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将进入产业寒冬”?你应该反过来看 | 陈玉林

傻大方提示您本文标题是:《“中国将进入产业寒冬”?你应该反过来看 | 陈玉林》。来源是风云之声。

“中国将进入产业寒冬”?你应该反过来看 | 陈玉林。寒冬|中国|陈玉林|倒闭潮|大萧条---


关注风云之声提升思维层次

解读科学,洞察本质

戳穿忽悠,粉碎谣言

导读

为什么中国在新闻里经常“从崩溃走向崩溃”?不要忘记“遇难者偏差”。现今中国拥有比大部分发达国家庞大得多的工业规模和积累,中国的产业和科研发展将进入爆发期。未来一段时间,科研将以指数式增长颠覆过去人们对中国科技水平的认知,产业升级的进程会超乎想象的快。

——————————————————————————————

过去十年真的有产业寒冬和倒闭潮吗?

从2007年开始,经常上网,或者关注经济新闻的读者一定对下面图片里的新闻标题很熟悉,基本上我们国家在新闻里要年年“倒闭潮”的,套用互联网的热词,那是“从崩溃走向崩溃”。

寒冬|中国|陈玉林|倒闭潮|大萧条---傻大方小编总结的关键词

“中国将进入产业寒冬”?你应该反过来看 | 陈玉林

真正的倒闭潮是什么样的?1930年代世界大萧条,给我们留下了很多史料:

寒冬|中国|陈玉林|倒闭潮|大萧条---傻大方小编总结的关键词

“中国将进入产业寒冬”?你应该反过来看 | 陈玉林

大萧条时,失业的美国人排长队领取救济

著名的美国纪实体史书《光荣与梦想》这样描绘和记录了美国大萧条时的情景:

这样的“出门”人当然是找工作去的。关于找工作,1932年前后传说的可多了,有些听来离奇,却一点不假。确实有人通宵守在底特律职业介绍所门口,第二天好占个排头。确实有一个阿肯色州人为了找工作步行900英里。确实有人出钱买工作做。曼哈顿六号大街某职业介绍所招聘300人,确实有5,000人来应聘。华盛顿州确实有人到树林里放火,为的想人家雇他当救火员(此事第72届国会的劳工问题小组委员会有证词记录在案)。《商业周刊》做过调查,证实有不少人不再喜欢美国了,有的已经离开美国,有的正设法离开。30年代初期,迁居国外的人数年年超过迁入的。俄国在纽约有个贸易机构,叫做苏美贸易公司,它平均每天收到350份申请书,要求移居俄国。有一次令人最难忘怀:他们登广告招募6,000名熟练技工,报名应聘的竟达10万人之多,其中有管子工、油漆工、机械工、厨师、火车机师、木工、电工、售货员、印刷工、化学家、制鞋工、图书管理员、教员、牙科医生,此外还有洗染工、飞行员、殡仪工人各一人。

聪明的读者您肯定会对开头那一串“倒闭潮”的历史新闻付之一笑,并能从中发现一些有趣的矛盾,美国大萧条期间人们大量失业,工作难求,而我们国家过去十年一边不断地被“倒闭潮”,一边在喊“劳动力严重短缺”,这样的新闻虽然看起来可笑,但是自有其背后的逻辑,本文后面会谈。我们都知道过去的十年,中国经历了从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转型过渡,并且涌现了一批高精尖和新兴产业,在一些领域弯道超车发达国家。2008年的时候,中国的GDP还只有日本的90%,九年之后的2016年,中国的GDP已经是日本的2倍多了。说之前10年中国经历了“产业寒冬”或者“倒闭潮”是没有人会同意了,但是对中国经济和产业发展的担忧并没有过去,有很多人依然在担心将来中国的产业寒冬将会到来,大规模的“倒闭潮”同时发生,经济系统发生大规模危险,发展过程被打断,滑入“中等收入陷阱”。那么产业寒冬会到来吗?社会普遍担心中国创新能力不足,拥有大量低端制造产业,产业经历了长期粗放型发展—“量大质低”,工业大而不强。到底这些担忧有几分道理呢?请让我为您分析一番。

