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一次战败,这位名将逃跑上千里,躲藏五十年

傻大方提示您本文标题是:《只是一次战败,这位名将逃跑上千里,躲藏五十年》。来源是。

只是一次战败,这位名将逃跑上千里,躲藏五十年。躲藏|名将|战败|金军|童贯|五十年---


古往今来,胜败乃兵家常事,很多名将不仅打过败仗,还当过逃兵。这虽然并不光彩,但只要卧薪尝胆,也不是没有报仇雪恨的机会。然而,北宋末年,有一位将领,仅仅战败就疯狂逃命,躲到千里之外,历时五十多年,经历非常传奇。这段历史,如果不是载入《宋史》之中,恐怕会被当作野史笑话来看待。

这个将领叫做姚平仲,他的祖上世代就是宋朝的边将,父母都因战乱而过世,很早就是孤儿。姚平仲十八岁的时候,参与了北宋与西夏的底河之战,表现令人惊艳,杀了很多敌兵。于是,当时的主帅宣抚使童贯接见了他。

躲藏|名将|战败|金军|童贯|五十年---傻大方小编总结的关键词

只是一次战败,这位名将逃跑上千里,躲藏五十年

但是,这次会面并不愉快,童贯身居高位,盛气凌人,依附他的人很多,他也很高冷的看待姚平仲。姚平仲年轻气盛,更是受不了童贯这种居高临下的态度。因此,在这次胜利之后,他所得到的赏赐并不多。

不过,姚平仲还是给童贯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奉命平定睦州盗贼时,童贯还是带上了他。这一次,姚平仲更是光彩夺目,在全军之中功劳最大,童贯再一次接见了他。

躲藏|名将|战败|金军|童贯|五十年---傻大方小编总结的关键词

只是一次战败,这位名将逃跑上千里,躲藏五十年

第二次的见面,童贯明显缓和了语气,亲切的询问姚平仲想要什么赏赐。没想到,姚平仲不要金也不要银,更不要官职,只是想见一见当时的徽宗皇帝。(平仲不愿得赏,愿一见上耳)

因为素来不和睦的关系,童贯也吃不准这个小将到底想干嘛。为了不惹麻烦,他拒绝了这个要求。此战中的功臣王渊、刘光世都被徽宗召见,倒是功劳最大的姚平仲反而没有这个机会。

躲藏|名将|战败|金军|童贯|五十年---傻大方小编总结的关键词

只是一次战败,这位名将逃跑上千里,躲藏五十年

是金子永远会闪光的,尤其是在那个战乱年代。钦宗即位之后,听说了他的事迹,便招他来京师。

正好,当时金军南下,围困住了京师。宋钦宗手足无措,他搬出数之不尽的金帛赐给姚平仲,并且许诺重赏,希望他能够好好卖力,将金人打跑。

姚平仲满口答应了,并且接受命令归属种师道管制。不过,种师道老成持重,知道金军实力强大,而宋军却面对兵临城下的危局,不能有一点点的闪失。

种师道采取的做法就是当年廉颇式的避战,等待各地勤王之师的到来。然而,随着大军的集结,北宋君臣的心态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宋钦宗希望能早日解围,结束这次战争;文臣们也愿意过着太平日子,不想看到整日的刀兵。

躲藏|名将|战败|金军|童贯|五十年---傻大方小编总结的关键词

只是一次战败,这位名将逃跑上千里,躲藏五十年

最心焦的还是姚平仲,他立功心切,生怕日后大军都到了,功劳要归属别人的了。在这种背景之下,宋钦宗鬼使神差的让李纲解除了种师道的军权,将城下兵马统一交给姚平仲统领。

姚平仲也很争气,带着部队与金军玩命,连战连捷,攻下了两座堡垒。但是,他还是很着急,这离向皇帝的承诺还差得很远。在援军到来之前,最快速度解决金军的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擒贼先擒王。

躲藏|名将|战败|金军|童贯|五十年---傻大方小编总结的关键词

只是一次战败,这位名将逃跑上千里,躲藏五十年

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趁着夜晚劫营。姚平仲也的确这么做的,当日天公作美,夜黑风高,正是偷袭的好机会。姚平仲年轻气盛,没有半点犹豫,带人杀到了金军主帅的营寨。

当他发现营寨空空如也时,知道中计。连撤退两个字都没喊出来,金兵就将他们团团围住。也是姚平仲确实骁勇善战,他所带领的精锐几乎全军覆灭,他仍然凭借一身武艺杀出了重围。

接下来,他本可以逃回去,但他害怕受到军法处置,便一路向南狂奔。战马累死了,他找来一头驴子继续逃命。一直跑了七百五十里,到达邓州,才敢找点吃的。又一口气跑到长安之后,心里才稍微安定下来。

他无牵无挂,孑然一身,准备躲到华山隐居。不过又担心离朝廷太近,于是向巴蜀之地狂奔,最后躲进了青城山。这里距离战场,已经有一千多里的距离了。

躲藏|名将|战败|金军|童贯|五十年---傻大方小编总结的关键词

只是一次战败,这位名将逃跑上千里,躲藏五十年

其实朝廷并没有怪罪于他,相反还到处寻找他。但是,姚平仲似乎已经被这次失败吓坏了,任凭世外发生了靖康之变,南宋建立,始终不敢露面。即使是岳飞等人建功立业的时候,也激发不了他的雄心壮志。

直到宋孝宗时,距离那次战役已经五十年后,姚平仲才现身。此时他已经是八十来岁的老道了,胡子一大把,身体却仍然很健康,脸色红润有光泽,跑起来健步如飞。他承认自己就是当年的逃兵,不过别人问到他这些年到底学了什么才保持如此年轻时,他却表示无可奉告。

参考资料:《宋史》、《渭南文集》、《靖康传信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