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华还是远华?印尼总统贺年推文暗藏玄机
傻大方提示您本文标题是:《亲华还是远华?印尼总统贺年推文暗藏玄机》。来源是西陆军事网。
亲华还是远华?印尼总统贺年推文暗藏玄机。总统|暗藏玄机|远华|印尼|佐科|亲华---
在苏哈多上台后,印度尼西亚禁止华人公开庆祝华族节日,包括传统的农历新年。在他下台后,印尼政治开始民主化,而瓦希德当总统时,农历新年定为“选择性的假日”,即华人若要庆祝可以放假,但不是公假日。直到美加华蒂当总统时,印尼才将农历新年定为公假日。
印尼孔教理事会(Matakin)每年都主办农历新年联欢会,并邀请印尼总统出席。从瓦希德、美加华蒂到尤多约诺,每年都以总统身份出席孔教会农历新年联欢会。
总统|暗藏玄机|远华|印尼|佐科|亲华---傻大方小编总结的关键词
可是佐科自2015年出任总统以来,却不曾出席这个农历新年联欢会。佐科向来都被视为亲华人以及亲北京的印尼总统,但是他就偏偏没有参加这个被认为是庆祝“华人新年”的联欢会,使一些人觉得很难理解。
其实,佐科此举与印尼政局有关。在2014年当他竞选总统时,在民调中本来已经遥遥领先,可是在接近选举日时,其政敌普拉博沃的阵营散布谣言,指佐科是“华人基督徒”。一夜之间,其对手的“中选率”几乎赶上了佐科。
佐科的团队马上改变战略,全力动员支持者四处奔走,辟谣宣传,又与夫人前往麦加朝圣,结果才以6%的微差击败了对手,登上总统的宝座。
佐科上台后,积极推行“多元宗教与多元文化”的政策,同时由于要大搞基础设施的建设,需要大量的经济援助、外资以及贷款,于是吸引中国投资,也邀请中国旅客来印观光,引起印尼反对党以及反华势力的不满。
反对势力指佐科亲华亲中反对势力指控他太过“亲华人及亲中国”“出卖印尼国家利益”,企图掀起反华运动。
总统|暗藏玄机|远华|印尼|佐科|亲华---傻大方小编总结的关键词
印尼国内的经济发展缓慢,贫富鸿沟扩大,而华人又被视为“富有”的阶层,所以种族主义的情绪一触即发。此外,大部分的印尼土著是穆斯林,反对党以及种族主义分子往往利用宗教与种族作为政治斗争的武器,打击华人以及开明的印尼土著民主人士。
去年钟万学在雅加达首长选举中寻求连任落选,并且被判“亵渎伊斯兰”罪名成立而入狱两年就是一个例子。
直到现在,反对党以及既得利益者仍然利用种族与宗教问题削弱佐科的势力,佐科也要随时应战。因此,他与印尼华社保持距离,与中国更不必说。
据报道,佐科本来答应参加2015年的春节联欢会,不过他临时“因有事”缺席。此后,他也没有出席过任何与农历新年有关的庆祝会。
不过,他在推文上祝贺印尼华人农历新年快乐。譬如在2016年的春节,他在推文上写道:“恭祝(印尼)华人社会(masyarakat Tionghoa)农历新年快乐(Tahun Baru Imlek),恭喜发财。”在2017年的春节,佐科也发推文:“(我要)向庆祝农历新年的(人们)贺年(Selamat Tahun Baru bagi yang merayakannya)。但愿我们今年的经济越来越巩固。”
自上个世纪以来,印尼华裔将农历新年称为Tahun Baru Imlek,偶尔也会说成Tahun Baru Tionghoa(华人新年)。印尼土著也跟着印尼华人称农历新年为Tahun Baru Imlek。
佐科推文的玄机今年的春节,佐科还是以推文的方式,向印尼华人贺年。但是,有些印尼华文报以及中国媒体的报道,却有商榷的必要。
雅加达某大华文报,引用“中新社雅加达2月18日电”,刊登一则新闻;《佐科总统和国会议长祝贺中国新年》。其部分内容如下:
“佐科于正月初一(16日)上午在他的推特账号上推送了一条庆祝中国新年的消息。佐科写道:‘庆祝中国新年,祝身体健康,心情愉快,永远快乐!愿繁荣总是伴随着我们大家。’至周日18日下午,该推文已获2万多人点赞,6500多人转发……”
上述有关推文的报道,其实不是很正确,其中文翻译与原文有出入。这里我根据印尼原文重译:
“(我要)向庆祝农历新年(Tahun Baru Imlek)的(人们)恭祝新年。祝身体健康,心平气和(hati damai),以及永远幸福(selalu bahagia)!愿繁荣伴随我们大家。——佐科维多多”
佐科的推文中根本没有“中国新年”(Tahun Baru China或Tahun Baru Tiongkok),而是“农历新年”。佐科绝对不会说华人在印尼庆祝“中国新年”,也不会在这个时候要将中国卷入。“中国新年”是错误的翻译,在此时此地应用“中国新年”,在印尼会让人感觉有宣扬“中国民族主义”之嫌。
同时,与2017年的贺词一样,佐科没有指明是向华社(masyarakat Tionghoa)贺年,而是“向庆祝农历新年的人们(或族群)”祝贺。
