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新零售时代,顺丰不顺以及王卫的远虑与近忧
傻大方提示您本文标题是:《【深度】新零售时代,顺丰不顺以及王卫的远虑与近忧》。来源是品牌农业智库。
【深度】新零售时代,顺丰不顺以及王卫的远虑与近忧。新零售|远虑|顺丰|近忧|深度|王卫---
2018年,顺丰创始人王卫就要满48周岁了。
在刚刚过去的2017年,王卫率领顺丰这家国内最大的民营快递企业迎来高光时刻——成功登陆A股。
1993年,顺丰刚刚成立时,团队只有6个人,只有香港太子砵兰街上一间几十平米店面;创业初期,顺丰团队几乎都是夹带货物往返香港和珠三角地区的“水客”。25年后的今天,顺丰控股(002352.SZ)市值超过2000亿元,拥有近13000个自营网点,业务范围覆盖了超过50个国家。王卫个人身家也随着顺丰IPO而飙升。福布斯在2017年4月发布的华人富豪榜上,王卫以159亿美金的净资产位居第七。
在投资者眼中,今天的顺丰是家好公司。顺丰半年报显示,顺丰控股2017年上半年实现营收321.61亿元,同比增长23.28%;净利润18.84亿元,同比增长7.47%。公告同时披露,顺丰上半年快递件量、活跃月结客户量同比均实现20%以上增长;此外,顺丰的重货、冷运、国际、同城配送四大新业务均实现跨越式增长。
但好公司顺丰却逐渐在A股资本市场“失宠”。截至发稿,顺丰控股总市值2075.83亿元。这一估值水平与去年股价最高时相比,已经跌去三成多。
对于估值,王卫怎么看?据第一财经报道,在2017年顺丰内部的年会现场,王卫表示,“顺丰这几年为了业务压力,为了上市,有点信仰迷失掉了。我不接受、不认可我们这几年所谓的辉煌,因为我真正要给大家看的不是多少架飞机、多少市场占有率、多少收入、行业里面是不是排第一,甚至我今天的财富是多少,我觉得这件事我根本没有兴趣去看。”
王卫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据说他的办公室经常弥漫着佛香,桌上摆放着佛像。对于成功和财富,王卫认为,这只是一个人福报多少的体现;多年来,他低调、神秘、淡泊名利。但作为顺丰掌舵者,商业现实又推着他逐步走进公众视野,还时不时要求他做出改变。比如,他几年前一直排斥上市,但他最终还是通过借壳的方式快马加鞭地把顺丰送上了A股。不晓得接下来,面对大幅缩水的估值,王卫是否依然能“淡定如初”。
回顾过去十二年,虔诚向佛的王卫和顺丰创始人王卫一直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取舍和平衡。
【深度】新零售时代,顺丰不顺以及王卫的远虑与近忧。新零售|远虑|顺丰|近忧|深度|王卫---
撕掉“不融资、不上市”的标签【深度】新零售时代,顺丰不顺以及王卫的远虑与近忧。新零售|远虑|顺丰|近忧|深度|王卫---
2017年2月24日,顺丰控股在深交所举行重组更名暨上市仪式,正式登陆A股,成为继圆通、申通、韵达之后,第四家登陆A股的快递公司。当天上午,顺丰控股一字涨停,报55.21元/股,总市值达2310亿元,超越万科A和美的集团,成为深市第一大市值公司,王卫的身价也达到近1500亿元,成为民营快递业首富。
从2016年5月公告借壳鼎泰新材上市,到正式敲钟更名,顺丰控股的借壳上市历时9个月,速度可谓“快马加鞭”。