幸存者偏差—研发和投资的高成本、长周期以及高风险

首先,让我们把目光转回到过去的30年,针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担忧,有相当大比例的来自于对现状的不满意,所以我们先回顾一下为什么会有大而不强,量大质低的现状。

大家在谈论中国工业产业大而不强,量大质低的时候,不满的是中国的创新能力不足,没有培育出高技术、高附加值的产业。现实生活里也是,人们往往津津乐道发达国家创新者的成功,被创新成功者的高额回报刺激的激动不已,对先吃螃蟹的领先者无比羡慕。反过来,对比之下,我国利用廉价劳动发展出来的粗放型劳动密集型产业就显得十分的没有光彩,资源牺牲大,回报少,技术含量低。就好似落毛的土鸡比人家的金凤凰,不比不知道,一比气煞人。网上常见的,如果中国做不到世界第一,不能超过“外国”,就是“不行”,就是“十分落后”,就是“药丸”,更被攻击成“体制问题、民族性问题”等等,都是这一心理的体现。这样的心理是可以理解的,追求更好是人类的本能,但是只把目光聚焦这发达国家的成功者身上,是不是让我们漏掉了什么?让我们来看一个二战的历史故事:

二战期间的欧洲战场,英、美两国空军和德国空军爆发了大规模长时间的空战。美国空军的研究者初步统计发现,空战之后存活下来回到己方机场的飞机机翼部分中弹特别比较严重,而这些飞机机舱的弹孔较少,就决定要加固机翼,提高飞机防护能力。

但是这一初步结论被更深入的分析推翻,科学家给出的理由是真正被击落的飞机是无法回到己方机场供研究人员进行初步统计的,能够回来的恰恰是被击中了不重要部位的幸存飞机,而不能回来的飞机则是被击中了更脆弱、危险的部位。所以深入研究的结论是,应该加强机舱部位的防护,而非机翼。最终的战争实践也证明新结论的正确性,飞机的损失率下降,存活率提高了。

上面故事可能是“幸存者偏差”理论最早的出处,它指的是在研究分析时,如果仅专注于那些往往只属于少数的成功例子,而忽略了那些可能占大部分的“失败者”,就会得出以偏概全的错误结论。

回到我们的话题,当有人对你安利研发投入的诱人前景和可观回报的时候,他一般不会着重谈论研发的另一方面要素“高投入,长期性和高风险”,越是尖端的技术越是这样。这也和高新技术产业在世界上难得而少见(集中在几个发达工业国手里)的现实是相吻合的。

到底研发和投资需要多大投入,又会面临什么样的风险呢?让我们来看几个例子:

l 据韩国亚洲经济报道,普华永道旗下管理咨询机构思略特30日发布了《2017全球创新企业1000强》报告,韩国三星电子今年在研发的投资规模为127.2亿美元

l 三星电子位于韩国京畿道平泽市的新半导体工厂将从2017年7月份开始运营。这是全球规模最大的芯片工厂,占地面积达289万平方米,2015年开始建造,耗资15.6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940亿元(144亿美元)。

l 半导体芯片霸主Intel一家公司每年的研发经费就超过100亿美元

作为对比,您猜一猜中国举国的研发投入,在那一年超过了100亿美元呢?答案是2000年,2000年中国统计的全社会研究与实验发展经费为896亿元,将将超过100亿美元。(但是在这之前依然有863计划,975计划。我们国家不是不想在科技上有所突破,而实在是当年基础薄弱,脚踏实地,适应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跟踪国际先进技术,发展基础工业,即使是新兴行业,也得从基础的来。)

去年您一定也曾被下面这条新闻刷屏过:

