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以国际视野谋划千年格局之变

这是一篇关注度很高的文章!说的是《成都:以国际视野谋划千年格局之变》。该文章已被转发很多次了,你也来转一下吧。

正文开始:





成都发展日新月异,城市变化气象万千。(图片来源:成都日报)





国际在线四川频道消息(刘垚):城市总体规划,是城市发展的总纲、建设的蓝图和管理的依据。2月27日,成都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会上听取了成都市政府关于《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年)(送审稿)》的说明。





新总规站在一个战略性的高度对城市进行定位,也是成都市站在一个高度上来谋划发展,用国际视野和世界眼光来定位成都的成长坐标,为成都人民描绘了一幅科学发展、永续发展的美好蓝图。





龙泉山绿意盎然,未来将成为城市中央绿心。(图片来源:成都日报)





新中国成立以来,成都共编制了1954版、1982版、1996版、2011版四轮总规,在引导当时的城市发展各个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次总规修编,是成都市的第五轮总体规划,全面加强了城市发展的顶层设计。





成都将水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城市空间(图片来源:成都日报)





新一轮成都总规有怎样的创新与亮点?





本次总规规划思路集中体现为“1个面向、3个立足、1条主线、4项原则、5个关系”。





即面向“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两个阶段”战略安排,立足于世界眼光、国际视野,立足于国家、四川省战略要求和立足于解决社会关切的城市问题,坚持“如何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的主线,按照“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原则,以全域景观化、景区化的理念,统筹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体现公园城市特点,处理好“舍与得”“增与减”“东与西”“新与旧”“城与乡”5个关系。





“舍与得”,指疏解转移非核心功能,强化提升国家中心城市核心功能。“增与减”,指建设用地规模总量基本稳定,空间分布上东增西减,用地结构上生态生活空间增、生产空间适当缩减。“东与西”,指区域层面,向东与重庆全面相向发展、向西与川西共同保育生态;市域层面,西部重点保护生态、减量发展,东部重点强化功能、增量拓展。“新与旧”,指处理好历史与现代的关系,实现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历史城区与城市新区和谐相融。“城与乡”,指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面实现乡村振兴,实现从城乡统筹到城乡融合。





天府国际机场效果图(本网资料图)





本次成都城市总体规划确立了“三步走”战略目标,2020年,高标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建成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国家中心城市;2035年,加快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全面建成泛欧泛亚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际门户枢纽城市;本世纪中叶,全面建设现代化新天府,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世界城市。





按照规划,将强化成都“五中心一枢纽”国家中心城市核心支撑功能,建设全国重要的经济中心、建设全国重要的科技中心、建设全国重要的文创中心、建设全国重要的对外交往中心、建设全国重要的金融中心、强化综合交通通信枢纽。





中国-欧洲中心(成都高新区党群工作部宣传处 供图)





同时,实行差异化区域发展战略,构建“东进、南拓、西控、北改、中优”差异化发展的五大功能区。高起点规划东部区域,高水平发展南部区域,高标准建设西部区域,高质量改造北部区域,高品质优化中部区域。





千年画卷段西郊河“西郊绿里”效果图(图片来源:成都日报)





总规提出,成都城市发展模式转型要坚持以底定城、以水定人、以能定业、以气定形。在坚持以水定人方面,确定城市人口规模上限。从需求端,采用多方式综合预测,2035年人口规模为2400万人-2600万人;从供给端,以资源承载能力对发展规模的约束,2035年可承载2300万人,因此,规划至2035年,成都市常住人口规模控制在2300万。





新时代的新成都,将依循着这张崭新的蓝图,展开大视野,走向新格局,以国际视野谋划千年格局之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