分析认为,王卫之所以改变对IPO的态度,并迅速通过借壳的方式将顺丰送上A股,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他感受到了竞争对手的冲击和快递行业正在迅速变化的格局。彼时,快递行业的黄金十年已经过去,群雄逐鹿和高毛利已成历史,谁能抢先上市谁就能在接下来的行业整合中赢得主动,那时候,顺丰的竞争对手“三通一达”纷纷完成上市,其中,中通快递完成赴美IPO,圆通借壳大杨创世、韵达借壳新海股份、申通借壳艾迪西。
曾几何时,王卫对于上市是排斥的,他认为,上市后,企业就变成一个赚钱的机器,每天股价的变动都牵动着企业的神经,对企业管理层的管理是不利的。短期内的利润增长将成为企业存在的唯一目的,这样,企业将变得很浮躁,和当今社会一样的浮躁。
除了“不上市”,王卫早前还对顺丰立过一个原则——“不融资”,据说,当时众多PE与VC投资人都多次登门却终不得见王卫真容。
另人意外的是,2013年8月21日,苏州元禾控股、招商局及中信资本联合向顺丰注资,据当时的媒体报道,几家机构投资总额“近80亿元,总计获得不超过25%的股权”。
彼时,外界在讨论顺丰的此次融资时,高频率地使用了诸如 “染红”、“招安”这样的字眼,原因很简单,顺丰的三个投资方清一色地带有国资背景。据说王卫此次融资“只对国有国字号的PE感兴趣”。
王卫为何倾心国有PE?当时投资过韵达快递的一位VC接受媒体采访时分析,“顺丰作为一家领先的快递企业,有些业务,如果政府没有明文规定,需要做很多沟通和解释的工作,股东有国有背景的话会更好一些”。
据《21世纪商业评论》报道,引入国字号的PE已经不是王卫第一次做身份调整和再定位。2010年下半年,顺丰救将自己延续了17年的外资身份变更为内资,成为一家名副其实的民营公司,而王卫也获得了深圳市民身份。
这背后,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自2009年10月1日起,国内开始实施新《邮政法》。新《邮政法》明确规定:外商不得投资经营信件业务,而这块业务在顺丰占比较大。若要继续合法经营该业务,顺丰就必须变更为内资公司。
【深度】新零售时代,顺丰不顺以及王卫的远虑与近忧。新零售|远虑|顺丰|近忧|深度|王卫---
低调总裁走到聚光灯下【深度】新零售时代,顺丰不顺以及王卫的远虑与近忧。新零售|远虑|顺丰|近忧|深度|王卫---
今年6月,在腾讯承办的首届粤港澳大湾区论坛上,顺丰总裁王卫成为现场和媒体报道的一个亮点。
几乎不在公开活动上露面的王卫应马化腾亲自电话邀请,“砸了自己低调的牌坊”,以嘉宾身份出席该论坛,并参与了圆桌对话。马化腾在演讲中透露了自己花了很大的力气,亲自邀请王卫的过程,这一信息迅速登上众多媒体的头条,媒体之所以如此敏感,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王卫此前太低调了。
几年前,《创业家》曾有一篇文章形容称,“当我们谈论起顺丰和王卫的时候,像是在谈论一个看不见摸不着、却缭绕弥漫在空气中的幽灵。”在顺丰上市前的二十多年,王卫几乎未接受过媒体采访,媒体想找一张他的个人照片都很难。
在顺丰上市前后,低调总裁王卫两次罕见的“高调”令外界印象深刻。
2016年4月17日,一向低调的王卫突然“高调”出现在大众视野,他的一条朋友圈截图在网上广为流传。当天,一位北京顺丰快递员在送货时不慎与一辆轿车发生剐蹭,被车主打了多个耳光。王卫在朋友圈转发了事件相关视频,并评论称:我王卫向着所有的朋友声明!如果这事不追究到底,我不再配做顺丰总裁!”