佐科用较含糊的字眼,避免用“华人”这个词,相当微妙。佐科也没有像报道中所说祝人们“心情愉快”,而是祝人们“心平气和”,不要冲动。最后一句“繁荣伴随我们大家”(原文没有“总是”),值得读者深思。
其实,佐科今年的推文贺词话中有句话:“繁荣伴随我们大家”,不是只是伴随印尼“某些人”或“某个族群”,而是印尼“所有的人”或“所有族群”。
如果分析佐科如今所面对的各种挑战,我们可以更理解他推文中的意思。
印尼华人的经济地位一般上比“原住民”好,同时在苏哈多时代华人的经济势力已经增强,如今亦然。反政府的人士,包括印尼国军前司令卡铎也在去年公开指控“外国人”操纵印尼的经济,印尼“原住民”没有分享经济繁荣的果实。
佐科在农历新年的推文,很巧妙地号召印尼华人不要只是“自己发达”,而是“共同发达”。
而佐科贺年推文的报道,有两万多人点赞,但依然有许多人在网上唱反调,抨击、挖苦,甚至谩骂佐科,说他“帮中国人”,无法阻止贪污,反伊斯兰,要他明年下台。
这些反佐科又反华的社交媒体好像是有组织的,同样的名字出现多次。显而易见,其目的就是要破坏佐科的形象,为明年的总统选举做好准备,以打倒佐科。XLW
西方围堵中国背后真相曝光:
南海仲裁案结果已经出炉,美国在这场角力中的作用已经非常明显。两天前,美国又在韩国部署萨德反导系统,对中国的安全构成进一步威胁。在中国崛起的过程中,愈发看到西方对中国的影响。
事实上,包括美国大选候选人特朗普和希拉里对中国的言论、欧洲对中国兴起的贸易保护主义,背后都影影绰绰地留存着“中国威胁论”的影子,对中国的“围堵”也没有放松过脚步。为什么西方会这么做?我在新书《中国民族主义的复兴:民族国家向何处去》中有如下解答:
“从西方世界的角度来看中国,为什么中国邓小平时代的经济发展对世界,尤其是西方世界是’有害’的?为什么中国的崛起必然会对现存国际秩序构成挑战?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对中国的崛起会有什么样的战略?”
1 转折
2008 年从西方开始的全球性金融危机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从前西方经济好的时候,信心十足,并没有感觉到一个崛起中的中国能够真正“威胁”到西方。但是今天仍然深陷经济危机的西方开始对自己信心不足,认为中国的崛起已经对西方构成了实实在在的威胁。
这种被中国“威胁” 的感觉促成西方做出各种有悖于中国利益的事情。西方对中国实行贸易保护主义,美国“重返亚洲”来平衡中国的崛起,同时进行排斥中国的TPP 经济谈判。
冷战格局的解体表明原来的美苏两大国之间的权力平衡体系的消解。两极平衡的消失使原来受这一体系遏制的各种国际政治力量获得相当的自主性,纷纷争夺美苏两国留下来的权力真空。
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看来,在所有因素中,最有能力,也最能威胁世界政治的就是中国了。中国在过去的改革年代中,经济发展占世界首位,使得其有能力在亚洲,甚至在全世界范围内抢占美苏两大国留下来的权力真空。
如果西方世界要维持其现在在世界 事务中的主宰地位,防止中国崛起后对西方世界过去的作为进行报复,那么西方世界应该共同努力来围堵中国,遏制中国力量。这就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世界出现的“中国威胁论”和“围堵中国论”的背景,也是中国民族主义崛起的国际原因。
2 建构
就东亚在美国外交战略的重要性,华盛顿布鲁金斯学会的麦克诺格说得很清楚:冷战后,没有其他地区像东亚地区那样对美国具有如此的重要性。这一地区是当今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特别是现在美国国内经济增长停滞不前,美国的对外贸易,尤其是对东亚的贸易,对改善美国的经济的总体情况显得极其重要。
美国人希望,东亚国家最好只专注于经济的发展,和美国及其他西方国家修好经济关系,而让西方人来安排东亚的安全问题。然而,东亚国家并没有朝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希望的方向发展。
俄罗斯为国内经济问题所制约,需要有很多时间来重新确定其在东亚的新角色;中国发展是通过经济分权取得的,经济发展因此带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朝鲜和韩国不能轻易排除两国间战争的可能性。基于对这些问题的认知,美国在东亚仍然全副武装,但又没有具体的目标。
大约10万美国军队仍然留守在包括日本和朝鲜半岛在内的东亚地区。然而,由于苏联的解体,美国在东亚的军事目标也模糊起来。美国人声称美军保护日本和朝鲜半岛以及美国所有的海上运输线。但苏联人走了以后,谁在威胁日本和朝鲜半岛呢?如果这样,那么多的美军地面力量又是干什么用的呢?
