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自杀后,清朝用一极端手段,将明朝历史掐断,从此无人提南明

傻大方提示您本文标题是:《崇祯自杀后,清朝用一极端手段,将明朝历史掐断,从此无人提南明》。来源是静说历史。

崇祯自杀后,清朝用一极端手段,将明朝历史掐断,从此无人提南明。崇祯|清朝|极端|无人|南明---


历史上有个不成文的规律,就是隔代修史,明史是清人编写的,如果承认南明为合法政府,清朝就不是合法政府,因为这两个政权同时并存过一段时间,所以南明所处的位置十分尴尬。

清朝是从努尔哈赤开始的,但实际上应该从皇太极开始,毕竟皇太极创立了“清”,清朝灭亡后还有个逊清小朝廷,也就是伪满洲国,但也没把这个朝廷算入清朝正史。

在正史中清朝一九一一年就结束了,之后的清廷被视为“不合法”。

严格来讲南明不算是清朝一部分,也不算是明朝一部分,它的正统性其实是有待推敲的。南明从形式上与东晋、南宋很相似,但地盘太小,难以相提并论。

崇祯|清朝|极端|无人|南明---傻大方小编总结的关键词

崇祯自杀后,清朝用一极端手段,将明朝历史掐断,从此无人提南明

南明比起东晋、南宋,没有行之有效的政治体系,在文化上也没有建树,虽然历经四帝但在位时间都短,最长的才十几年,当然这一切都不是南明登不上历史正统地位的决定性原因。

其实地盘、经济、政治都不是决定一个王朝是否“正统”的主要原因,判断一个朝代是否是上一个朝代的延续,要看它统治者的正统性和文化的归属感。

东晋和南宋都是统治者原班人马南渡建立的朝廷,整个行政体系都搬了国家,原来的皇族也都一起南下,这样建立起来的国家在民众眼里只是丢地,而不是“灭国”。

再往前推算,蜀汉是偏安一隅的王朝,但在当时百姓和后世修史官的心里,蜀汉就是汉室的“正统”,诸葛亮就是汉朝的“忠臣”,因为它的国号是“汉”,诸葛亮的口号是“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诸葛亮在书信里也屡次提到“匡复汉室”。

崇祯|清朝|极端|无人|南明---傻大方小编总结的关键词

崇祯自杀后,清朝用一极端手段,将明朝历史掐断,从此无人提南明

其实蜀汉对“汉”的宣扬也是一种文化普及与文化推广,他们的做法令汉地百姓有了文化的归属感,而朝廷也有文化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所以史学家说蜀汉是汉朝的“第四个阶段”,这个朝廷是完整的,有完整的政治体系,也没有南明那么多内斗,换句话说,蜀汉实现了对它的行政区域(国家)完整的统治,而南明却没对南方进行过完整的、有效的统治。

当一个王朝灭亡后,新朝总是励精图治,尽量多刷存在感,但南明一开场就以最差的姿态进入,一开始就有“分权而立”的迹象,朱由崧是由四镇总兵(高杰、黄得功、刘泽清、刘良佐)这四派军阀辅佐的,四镇总兵依仗拥立之功,启用阉党余孽和东林党针锋相对,明朝末年那一套全被南明继承下来。

弘光元年,左良玉进逼南京,说奉崇祯太子的命令诛杀奸臣马士英“清君侧”,朱由崧调江北四镇迎敌,造成江淮陷入守备空虚,被清军攻破。

崇祯|清朝|极端|无人|南明---傻大方小编总结的关键词

崇祯自杀后,清朝用一极端手段,将明朝历史掐断,从此无人提南明

清军渡过长江,弘光帝被迫出奔芜湖,后来被在北京抓获处死,弘光政权灭亡。

弘光时期山东、河南一带并没有满清的大军,而弘光朝廷忙着内斗,根本没人去接收,这样的王朝不但仓促短命,而且在民间也没有什么认可度,修史官也觉得说无可说,对于民间修史的人,对这部分也涉猎不多。

说起民间修史,我们要提到康熙年间第一个文字狱,叫《明史》案,也叫庄氏史案,

顺治年间,南浔人庄廷龙买到了一本大明学士朱国桢的部分明史稿,所以就聘请一帮江浙一带的学者编辑成书,叫《明史辑略》,庄廷龙去世后,他的父亲庄允诚就让李令析作序,后来虚列了“参订者”,再把此书卖出。

一些学者对此不满,说参订者怎么没他们的名字,于是庄氏再把书高价赎回重新撰写,把原版劈了。本以为这件事解决了,没想到一个被革职的官员吴之荣向庄氏敲诈钱财不成,怒而报官,又上报朝廷说他“私编明史,毁谤朝廷”,此案最终牵连广,多达一千人,成为清朝第一大案。

崇祯|清朝|极端|无人|南明---傻大方小编总结的关键词

崇祯自杀后,清朝用一极端手段,将明朝历史掐断,从此无人提南明

“江浙名士列名书中者皆死,刻工与鬻书者亦同时被刑”,很多官员被流放。

所以没有人敢再修《明史》,文字狱也是“南明史”大半没有流传下来的重要原因。

清朝官方历史明确记载着:一六四四年崇祯自杀,明朝亡,对此后代史官不再有异议,包括一些严肃的历史学家,也将南明当成一个个小的割据政权,当成一个地理概念,而不是一个国家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