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奥成绩不及预期,折射冰雪产业发展成色不足 | 观点

唯有当竞赛成绩建立在发达的产业基础上,这样的成绩才足够牢靠,并形成正循环。如果将2022年冬奥会当作一个阶段性目标,留给中国冰雪产业的时间不多了



专栏作家 刘枭(千钧体育副总裁)



2月25日,平昌冬奥会在一片争议声中落下帷幕。中国代表团以1金6银2铜共计9枚奖牌的成绩,位列奖牌榜第16位,不仅落后于同处东亚的韩国(5金)和日本(4金),较之往届也出现了下滑。

冬奥成绩不及预期,折射冰雪产业发展成色不足 | 观点

当地时间2018年2月20日,2018平昌冬奥会短道速滑女子3000米接力决赛现场。由范可新、曲春雨、李靳宇和周洋组成的中国队,被判罚犯规无成绩,憾失银牌。图片来自视觉中国

近年来,借着体育改革和举办2022年冬奥会的东风,冰雪运动获得了国家政策和社会资本的大力支持。但从这次的竞赛成绩看,不菲的投入似乎并没有取得预期中的效果,实在是颇有些尴尬。

对于冬奥成绩不及预期,舆论存在多种不同的声音。有的认为是体育外交乏力,在一些比赛场上受到了不公平待遇;有的指向人才培养机制欠缺,不少项目人才断档;还有一些观点认为,体育管理方式的变化令备战工作多少有些准备不足。

凡此林林总总,都有一定的道理。就事论事,中国代表团在本届冬奥会之前与期间,的确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但若透过现象看本质,真正的原因远比看上去更加复杂,折射出来的其实是冰雪产业发展成色不足、市场化机制尚未对竞技体育形成有力支撑的冰冷现实。

观察冬奥会奖牌榜排名靠前的国家,挪威、德国、加拿大、美国及瑞典、瑞士等,无不首先是冰雪产业大国,拥有发达的产业基础及浓厚的冰雪文化;其次才是冰雪运动强国,屡屡在冬奥会摘金夺银。

在这些国家,产业发展所带动的全民参与,为赛场上的高光表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场地及场馆设施,到人才储备及选拔机制,再到赛事及运动员服务的周边配套,当一项运动的发展和推广拥有了发达的产业基础,出成绩便成为了一种必然,所要做的只是将那些具有天赋的选手放到赛场上,自然会有强大的市场力量推着他攀上顶峰。

反观国内,产业基础的缺失与社会参与的不足,令冰雪运动始终只是一小部分人的游戏;狭窄的选材范围及脆弱的经济条件,又进一步限制了冰雪竞技人才的涌现及发展。如此环环相扣下,竞赛成绩的跌宕起伏便不难理解了。

仅以中国传统优势项目短道速滑看,历史上不乏王濛、杨扬等名将,但遗憾的是,这些杰出的个人IP在退役后并没有转化成为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王濛还因为体育创业巨额亏损上了新闻头条。

如果连在赛场上证明过自己的奥运冠军都无法在冰雪产业中站稳阵脚,产业基础的脆弱可想而知。更不用提“毛振华怒斥亚布力管委会”“王健林折戟长白山”这些在商业界流传甚广的负面消息了。归根结底,仍然是产业发展问题,是区域经济存在的体制机制问题。

现如今,冬奥会已经进入了“北京周期”,四年后的2022年,我们便将迎来北京-张家口冬奥会。在这四年里,摆在中国冰雪运动面前的,绝不仅仅是如何在家门口争光这么纯粹的议题。

随着体育改革的深化,体育产业的发展同样面临着新旧动能转换的命题。市场化体育,而非举国体制,应当成为主导国内冰雪产业发展的核心动力。

为此,需要政府及业界共同努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提供足够优秀的冰雪运动产品,真正实现“三亿人上冰雪”的宏伟目标,对冬奥会的竞赛成绩形成有力支撑。也唯有当竞赛成绩建立在发达的产业基础上,这样的成绩才足够牢靠,并形成正循环。

如果将2022年冬奥会当作一个阶段性目标,留给中国冰雪产业的时间不多了。

冬奥成绩不及预期,折射冰雪产业发展成色不足 | 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