寒冬|中国|陈玉林|倒闭潮|大萧条---傻大方小编总结的关键词

“中国将进入产业寒冬”?你应该反过来看 | 陈玉林

是的,东芝破产是2017年日本最重大的新闻之一。从2006 收购美国西屋核电开始,十余年间,由于核电事业投资的巨额亏损,让拥有142年历史,世界500强100多名,市值几百亿美元,年营业额超过500亿美元,19万名雇员的的巨无霸企业东芝破产,并不得不把其名下最优质的资产东芝电子卖给美国的财团。而东芝电子的出售,意义深远,这让日本失去了最后的大型半导体制造商。而东芝内部将其失败的最重要的原因归结为两点:

半导体算是东芝投资很大的业务,但半导体需要不断追加投资,能隔几年投入数十亿美元的企业不多。不进行投资,就会在生产技术上落后于人。东芝的半导体说是盈利了,但实际上长年处于潜亏的状态。

核电就更不用说了。2011年的大地震,几乎让日本失去了扩建核电站的可能性,去国外建核电站,需要国家的支持。在已经失落了20年的日本,国家能给企业在核电上的支持不多。

至于投入的长期性,有些读者可能对液晶面板厂商京东方的发展历程不陌生了:

京东方1993年由国企改制而来,最初只是生产电子元器件。最早从1994年就开始研究追踪液晶显示技术,1998年确立了公司要发展液晶显示技术的战略,但是直到2003年,才正式投入液晶生产。在这期间,京东方一直运营传统业务老技术,积累资本。

2003年,京东方吸取了国内诸多液晶合资的经验教训,放弃了合资的路线,投重资收购了韩国现代的液晶业务,把成熟的老技术3.5代的TFT-LCD连生产线连人带技术“一锅端”。之后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消化和自主研究的过程,自主的改进技术进行追赶,其实在这个过程中,追赶的也是别人家的老技术。即使在京东方最困难的时候,都会坚持拿出十几亿投入进行技术研究。

2010年的时候,领先者们引发了液晶面板技术的升级换代,新一代的AMOLED推向市场,京东方原本拉近的技术差距又一次被拉开。接下来,又是一段埋头苦干的追赶,直到去年2017年,京东方解决了柔性AMOLED的生产技术,第一次与领先者们接近到了相同技术水准,从追赶者变成了创新者。从京东方创立,这已经过去了24年,从京东方投入液晶生产算,也过去了14年。在这14年里,尤其是从2007年之后的10年里,京东方长期巨亏,要不是得到了了国内包括补贴在内的几千亿资金支持,绝对无法坚持到今天涅槃重生,扭亏为盈。

所以,现今社会,工业和资本都高度发达,想要做高回报的研发,那一定意味着极高的风险。风险哪来?高回报意味着是别人没做的高技术,难度一定很高,出成果的投资巨大,周期很长,中途出现问题的概率是很高的,是一定会出各种问题的,没有大身板,雄厚的基础,可以100%肯定会失败。正是因为研发和投资的高成本、长周期以及高风险属性,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在追赶过程里,是很难一开始就从创新起步的。中国的发展阶段还在追赶,在大多数领域,不盲目追求世界领先的投入,选择适合自己身板的跟随策略才是对的。这并不是因为中国不行,中国人不行,乃至体制不行,民族性不行等等。我们看到,对于老牌发达工业国日本来说,科研和投资的风险都如此之大,失败后果严重。回顾我国发展过程的时候,创新研究对于过去孱弱的工业基础来说,就更是不堪重负的高风险举动。我们在憧憬高新技术产业的时候,一定要正确的认识我们的现实基础条件,不能好高骛远,拔苗助长。

千金买马骨—从粗放型“量大质低”开始

既然先来高大上的创新不成,那应该如何开始呢?我们再来讲一个故事。

“千金买马骨”是中国家喻户晓的历史故事,出自《战国策·燕策一》,原文说的是战国时燕国国君主想要得到日行千里的宝马,却长时间遍寻不得。大臣给君主想了一个计策,用千金买了一副千里马的马骨。大臣给君主解释说,“您为了千里马的骨头尚且愿意付出千金的高价,更何况是真的千里宝马,天下人一定会知道你求千里马的诚意,很快就会有千里马来的”,之后果然不久就得到了几匹千里马。

