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海事局释疑“大雾逼停航船”:仪器非万能,细活得靠肉眼

海口海事局释疑“大雾逼停航船”:仪器非万能,细活得靠肉眼

海口海事局释疑“大雾逼停航船”:仪器非万能,细活得靠肉眼



连日来,大雾导致海口三港断断续续出现停航。在现代科技日新月异的当下,笼罩海口上空的白雾,为何还能影响船只通航?这成了不少市民游客心头的疑惑。海口海事局通航管理处副处长张海滨称,即便是现代航海业,目视、瞭望依然是必不可少的航海手段,尤其是在船只出港、进港的过程中。







张海滨介绍,在如今的船舶系统中,绝大多数商船,包括日夜航行在琼州海峡的货船和客船,都装上了“甚高频”,通过它来“牵线搭桥”。但是海上航行安全依然有两个因素起作用。一是目前多数渔船等小型船只并未装备“甚高频”,商船与之相遇时,无法保证能够进行畅通联系,只能由一方主动避让。

避让不及,则发生相撞。另一种情况,则是如今困扰海口三港的天气原因。“仪器并非万能,例如雷达有盲区,装备也有可能会失灵。特别是在恶劣的天气条件下,如果无法进行目视瞭望,盲目把通航的安全交给仪器来决定,是十分危险且不负责任的。目视与技术相结合,才是安全航行的根本。”张海滨介绍,能见度不良,最终将导致无法进行正常的瞭望,即使拥有先进的技术装备,也不足以完全掌握周边的海域情况。



海口海事局释疑“大雾逼停航船”:仪器非万能,细活得靠肉眼





因此,为保障琼州海峡航行安全,海事部门制定了《湛江徐闻港区水域船舶安全航行管理规定》,于2016年3月1日正式实施。根据该规定,当能见度小于1000米时,禁止船舶进入航道航行。





“春节期间,琼州海峡出现多年难遇的大雾天气,能见度最低时不到50米。”在一线工作了6年,张海滨从未见过如此大雾,“即使是往年,也没有遇到过这么浓厚、持续时间这么长的大雾。”





大雾之下,船只将面临着巨大的安全风险。当肉眼几乎无法目视时,即使通过雷达找到了港口的方向,依然无法顺利停靠。张海滨比喻道:“好比司机停车,找到了停车场,还得找到停车位。”找到船舶“停车位”这种细活儿,还得依靠肉眼目视。“雷达有盲区,现代港口又大多是人工疏浚而成,在看不见的水下是一条条类似沟渠的航道,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剐蹭到其他船只,或是偏离航道导致搁浅。”因此,船只靠泊如同停车,光靠倒车影像可不行,还得留神多看看两侧的后视镜。





那么,既然大雾天气船只靠泊有风险,是不是船只出航就没有风险了呢?张海滨的答案是否定的。与船只靠泊的原理一样,驶出港口,同样需要优良的能见度,否则同样也将发生剐蹭,或是搁浅。





“大雾天气贸然出海,可能会造成其他严重后果。”例如,船只驶向对岸之后,才发现对岸同样也是大雾弥漫,只能紧急前往锚地抛锚。“随意冒着大雾出航,对旅客而言,是极其不负责任的。”张海滨说。





有细心的市民游客发现,连日因大雾发生的断续停航中,有部分情况是对岸出现大雾,却导致了海口三港无法出航。张海滨介绍,这也是基于大雾造成能见度底下,出港、进港船只受影响而发生的停航。





“琼州海峡是一个整体,一方出现大雾,另一方也无法通航。”连日来,为了及时保障琼州海峡的正常通航,海事工作人员熬了无数个昼夜。张海滨坦言,此刻最大的愿望,“就是好好睡一觉。”

【本文源自南国都市报,版权归原著】

海口海事局释疑“大雾逼停航船”:仪器非万能,细活得靠肉眼

海口海事局释疑“大雾逼停航船”:仪器非万能,细活得靠肉眼

  航漫 | 你不知道的船舶发展史 【重磅】船东互保是您需要的吗? 【头条】抱团取暖 ---1000万的撞桥保障只需要5元/总吨

海口海事局释疑“大雾逼停航船”:仪器非万能,细活得靠肉眼

海口海事局释疑“大雾逼停航船”:仪器非万能,细活得靠肉眼

海口海事局释疑“大雾逼停航船”:仪器非万能,细活得靠肉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