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县松口古镇:打造古驿道特色景观,推动乡村振兴

傻大方提示您本文标题是:《梅县松口古镇:打造古驿道特色景观,推动乡村振兴》。来源是。

梅县松口古镇:打造古驿道特色景观,推动乡村振兴。梅县|景观|古镇|乡村|松口|驿道---


从梅州城区沿梅江河向东出发,行至梅县区松口镇,莽莽崇山之中大黄村古驿道蜿蜒盘踞,层层石阶,斑驳残垣,微微清风,如黛青山,仿佛穿越时空,置身昔日繁华商贸重镇。

素有“自古不认州”美誉的松口镇,地处闽赣粤的交汇处,水陆交通发达,是历史上的商贸重镇。而大黄村古驿道作为境内的主要陆路通道,上连梅城,下接潮汕地区,也是昔日华侨往返南洋的必由之路。为周边地区带来了繁荣,也见证了客家族群追逐梦想、勤劳奋斗的沧桑历史。

目前,松口镇正结合乡村振兴战略,精心谋划,加大古驿道文化内涵挖掘力度和保护开发力度,并以此为抓手,改善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助推乡村振兴。

往昔盛景??

梅县松口古镇:打造古驿道特色景观,推动乡村振兴。梅县|景观|古镇|乡村|松口|驿道---

日观千帆过夜看万盏灯

梅县松口古镇:打造古驿道特色景观,推动乡村振兴。梅县|景观|古镇|乡村|松口|驿道---

松口镇位于今梅州市梅县区的东北部,梅江的下游,是华侨之乡,历史上曾是商业贸易繁荣之地,属商贸重镇。宋末元初,来自福建汀州府各县的汉人大量迁入松口,由于梅江、松源河两岸土地肥沃,雨水充足,利于农耕,水陆交通方便,利于商贸,他们很快在这块热土上安居乐业繁衍。

明末清初,松口人口爆满,只能纷纷迁移外地谋生,其中有部分外出南洋群岛,他们首先要经过的便是松口港,故而松口港成为客家人海外迁徙的第一站,也是我国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出发地之一。

作为昔日的商贸重镇,松口镇不仅水路交通发达,陆路交通也极为便利。来自潮汕地区的海盐、海产、干货等经松口向梅城、福建永定、蕉岭等地扩散,而来自各地的木柴、木炭、水车瓷等山货则经松口向潮汕地区、南洋等地扩散。“日观千帆过,夜看万盏灯”是当时繁华场景的真实描写。

“松口人对海外通邮、通航、通商不需经过当时的嘉应州城,海外信件的信封上只要写明‘中国汕头松口转某村某人’,便可经汕头港直转松口,因而有‘自古不认州’的美誉。”原梅县区博物馆馆长、副研究馆员朱迪光介绍道。

经过千百年的历程,现如今坐落在松口镇境内的古道大部分保存完好,以大埔三河坝水兴-松口蓬辣滩-长山坝-留隍渡-下店-松口墟镇-甘露亭-长江岌-小黄渡口-大黄渡口-雁洋铜盘-丙村镇锦江过渡-城东分水-竹洋-梅城金山顶为主线。

其中,起于小黄渡口,经大黄渡,至横东村的大黄村清代古驿道是昔日松口镇境内最主要的陆路通道。此道总长约2.5公里,沿途有上步码头、上新屋码头、三沙码头和渡船头码头4个码头。昔时,大黄村古驿道沿途商贸活跃,物流畅通,是松口径磜、雁洋南福以及大埔水兴等地货物通往梅城的重要集散地。

重塑繁华??

梅县松口古镇:打造古驿道特色景观,推动乡村振兴。梅县|景观|古镇|乡村|松口|驿道---

盘活古驿道让历史遗存“活”起来

梅县松口古镇:打造古驿道特色景观,推动乡村振兴。梅县|景观|古镇|乡村|松口|驿道---

“上世纪五十年代,码头边很热闹,船多人更多,我们小时候都喜欢去那边玩,在河里游泳。现在繁华已不再,码头和古道都被淤泥掩盖,杂草丛生了。”说到这里,今年75岁的大黄村村民廖伯不禁一脸遗憾。

古驿道不仅见证了松口古镇昔日的繁华,也承载一代人的历史记忆。

去年底,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文化厅、省体育局、省旅游局联合印发的《广东省南粤古驿道线路保护与利用总体规划》提出,到2025年,广东将规划建设11230公里的古驿道网络,带动248个古驿道文化特色乡镇、416个古驿道文化特色村落、1310个贫困村的建设和发展。而今年4月,中国乡村复兴论坛·梅县峰会也将在松口举行,古驿道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松口镇党委书记章广润介绍,早在2014年,松口镇便已经对大黄村古驿道进行逐步修复,修复长度约1.8公里。“下个月,中国乡村复兴论坛·梅县峰会将在我们松口镇举行,以此为契机,我们将在保存历史原真性的前提下修旧如旧,活化利用古驿道,并以古驿道为抓手,推动乡村振兴。目前各项工作正在有序推进。”章广润说。