这个故事常用来比喻求贤若渴,但是我觉得这个故事可以有另一种解读:战国时期,各国常年交战,燕国君主想要千里宝马不光为了私人爱好,还有更重要的战略意义,战马是冷兵器时代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之一,拥有大量好马就可以组建优质骑兵,形成军事优势。当时的君主真实意图想要组建骑兵,却苦于本国缺乏马匹且优良战马这种优质资源尤其难得,燕国便制定一项国家级战略来增加和发展马匹数量。

l 首先对外宣布高价收购马匹,尤其是优良战马,甚至连马骨头都不放过。世人肯定会想,燕国君主确实想得到马匹,但是马匹在当时是非常昂贵且重要的战略资源,运营和交易的风险不低,如何能保证国君能守信用呢?万一带了大量马匹去交易,国君一下没收了,或者强制低价交易怎么办?那么商人就会血亏啊。所以一开始,肯定会有人先去试探,用少量的普通马进行交易,试探君主的信用。这个阶段,不论什么样的马,燕国都要溢价收购,这样才能初步制造信誉。

l 有了初步的信誉之后,有利可图而且比别家利润更高,在利益的驱动下,会让更多的商人纷纷效仿,争相前来出售战马。

l 经过一段时间维持信用之后,受到社会广泛的信任,拥有了大量的商人和更多的马匹交易量,形成了一个大规模的马市交易格局。这个时候,燕国就有了很好的谈判博弈基础了,可以找到各路商家,对他们的马匹进行挑选和比较,谈更好地价格,选更高的质量,在大量的商人们之间形成竞争,择优录取,而不怕只有少量的商家形成垄断,店大欺客。还可以对信用良好,能不断提供更多好马的商人进行扶持。

l 等到燕国收购的马匹足够多了以后,又可以建立自己的马场养马,并通过马匹交配改良马种,形成自己的马匹养殖和改进马种。再往后,自己养的马不但可以供应自家需求,还可以用做谈判筹码压低进口马匹价格,甚至可以出口挣钱,为国家的其他方面进行财务补充。

上面的推演你是否觉得眼熟?如果我们把故事里关键词改一下,是不是正好和我们改革开放之后发展战略和历程吻合:

马匹是工业产业,普通马是低端制造业,优质战马(千里宝马)是高新技术产业,高价收购马匹是招商引资,开始不分良莠收购马匹是粗放型发展,马匹交易规模大了之后择优买马是产业扶持政策,最后形成了自己的优质战马生产能力是产业升级。

几千年前的古人就有了如此高超的智慧,构思和设计出了国家长期发展核心产业的战略思维。我们国家在改革开放之后30多年里,又完美的执行了这一战略思维的前半部分,现在正在执行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粗放型经济发展,是产业发展的必经阶段,是必须要走过的重要的积累过程。实际上,了解历史的朋友肯定也知道,发达工业国都经历过这一过程。在卓别林的著名电影《摩登时代》中,生动的反映了1930年代的美国工厂里,劳动力密集的生产制造流水线。

寒冬|中国|陈玉林|倒闭潮|大萧条---傻大方小编总结的关键词

“中国将进入产业寒冬”?你应该反过来看 | 陈玉林

电影《摩登时代》里表现的美国制造工厂里的流水线

我们从历史老照片里也能看到,发动工业国去工业化之前的历史里,他们的工厂产业和我们的低端制造业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