随着东亚国家间经济贸易活动的急增,它们间发生战争的可能性也在减小。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宣扬“中国威胁论”和“围堵中国论”呢?这在很大程度上与西方人,尤其是美国人理解国际关系的方法有关。用社会学的言语来说,“中国威胁论”是基于西方利益之上的一种社会建构。
3 三种策略
1993年,《纽约时报》前驻北京采访人员克里斯托夫在美国《外交事务》上发表了一篇题为“中国之崛起”的文章。它大致上反映了一部分西方人对中国崛起的认识和他们的“恐中”心理。
克里斯托夫的逻辑是,中国经济发展在过去的十几年里为世界上最快,同时中国的军事预算的增加也是最快的。中国是世界上核武器成员国,和周边多数国家都有领土上的纠纷。
经济发展的结果必然使中国的国力大增,使其有能力根据自己的意志来解决历史上遗留下来的问题。尽管美国充当世界头号经济强国为时已长,但如果中国像今天那样发展下去,就会在下一个世纪超过美国。届时美国人就不再有任何手段来遏制中国的扩张了。
他说,中国下一次战争很可能在距中国数千里的南海爆发(23年前的论断)。另一个战争源是台湾海峡。许多西方观测家近来纷纷谴责中国的军事发展。这并不公平。从现实主义的角度来说,中国正在做它应该做的事。
如果说中国有领土和军事上的野心也是应该的。任何中国政府,不管谁当政,都会有差不多的外交政策。例如,不管什么样的中国政府,如果其放弃南海和台湾地区,都会受到来自国内的强大的压力。
中国所提出的领土野心也不是野蛮无理。中国可以列举无数的历史证据证明其对南海和台湾地区的主权。一个重要的问题是,一些先发展国家乘中国软弱之际,实行帝国主义的政策,占领了许多中国的领土。任何一个国家在其政府有能力时都会像中国那样,恢复其领土主权的。
可以看到,克里斯托夫等人的推理带有很大的主观猜测性,有些甚至是无中生有。但这种思维无疑是基于西方国际关系史中发展出来的现实主义国际政治理论。这种理论也不可避免地对西方世界的对华政策起着深刻的影响。道理很简单,按照现实主义的说法,经济增长意味着活力,活力意味着不稳定。
历史上,美国在19 世纪的崛起对拉丁美洲国家来说简直是个噩梦。美国的经济起飞是拉美国家受其奴役的开始。一战前德国的崛起,二战前日本的崛起及二战后苏联的崛起都在世界历史上创下了不可抹消的痕迹。那么现在中国的崛起是否会使历史重演呢?
