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生态墓,凭借服务引领观念转变

你要看的是不是《小型生态墓,凭借服务引领观念转变》?如果是,那就说明你找对了,缘分啊,继续往下看吧。。。

正文开始:





“这种小型生态墓,既满足了老人入土为安的心愿,又节约了土地,我们就选这个。”日前,雨花功德园小型生态墓,刚一推出就赢得了客户的青睐。推行生态葬,雨花功德园一直走在南京市其他墓园的前面,而他们的依托,则是良好的服务口碑。□胡静





◆小型生态墓比传统墓更节地





雨花功德园小型生态墓,是由整块的石头精心雕琢而成。根据石头的大小,每块石头上分布着数量不等的墓。这样的墓相对独立,区别于其他生态葬,既可满足老人入土为安的传统思想,又比原先的传统墓节约土地。





节地生态安葬是近年国家大力倡导的一种环保葬式。雨花功德园从2003年开始,就不断推陈出新,在节地生态葬方面,一直走在全省的前沿。当年,该园开辟了一处占地近200平方米的桂花林,作为集体树葬的骨灰安放地。





当时,推行生态葬有多种政策支持,但由于市民的传统观念,推行效果不理想。“我们园推出节地生态葬的最初几年,这种安葬方式市民较难接受,磨破嘴皮,每个月能卖两三个就很不错了。”销售人员说,由于市民们普遍觉得,这是最后一次送别亲人,一定要体面,这种观念让生态树葬推行缓慢。





◆墙壁葬的出现让生态葬出现转机





尽管生态葬的推行效果并不好,但功德园的管理层始终坚信,这是一条殡葬改革的必然之路。“雨花功德园和其他墓园一样,都会面临一个问题——土地总有卖完的那一天。”他们坚信,人们的观念会改变,节地生态葬一定会被广泛接受。“以前人们去世后都坚持要土葬,但如今大家都接受了火化,这其中并没有经历太长时间。”





生态葬不被认可,功德园并未放弃生态葬,而是不断创新,寻找生态葬被市民接受的突破口。这一转机,随着2011年墙壁葬的出现,而有了显著的转变。墙壁葬的推行,让更多的市民在前来选择安葬方式时,多了一个选择,那就是墙壁葬。





“目前每天都能卖出两三个墙壁葬,这在生态葬刚推出初期根本不敢想。”2015年,功德园生态节地葬销售量超过1000个穴位,在全部墓穴销售量中占67%。江苏省殡葬协会会长丁盛清、南京殡葬管理处处长裴云峰均表示:“这个比例之高,在全国陵园中闻所未闻。”





◆3D生态云葬再次刷新传统观念





从去年开始,雨花功德园除了之前的树葬、雨花石葬、花坛葬、墙壁葬等生态葬,又增加了一种新的生态葬——“3D生态云葬”。





据介绍,云葬采用原生态的花岗岩材料,形状为柱体,并采用平行封闭式安装,既生态环保也节省用地。而“云”的概念则体现在祭拜逝者时,家属可通过扫描墓盖上的二维码,进入雨花功德园网上纪念馆,就可以在有逝者照片、生平简历的个人主页,寄托哀思。





“目前我们所有制式的墓型,都可以改造成6至8个人的家族合葬墓型。按照统计,我们开发的40平方米的云葬区域墓穴总数,解决了过去近一亩地的墓穴数。既满足了入土为安的观念,又节约了土地。”雨花功德园工作人员告诉笔者,如果用这样的安放方式,功德园的开发寿命将延长3到6倍。





◆服务的精细带来观念改变





从树葬、墙壁葬、3D云葬到如今的小型生态墓葬,功德园的生态葬越来越受到市民的认可。可这一切,是功德园用精细的服务,将殡葬文化、生态葬文化展示在了众人面前,让市民在认可服务的同时,渐渐改变了传统殡葬观念。





有别于一般的墓园,雨花功德园有着得天独厚的人文气息。先后安葬了唐亮、杜平、向守志等百余位开国将军和老红军,傅抱石、武中奇等文化大家,和在科学技术、文化教育等领域作出特殊贡献的大批著名人士……客观地说,“与英烈为伴,与大师为邻”,成为众多老人选择安葬于此的一个重要理由。





功德园负责人告诉笔者,墓地有卖完的一天,但服务却可以无限延展。墓园要持续发展必须从资源型转为服务型,需要不断的创新。为此,在南京市殡葬管理处的大力支持下,从2012年起,功德园正式向全社会推出“雨花功德园,您身边值得信赖的百年生命礼仪服务专家”的全程一条龙品牌服务。连续几年,他们在由南京市殡葬管理处委托的第三方机构调查中,满意率列全市经营性墓园首位。





江苏省殡葬协会会长丁盛清说,在当今土地资源相当珍贵的情况下,雨花功德园推出的生态壁葬,将公墓立体发展,不但节省了土地,满足了群众的需求,也赢得了市场份额,同时作为南京市的主流公墓,引导了公墓业的发展方向,给出了公墓经营者一种全新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