寒冬|中国|陈玉林|倒闭潮|大萧条---傻大方小编总结的关键词

“中国将进入产业寒冬”?你应该反过来看 | 陈玉林

20世纪的美国工厂区,连片的厂房和排放浓烟的烟囱

寒冬|中国|陈玉林|倒闭潮|大萧条---傻大方小编总结的关键词

“中国将进入产业寒冬”?你应该反过来看 | 陈玉林

20世纪的美国服装工厂,和国内的工厂并没有什么太大差别

发达国家正是有了这些“量大质低”基础工业发展阶段,才有了后来投入高技术高附加值的新产业研发的巨大资本,一步一步的发展成了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这些并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这一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不会有太大区别。发达国家可以转让技术含量低,劳动力密集的产业给发展中国家,而发达国家通过长时间的积累,催生出来的高新技术产业是发达国家赖以维持发达生活的“吃饭家伙”,是怎么也不可能随便转让的。所以我们不应对我国过去粗放型工业发展的过程过多的批评和贬低,这是必由的积累过程。

“无限复制和扩张”—工业特质

2008年之后,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增速回落,从高速增长逐步下降到了中高速发展的“新常态”,也就是从那时开始,年年都有中国制造业不行了,中国经济不行了的言论,推导出了很悲观的未来(可能落入“中等收入陷阱”),其受众广泛,赢得了不少喝彩和认同。然而又与我们的生活碰到的现象似是而非。十年过去了,我国产业升级初见显著,涌现了一批具有世界竞争力,甚至是世界领先的成果和进步。到底那一边是对的呢?

前面我们提到了“幸存者偏差”,在这里把它倒过来,就变成了“遇难者偏差”,到底那些举步维艰,经营困难的企业和产业是不是我们需要细心呵护的先进产业,未来希望?还是说,在网上呼声,其实是只代表了一部分人的利益,可能代表了部分的面临淘汰的产能?

我们看一看从2008年到今天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的分行业增速情况,很容易可以看出,传统行业从2010年的高点逐渐下滑,而新兴/高技术制造业则在2015年走出了U型反弹。以10%的增速为分水岭的话,高技术产业大部分时间都在上方高速发展,传统行业则面临增速下滑,长期调整。这个也很好理解,传统行业我国产能已经非常大,目前产能过剩,面临着去产能的过程,高技术产业方面我们有差距,现在正是继续填补发展追赶空间的时候。

寒冬|中国|陈玉林|倒闭潮|大萧条---傻大方小编总结的关键词

“中国将进入产业寒冬”?你应该反过来看 | 陈玉林

如果我们的先进制造业和未来希望产业真的举步维艰,难以为继,危害到了国家发展,那又如何解释我国的发明专利数量从2008年开始的飞速爆发性增长?这是落后产能的消亡被放大了,影响被夸大了。我们开头看到的10年来不断地“倒闭潮”新闻,很可能反映的是传统旧产能作为既得利益者,一直不遗余力的为自己呐喊,为自己挣得利益。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落后事物不会主动退出历史舞台,先进事物的登台也不会一帆风顺。从前面千金买骨的故事推演来说,这是到了我们进行产业扶持政策出台的阶段,对各种产业和企业择优录取,淘汰落后的阶段了,无需过度解读。

寒冬|中国|陈玉林|倒闭潮|大萧条---傻大方小编总结的关键词

“中国将进入产业寒冬”?你应该反过来看 | 陈玉林

中国的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双双从2008年开始井喷式增长

可能有人会问进一步的问题了,先进产业毕竟新生,绝对数量较少,传统的产业和模式毕竟占据主导,支撑了我国经济的基础,倘若99%的旧产业完了,剩下1%的新产业怎么办,是不是同样难以维持。到底我们的未来会如何发展,这需要我们了解一下工业的基本特质。

让我们看看另一个欧洲的历史故事。我们都知道近代以后,热兵器淘汰了冷兵器,作为单兵热兵器的鼻祖--火绳枪刚出现的时候,欧洲正处于英格兰长弓手横扫欧洲的时代。在远程投掷武器领域,英国的长弓手压倒欧洲其他国家的弓箭手,初登历史舞台的火绳枪,在英国国内引发了一场大争论,到底是更换火绳枪好还是保留长弓手好?长弓手的支持者例举了很多长弓的优势,比如射程远,射速快,准确度高等等。