在大黄村古驿道采访人员看到,工人们正在使用挖掘机清理堆积的淤泥,随着淤泥的慢慢褪去,昔日斑驳的码头逐渐显露。同时,工人们正按照古驿道原型,对破损部分进行修复。不仅如此,松口镇还收集整理沿线古民居事迹、建筑结构等资料,制作民居介绍牌。下一步,松口镇还计划结合乡村振兴工作,开发水上游松口项目,并引进企业对进士第、志坚庐等古民居进行开发,建设高端民宿、茶馆等,打造海丝文化特色小镇。

笔者从梅县区住建部门了解到,经过初步摸查,目前梅县区现存古驿道共7条,分别为桥溪古驿道、石窟河古驿道、梅州-平远古驿道、梅州-蕉岭古驿道、梅州-丰顺-潮州古驿道、梅州-兴宁古驿道和梅江-韩江-汀江古驿道,其中,梅江-韩江-汀江古驿道为水路古驿道,其余均为陆路古驿道,总长275公里。

“古驿道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时代记忆,发展潜力无限。一方面,古驿道上,年久的岁月、古老的故事,能勾起人们许多古老的记忆,唤起人们对古驿道的探想。另一方面,结合乡村振兴工作,打造各具特色的古驿道多元文化主题线路,不但可以带动农村经济发展,还可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梅县区住建局局长张捷先说,古驿道活化利用工作,也是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部分,接下来梅县区将分三期逐步修复境内古驿道,并以此为抓手,推动农村环境整治和传统村落活化,充分挖掘古驿道的文化内涵和文明遗迹,寻找历史的“根”、追溯精神的“魂”。

图说松口

梅县松口古镇:打造古驿道特色景观,推动乡村振兴。梅县|景观|古镇|乡村|松口|驿道---

千年古镇松口人文资源丰富,境内古城、古街区、古民居、古码头等众多古建筑至今仍保存完好,盛享“文化之乡”“华侨之乡”“山歌之乡”的美誉,为岭南四大古镇之一,同时也是“中国历史文化名街”和“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下面我们一起看看古镇内的五处人文景观。

梅县|景观|古镇|乡村|松口|驿道---傻大方小编总结的关键词

梅县松口古镇:打造古驿道特色景观,推动乡村振兴

松江大酒店位于松口古街区繁荣路,于1932年建成,是1950年以前梅州最大最豪华的旅馆。昔日,梅州地区的华侨出洋谋生或归国返乡多在此处投宿,松江大酒店是华侨漂洋过海的驿站,也成为了他们的心灵港湾。

梅县|景观|古镇|乡村|松口|驿道---傻大方小编总结的关键词

梅县松口古镇:打造古驿道特色景观,推动乡村振兴

世德堂位于松口镇铜琶村下店,建于1645年,传说是明末最后的行宫。1644年3月19日,清兵入关,崇祯皇帝在煤山上吊自杀,明朝灭亡。东宫侍讲李士淳见大势不妙,便携太子朱慈烺潜回家乡,以图东山再起,恢复大明江山。

梅县|景观|古镇|乡村|松口|驿道---傻大方小编总结的关键词

梅县松口古镇:打造古驿道特色景观,推动乡村振兴

火船码头是松口镇沿河29个码头中人流量最大、最繁忙的码头,被称为“小香港”。在松口的鼎盛时期,火船码头附近拥有1000多家商铺,每天多达300多条船停泊于此。江西、福建及蕉岭一带人出南洋多由此登船,至汕头港转乘大轮,这里成了客家人漂洋过海的第一站。

梅县|景观|古镇|乡村|松口|驿道---傻大方小编总结的关键词

梅县松口古镇:打造古驿道特色景观,推动乡村振兴

元魁塔位于松口镇铜琶村,始建于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于崇祯二年(1629年)竣工,为明末吏部侍郎、翰林学士、东宫侍讲李士淳募资建造。1644年明朝灭亡,李士淳携太子逃回松口后,曾带太子登临元魁塔,并赋一首《登元魁塔诗》,诗中有“收拾金瓯掀铁臂,龙飞九五又重来”的诗句。

梅县|景观|古镇|乡村|松口|驿道---傻大方小编总结的关键词

梅县松口古镇:打造古驿道特色景观,推动乡村振兴

喆庐位于松口镇大黄村,始建于1925年,为丘哲先生的故居。曾是中国农工民主党和中国民主同盟在梅州的联络点和活动基地。虽饱经风雨,历经沧桑,但至今仍保留着独特的外形和深厚的内涵,映衬着丘哲先生参加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珍贵历史。

【来源】南方日报

【撰文】黄韬炜刘洪桥丘坤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