按现实主义的说法,在国际政治上,国家充当主权者。如同个人,一个国家所受的羞辱是有限度的。自鸦片战争后的一个多世纪里,中国不断失去领土,主权为其他国家所分割。作为一个大国,中国人从此再也没有得到过他人的尊敬。
邓小平的经济改革推进了中国的工业革命,使得中国有可能建设一支强有力的军队,有能力纠正西方国家过去的错误。很显然,如果中国民族主义重蹈西方民族主义的覆辙,中国很有可能成为 新的战争根源。或者说,如果我们用理解西方民族主义的思路来理解中国民族主义,那么,我们就必然得出中国威胁论的结论。
那么,以美国为中心的西方世界应当如何对付中国的崛起呢?围堵中国有三种可称之为宏观性的策略。其一是强硬派现实主义的围堵论,其二是牵制中国论,其三是分而治之论。
4 围堵论
东亚的和平与安全最终还是依赖于这一地区的两大国,即日本和中国。然而在西方人看来,因为日本是西方世界的盟友的一部分,所以真正的麻烦会来自中国。要避免新的战争,保护西方的利益,围堵不失为上策。
这一观点最激进的要数《时代周刊》专栏作家克劳特哈默的文章。他认为,中国势力的急剧扩张正在给整个世界造成不安。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应当共同围堵中国。
具体的做法可以包括:与中国的强邻越南建立外交关系,巩固美日关系,拉拢俄国等。围堵策略在国际政治中并非罕见。维也纳公约围堵拿破仑帝国,北约围堵苏联都是较为突出的例子。他甚至建议美国政府拒绝邀请中国参加 2000 年奥运会,阻止中国参加世界贸易组织。
像克劳特哈默这样强硬的敌视中国的人并不少见。在这些人看来,西方必须采取一些手段去平衡中国的力量以避免东亚国家之间的无政府状态。所有强硬的现实主义者认为,美国和西方现在应当做的是千方百计地弱化中国政府,停止和中国的科学技术的交往,以免使西方的高级技术落入中国人之手。
5 牵制论
与围堵中国论相应的另一理论是“牵制中国论”。简单地说,这一策略的目的是要把中国拉入现存世界体系,迫使中国接受现行国际关系原则,在西方和美国人设置的制度框架内活动。
6 分治论&分离论
围堵中国的第三种方法是分而治之。在舆论界我们可以以西格尔为例。我们来看看他的逻辑推理。从国际关系的角色来看,中国邓小平时代分权改革的意义在于:当中国的经济发展为世界最高时,国际社会也获得了机会来重新定义什么是“中国”。
经济分权弱化了中央政府的权力,地方实力大增,慢慢地不顺从中央的政令。而中央政府也发现,一旦权力被下放,就难以收回。从很多方面来看,改革开放已经使中国从一个“中央集权”的国家变成了一个“模糊状态国家”。那么,中国的经济分权到底导致了怎样的消极后果呢?
对农村的控制再也不能像毛泽东时代那样严紧了;企业和各级政府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决策权,中央政府慢慢地失去了对地方的控制;大量外国资金流入中国,但中央政府并没有能力去控制这些资金;经济决策权从中央政府流入各级地方政府、地方企业和各类外资企业。
西格尔等人的“分而治之论”正是建立在中国改革开放所带来的这些消极后果之上的。这一政策在目前阶段可由下列策略组成。(1)西方国家需要对中国地方文化及地方经济和政治情况作深入的了解,了解地方政治和军事精英们,以及他们与中央政府和其他地方的关系。
(2)西方政府需要成立有关中国地方的咨询公司。他们也可在中国的地方建立自己的贸易公司。西方政府有能力用贸易和投资要求中央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接受西方自由价值观。
(3)西方政府可以开始把中国的地方政府视为一级比较独立的政府。这样的外交政策能够鼓励中国各省去认识自己的国际地位,为它们提供更多的信息。从长远来看,开放的中国地方政府有利于西 方的利益。
总之,由于内外力量的作用,现在很难预测中国的未来。重新回到高度集权的过去已经是不可能了。同样中国在近期解体的可能性也不大。但有很多因素能促使中国往这一方向发展。
外部力量尽管在影响中国的发展,但其能力总体是有限的。中国人的前途自然掌握在中国人自己的手里。但是,随着中国的瓦解,“中国威胁”也一去不复返了。
- 冤?不冤!义乌一女司机明明叫了代驾,却还是酒驾,怎么回事?
- 为什么你每天都练腹肌,还是看不到腹肌?
- 张家口房价到底是涨还是降?闹不机密了
- 复古还是新潮?2018 年的手机主流配色将会是渐变色?
- 特斯拉破产:是倒闭,还是放长线钓大鱼?
- 怎么存款利息高?有钱是存银行好还是买房好?
- 借条还是欠条?打借条的常识,不懂等于吃亏!(附借条范本)
- 孩子,你是选择精彩五十年,还是吃苦五十年?
- 两难选择影响了科学研究:用漫长一生证明低热量饮食长寿,还是用
- 越来越多老人瞒着家人立遗嘱,最纠结的还是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