而火绳枪刚出现的时候,也确实缺点多多,射程不大(过了很长时间的改良,有效射程依然在50米左右的范围),装填射击繁琐,射速慢……,但是火绳枪有两个优势,就足够了,历史也证明了,火绳枪很快就淘汰了包括长弓在内的其他一切传统单兵投射武器。这两个优势是:

1.火绳枪发射的弹药动能足够,基本没有任何铠甲能够在它的有效射程内防护住火绳枪的弹丸威力;

2. 火绳枪能够快速生产,成本不高,只要有足够的铁,利用机器,可以无限制生产。相比长弓,英国长弓手在生下孩子后,在家里后院种下紫杉树,等到孩子成年之后,大概过10年以上,砍下紫杉给长成的孩子做长弓;火绳枪手的训练也近乎能无限制生产,培训一名合格的火绳枪手仅需要1个月,而训练一名长弓手,则需要2年。

如果我们翻译一下上面火绳枪的两个核心优势就是:

1. 性能够用(虽然火绳枪没有长弓更加优秀的射程和射速等性能属性,但是关键性能是足够的,击穿能力强),并不一定是越高越好。

2. 成本低,能够快速复制并扩张生产,不受限制。

而这两点,正是近现代工业对传统手工业的核心优势。近年来对于“工匠精神”的宣传,有些是走偏了。精益求精,在成本更低,生产更便捷快速的基础上,追求质量更好,才是正确的。如果是在手工艺圈子里打转,则完全和现代工业精神相悖,鼓吹手工艺制品的意大利早已明日黄花,而鼓吹工匠精神的日本制造则正在走下神坛。

纵观工业国的发展历史,无不证明着工业这两条核心优势和规律的重要性。中国的钢铁产量,从建国伊始的可怜兮兮的几万吨,到今天,不统计瞒报下的8亿吨惊天产量,增加了上万倍。要知道我们从建国开始,花费了45年,一直到1995年钢产量才突破1亿吨,而接下来用了7-8年,在2003年钢产量超过2亿吨增加了第二个1亿吨,又用了不到3年,2005年超过3亿吨,接着用了2年时间超过4亿吨,之后每隔不到2年就能再增加1亿吨,直到8亿吨的巅峰产量。

所以极端点说,哪怕是99%的落后旧产能被淘汰了(现实里不会在短时间内发生这种情况),只要我们有1%的新企业孵化出来,就能快速的复制和扩张生产,替代掉过去的旧产能,并不需要为淘汰掉的旧产能太担心。我们在产业升级的开始会看到增速放慢,碰到曲折和困难,但是当某一个行业技术升级发生突破,之后的进展就会很快。

l 前面的10年中,我国光伏产业和手机产业发展的历史可以很好地印证这一过程。

l 接下来,刚刚突破的液晶面板和乘用车生产在未来的3-5年里也会继续这一历程。

l 3-5年以后,现在准备上马的闪存和内存芯片产业(以及很多其他产业)还会继续遵循这一工业特质。

大数定律—规模效应

在千金买骨的故事中,一定有同学会问,为什么不从一开始就择优买马呢,这样不是更好吗?答案是现实世界哪有这么好的事啊,理想很丰满,现实往往比想象还要骨感。优质战马是战略性资源,极其难得,别家不会愿意出售,就算出售,也一定会控制出售数量,抬高价格,形成巨大的溢价空间(剪刀差),到最后,择优买马不但不能达到目的,还会“赔了夫人又折兵”。这一点放到产业发展中,也是一样的。而且对于发展中国家,更甚于如果是农业国,由于经济落后,是十分穷的,根本出不起什么大价钱对外购买。我国在2000年之前仍然十分重视外汇储备,就是这个原因。

