式包括考察探究、社会服务、设计制作、职业体验四个大范围。 



综合实践活动,成为课程一部分,而且成为必修,这在世界上还是甚为少见。明确把实践活动列入课程,有几项深远的意义。在“唯有读书高”的社会文化中,是不容易的,此其一。从理念来说,这也是把学习经历作为“课程”框架;模糊了课内和课外、校内和校外的人为界限,此其二。不再纠缠在如何克服应试教育,不再采取“弥补模式”,眼睛盯着缺点,而是创造了更大的学习空间,让学生、家长、教师的眼光,超越考试,面对更加广义的天地,此其三。 



让学生学习有多元的维度

说有意义,还有几个背景的因素。首先,社会进入多元形态,教育也应该相应进入多元形态。笔者在不同场合,通过阐述社会的生产形态(量身定制、少量多款)、机构形态(小、扁、松的“一站式”)、个人职业形态(转工、转行、创业、失业)等变化说明,现在的学生,面对的不会再是“一技傍身、一纸文凭、一劳永逸、一帆风顺、从一而终”的工作前景。 





但是,我们的教育,基本上是划一目标、划一内容、划一过程、划一考评、划一要求……然后以此来划分学生。而这种划分,已经与社会严重脱节。简单来说,在教育制度里面很成功的学生,不一定能适应多元多变的社会现实。多元是同一时间横向的可能性;多变是随着时间纵向的变幻。而在教育制度里面被认为是不逮的学生,又仅仅是因为在狭隘的考试里面分数不够,他们其他方面的潜能,没有机会发挥;读书以外的学习,机会不多,或者不被承认。简而言之:在教育里面成功的,到了社会不一定成功;在教育里面失败的,又往往被封死了成功之路。因此,让学生学习有多元的维度,是教育迈向多元形态的第一步。 



让学生学得有效

其次,综合实践活动,完全符合学习科学的有关原理。第一,学生都是主动的学习者,用自己的活动引来知识的建构。第二,这是学生的另类经历,而拓宽学生经历,应该说是教育走向多元形态的关键所在。第三,都是学生有兴趣的活动,没有缺乏动机的问题。第四,都是有实质性目的的活动,而不是为了分数做给教师看的。第五,都是在实践中学习,而不是先学理论、再应用,符合用中学的原则。第六,大多数是集体性的合作,这是人类最有效的学习。第七,学生各取所需,各自有各自的期望与所得,是最典型的按照学生差异而设计的学习。第八,综合实践活动,也重在“综合”,是总体的、不经意的学习。这些,都完全符合学习科学的基本概念,因此可以说是最有效的学习。 



再者,综合实践活动,可以实现课堂无法取代的学习。香港一项教育倡议《教育 2.1》(2016)把“有素质的人”定义为“有充实的学识、全面的素养、健康的价值”三个方面。学识,是指知识与技能,主要由正规课程提供。素养,是指人与人相处的关系与态度,不可能靠课堂讲授,主要靠实际的经历。价值,则靠家庭熏陶、朋辈影响、学校文化、教师身教等。其中素养主要靠经历,尤其是在现实生活中的经历。





允许学生有多元的学习成果

还有一点也许值得注意。在新世代,年轻人参加实际的社会实践,不断提前。他们不是真正参加工作,但是在实际社会中体验的机会越来越多——包括服务、工作、实验、农村、出国……从学习的角度看,以前我们把他们的学习与实践分成两个阶段,在学的时候是“学”,毕业以后才是“做”。现在,“学”与“做”的界限不断下移。中学生甚至小学生,都可以参与社会服务,都可以做真正的科学实验、真正的舞台演出、真正的动植物养殖……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作为家长,不得不留意这种变化。要青少年纯粹乖乖地埋头啃书本,也许与时代脱节了。 





一种很容易的趋势,就是让学生事前做一个计划。笔者认为,学生需要准备的,最重要的是放开心怀、开放思想。综合实践活动,绝大部分是学生没有经历过的,让他们预设目标,不止未必实际,而且会限制了他们的学习。这类经历,学习成果往往是意料不到的。 





对于综合实践活动,也许还需要探索研究的,就是考评。作为传统的课外活动,没有人想到要正规评估。但是一旦正式成为课程的一部分,人们的思维就会觉得需要考评,那是正规课程带来的一种“耕种思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综合实践活动的特点,就是学生各自精彩;也只有这样,才能显出实践活动学习的优势。其中一个办法,就是从考评“懂得什么”,转变为“能做什么”,也就是要求学生通过创作或者制作,表现自己的学习成果。但这就需要我们不再拘泥于划一的、预定的标准,也就是允许学生有非常多元的学习成果。

本文原载于《上海教育》2018年1月A刊,更多内容,详见杂志。



* 小编个人微信号:

2432274540

,对“第一教育”内容感兴趣的朋友,欢迎私信深入交流哦



关注“第一教育”

分享至朋友圈惊喜更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程介明:教育如何走向多元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