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哭亿万中国人的重庆支教老师再登央视 讲了什么故事

小编用尽了洪荒之力,唱哭亿万中国人的重庆支教老师再登央视 讲了什么故事 的全部内容都在这里了,拿走不谢!

正文开始:

原标题:唱哭亿万中国人的重庆支教老师再登央视,讲述与诗词结缘的故事

唱哭亿万中国人的重庆支教老师再登央视 讲了什么故事

  原本籍籍无名的清代小诗,却因乡村支教老师梁俊和贵州乌蒙山区孩子的吟唱,让很多人为之动容。近日,因此爆红的支教老师梁俊再度登上央视,讲述了他与诗词结缘的故事。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这首清代诗人袁枚创作的20字小诗《苔》被支教老师梁俊和贵州乌蒙山区的孩子在《经典咏流传》的舞台重新唤醒。孩子们最朴质无华的天籁之声,唱哭了庾澄庆和曾宝仪,也让亿万中国人都在这一刻被感动。

唱哭亿万中国人的重庆支教老师再登央视 讲了什么故事

唱哭亿万中国人的重庆支教老师再登央视 讲了什么故事

  3月3日,央视新闻频道《新闻周刊》栏目专访梁俊。在两年支教生涯,梁俊教会孩子们100多首古诗词,其中50首被他谱成曲,误打误撞的古诗谱曲,给山区的孩子们留下了诗性的种子。

  刚刚过去的春节,随着《经典咏流传》的热播,这首清代诗人袁枚创作的小诗《苔》一夜爆红。节目中,支教老师梁俊和贵州乌蒙山区孩子用宛如天籁的声音动情演绎了《苔》。这首孤独了300年的小诗,一夜之间走进了亿万观众的心。

  梁俊是广西人。2001年,他来到重庆生活,曾做过广告公司的文案策划、乐器行店长、吉他老师,也在福利院里当过义工。

  2013年9月,梁俊和新婚妻子来到贵州石门乡新中小学支教,开始了一场特别的蜜月之旅。

  在谈到《苔》的创作故事时,梁俊介绍,自己发现山区的孩子因为生活在山里比较胆小,就像苔在角落里的感觉,没有人注意到他们。我就想他们就是苔,但他们也有他们生命的价值。

  梁俊介绍,自己很喜欢孩子,也一直在做公益,所以下定决心要用唱古诗的方式做好诗歌教育。刚开始,梁俊上网搜索古诗谱曲的作品,却发现鲜有朗朗上口的曲谱。于是,他干脆尝试自己谱曲。

  梁俊希望把弹吉他才能应用到教学上,据他透露,自己小时候也不喜欢背古诗词,没想到现在却在山里爱上了古诗词。

  两年支教生涯里,梁俊交会孩子们一百多首古诗词,其中50首被他谱成曲。春夏秋冬,四季更迭,梁俊带着孩子们在不同时节唱不同诗歌。

唱哭亿万中国人的重庆支教老师再登央视 讲了什么故事

  梁俊介绍,比如现在是三月份,一般我们就会唱一些特别的乡村四月,比较欢快的歌曲。到了秋天,它是思念的季节,我们会唱秋诗、送别诗。

  “去误打误撞的用古诗文谱曲的方式去教孩子们,这样的形式和传统相接,如果不是遇见他们,这些事情是不会发生的。所以这是一个生命的故事,而不是一段简单的就是说教和授的。”梁俊说。

唱哭亿万中国人的重庆支教老师再登央视 讲了什么故事

  远离城市繁华,也没有网络,梁俊就给孩子们举办唱诗会,感受古诗词的意趣和美好。从教室到后山,都是他们歌唱的舞台。

唱哭亿万中国人的重庆支教老师再登央视 讲了什么故事

  梁俊介绍,在他教孩子们学唱诗歌的同时,还有孩子因为爱上诗歌而搞起了创作。其中一个叫朱思语的10岁男孩,写了一首诗叫做《爱和风》。梁俊由此发现,原来每一个孩子心里头都有一首诗歌。

  2014年春节,梁俊想到做一个微信公众号,把学生的作文和小诗放上去,他收集作品,录入文字,简单排版后就放到了网上。这个叫“童书乌蒙”的微信公众号推出的,全是山里孩子纯真的文字,吸引了不少关注。

  2015年,梁俊和妻子离开石门坎回到重庆,而公众号一直在持续更新。

  回到重庆的梁俊发起了一个众筹项目。2016年年底,孩子们的诗集《乌蒙山里的桃花源》得以出版。

  小小苔花也如牡丹绽放,在僻静偏远的西南山区,孩子们虽然拥有不多,但他们的生活曾有诗有歌,原本羞怯的农家孩童也学着用诗词唱出心中的悲伤欢乐,唱出属于他们的田园牧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