前面说了很多我国过去为什么会采取这样的发展模式发展到今天的状态,那么我们未来会怎么发展呢?还会继续“量大质低”,“量大质低”对我们今后的发展是拖累吗?这需要我们再认识一下工业产业规模的发展逻辑。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看工业上的大数,在社会经济学上的大数,至少对于现代社会来说,指的是一国国民经济和工业的总体规模。先有总体规模,才能在投资和积累上做一定定量和定性的比较分析。如果总体规模很小,投资和积累能力一定是很低的。

比如我们现在耳熟能详的很多美国的先进军事和民用科技,还有不少是上个世纪60-70-80年代完成的,而我国现在在很多至关重要的支柱性科技上,甚至还比不上50年以前的美国旧技术。我们还需要花多少时间来追赶,等到追赶50年的时间过去,美国是不是又前进了50年?可能我们大多数人这么算起来中国有可能永远都追不上,或者说需要很长很长的时间才能追上发达国家。但是现实情况是我们确实在拉近和发达国家的距离,这里面有什么问题吗?其实这个逻辑里有一个十分隐蔽的漏洞和缺陷,往往被我们直观忽略掉,科学技术的投资积累并不是以等价的自然时间为单位的,不同年份,不同国家的科研投入量是不同的。我们在前头提到了,2000年偌大的中国集举国的力量,一年的科研经费只有100亿美元,尚且比不上三星的一家半导体工厂,或者英特尔一家公司一年的科研经费,更不用去比巨无霸美国。 想一想,美国70年代的国力和科研投入,和中国70年代的国力和科研投入相差多少?美国当年一年的投入积累,相当于中国当时多少年的投入积累?现代中国一年的科研投入又相当于当年中国的多少年投入?

比如阿波罗计划期间,美国每年光给航天领域的投资就占了相当于1%的年度GDP;土星五号一型火箭的多年总投入:土星五发射13次总共花了65亿美元,平均每次5亿美元。而同时代世界第一艘核动力航母企业号的造价是4.5亿美元。现在美国一艘超级航母的造价都是100亿美元起跳。整个土星五号经费相当于现在的1500亿美元。今年初,美国SpaceX公司发射“重型猎鹰”,引爆了国内的媒体,那是SpaceX站在美国巨人的肩膀上才能有的成就。如果是中国过去的那么弱小的基础,给100个马斯克,也没用。

我提几组数据给大家认识一下过去中国的差距有多大:

中国美国钢产量差距:

1949年美国是中国的44.8倍,

1950年是中国的14倍,

1960年是中国的10倍,

1970年是中国的6倍,

1980年是中国的3倍,

1990年是中国的1.3,

直到1993年才超过美国。

发电量:

1949年,美国发电量是中国的69倍(也就是美国一年的1.5%投入,就比中国全年所有都多)

1955年,美国发电量是中国的44.7倍

1960年,美国发电量是中国的12.8倍

1970年,美国发电量是中国的13倍

1980年,美国发电量是中国的7.6倍

1990年,美国发电量是中国的4.9倍

2000年,美国发电量是中国的2.8倍

2010年,美国发电量是中国的0.94倍

科研经费(根据世行数据):

1996年,美国的科研投入是中国的40倍

2000年的时候,美国的科研投入中国的24倍

2005年的时候,美国科研投入是中国的10倍

2010年的时候,美国的科研投入是中国的4倍

2015年,美国科研投入是中国的2.25倍

这里要请注意,在当时中国相比之下十分低下的工业产出里,绝大部分都要被拿来进行补课,打基础,所以那个时代的中国除了极少数领域,都是没有世界先进研发的,都是在自我进步,缩短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60年沧海桑田,中国的国力早已翻天覆地,一年的研发投入相当于过去的中国无数年的投入积累,并早已超出当年(60-70年代)的美国。所以,从今往后看,中国追赶世界先进水平的时间不会变长,只会快速缩短,我们常说的多少年的差距并不靠谱,因为今天的中国完成了工业化,国力和科研投入能力几百倍于过去的中国。

说完了大数,让我们来看看大数定律吧。

大数定律是概率学上的非常重要的一条定律,通俗一点来讲,就是样本数量很大的时候,样本均值和真实均值充分接近。这一结论与中心极限定理一起,成为现代概率论、统计学、理论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基石。

这个定律里面很多术语,该怎么理解呢?我们可以简单的这样理解,工业国家里大量的工业企业,研究组织,技术人员,研究团队这些,都可以算是科研投入的样本。当工业大国完成工业化,经济规模已经十分庞大之后,企业数量,研究组织数量,技术人员和研究人员数量都会变得很庞大,在科研上的动作就可以用大数定律来考量了。(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农业国,由于工业能力低下,工业积累能力差,基本没有和工业国进行对等科研比较的能力。)

大数定律告诉我们,当工业大国科研投入十分巨大,科研人员和项目十分庞大的时候,其获得有效科研成果的概率,应该是趋近于一个基本比率的。这个比率在工业国之间并不会产生十分巨大的差异。

现在的中国:

一年的工业增加值是美国的1.3倍,日本的3.6倍,德国的4.9倍,英国的8.8倍,韩国的9倍,法国的10倍。

一年的科研投入是美国的50%(大多数预测认为2030年之前能反超),日本的1.5倍,德国的2.4倍,韩国的4倍,法国的4.3倍,英国的5倍

一年的在校大学生数量是美国的2倍,韩国的10倍,日本的13倍,德国的13倍,英国的16倍,法国的20倍

一年的获得授权专利数量是日本的1.8倍,美国的1.9倍,韩国的3倍,法国的23倍,德国的25倍,英国的92倍

不仅是上面列出的,我们还有更多的各种与产业发展和科研进步相关的重要数据,比如论文数量、工程师数量等等,都是远超发达国家的规模,甚至是他们的十倍、几十倍。现今在中国拥有远比大部分发达工业国家庞大的多的工业规模和积累,中国的产业和科研发展将进入爆发期,未来一段时间科研的发展将以指数式增长颠覆过去人们对中国科技水平的认知,绝对会让人瞠目结舌,接下来的10多年时间里,中国产业升级和赶超发达国家的进程一定会是超乎想象的快,产业寒冬的悲观论调是不成立的。

只有美国的科研经费还比中国多不少,说到今天的中国和美国竞争,当下中国的GDP总量仍然大幅落后美国,又当如何看待中国对美国的追赶?

首先,根据国际银行的测算,中国的PPP购买力平价GDP已经在2014年超过美国了,成为了第一大经济国;再次,在2015年或者2016年,中国的工农业总产值也已经超过了美国了;第三,核心工业指标,发电量上看,在2009年左右中国超过美国以后,在2016年,中国总发电量已经是美国的150%。可以说中国的工业积累能力已经基本追上了美国,未来一方面是要追平美国强大的历史积累科研成果。一项新技术突破不会永远是障碍,随着新技术的持续出现和技术扩散,同一项技术的优势保有期是有限的,民用专利有效期20年,军用技术更长一些,也不会多出太多。另一方面是在新增科研成果上的竞争。而中国的规模远远没有到达巅峰,我们现在高等教育人口占劳动力人口总数才刚过15%(美国现在是42%),科研增长的潜力十分巨大。

中美两国的规模远超其他发达工业国,21世纪中叶开始,将会是中美两超引领世界前进的格局,如同20世纪的美苏竞争。到了那时,中国的规模恐怕要比美国更大,优势会在中国一边。让我们立足基础,脚踏实地,自力更生,为远大理想努力奋斗,实现中国梦,再现华夏文明的辉煌!

背景简介:本文作者为陈玉林,通信仪表行业工程师,社会、经济问题观察者,知乎@陈玉林。风云之声获授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