新零售|远虑|顺丰|近忧|深度|王卫---傻大方小编总结的关键词
事发第二天,王卫还就顺丰快递员被打一事举行了一场媒体交流会。他表示:“这次我们这么强势主动地走出来,要很鲜明地阐明我们的态度:绝对不能允许这种粗暴的人员这样对待顺丰快递员,以及快递行业的人。”
后来,在顺丰的努力交涉下,打人者因涉嫌寻衅滋事被依法行政拘留10天。
2017年2月,顺丰控股上市当天,王卫一身休闲装现身,他还专门带着被打的顺丰快递小哥到深交所敲钟。
新零售|远虑|顺丰|近忧|深度|王卫---傻大方小编总结的关键词
在顺丰控股上市当天,心情激动的王卫再次“高调”了一把,他豪掷十多亿元给员工发红包,单个红包金额最高超过万元,王卫发超级红包的行为被外界纷纷点赞,并在快递员圈子里引发“羡慕嫉妒没有恨”。
新零售|远虑|顺丰|近忧|深度|王卫---傻大方小编总结的关键词
【深度】新零售时代,顺丰不顺以及王卫的远虑与近忧。新零售|远虑|顺丰|近忧|深度|王卫---
王卫的近忧与远虑【深度】新零售时代,顺丰不顺以及王卫的远虑与近忧。新零售|远虑|顺丰|近忧|深度|王卫---
从快递行业目前的形势来看,顺丰控股面临的压力不容小觑,可以说既有“内忧”也有“外患”。
Wind数据显示,2017年10月至12月快递旺季中,顺丰控股实现业务量合计9.32亿票,不及申通快递的12.3亿票、韵达股份的15.13亿票。增速方面,顺丰控股第四季度业务量同比增长率为19.33%,落后于同期全国快递行业业务量24.3%的同比增长率。业务量增速低于竞争对手,导致的结果是顺丰会丧失部分市场份额。在快速增长的电商件中,将近80%的市场份额已由“通达系”瓜分。
另外,人力成本高企成为顺丰控股的一大痛点。顺丰控股在2016年时员工总数就超过12万人。2017年前三季度,顺丰控股整体毛利率为20.51%,净利率仅有7.28%。人力成本高企也成为吞噬顺丰控股利润的主要因素。
在外部,除了“三通一达”的竞争,顺丰正在迎来一个新的劲敌——京东物流。
京东创始人、CEO刘强东去年在接受央视采访时直言“能在未来立足国内的物流可能只有京东和顺丰”,这对顺丰既是赞美也是挑战。
2月14日,京东集团宣布旗下京东物流已A轮融资,融资总额为25亿美元,主要投资方包括高瓴资本、红杉中国、招商局集团、腾讯、中国人寿、国开母基金、国调基金、工银国际等多家机构。次轮融资后,京东物流估值134亿美金。
今年1月,刘强东在出席达沃斯经济论坛期间向媒体透露,京东物流将独立IPO。当媒体向刘强东询问京东物流是否会在今年上市时,他说:“也许可能,但不会是今天”。据一财报道,2017年底,网易严选低调接入了京东物流。而此前,网易严选的配送服务方是顺丰。显然,京东物流正在崛起为王卫不得不重视的竞争对手;而顺丰与菜鸟的冲突已经人尽皆知。
除了快递业务,王卫近年来一直在尝试向互联网跨界。据报道,在顺丰内部发言中,王卫曾多次强调,具有冒险精神、敢于创新、敢于承担,这才是顺丰文化和顺丰精神所推崇的。
早在2010年8月,顺丰“E商圈”开始运营,2011年在深圳布局便利店业务;2012年6月,生鲜电商-“顺丰优选”正式上线;2014年5月18日,顺丰嘿客正式在全国开业。
然而,倾注了大量人力、资金打造的电商业务最终并未成功。2017年,顺丰借壳上市的鼎泰新材披露的财报数据显示,顺丰“已剥离业务商业板块”自2013年至2015年亏损分别是1.26亿元、6.14亿元、8.66亿元,相加亏损16.06亿元。而亏损的原因,报告中称“主要是因为顺丰商业自2014年开始集中铺设线下门店所致”。
探索电商业务受挫后,2017年顺丰开始重新聚焦主业,尤其是上市之后,顺丰控股开始斥巨资升级改造物流基础设施。
从2017年2月上市至今,顺丰控股一口气买了5家大型全货机,一架为波音767,其余4架均为波音757,至此机队总规模已达到42架。此外,顺丰还在2017年12月斥资3.2亿元购买了2架巨无霸波音747货机,目前尚未投入运营。
在重金购买货运飞机的同时,顺丰还在加紧研发各类型无人机,打造“大型有人运输机+支线大型无人机+末端小型无人机”三段式空运网,以实现36小时通达全国中的目标。
去年12月,顺丰试飞了一架巨型的无人机。根据介绍,该无人机翼展达20米,机身长10米,载重达到1.2吨,巡航速度可达250千米/小时,航程可达3000千米。它还了实现无人化自主控制,可以自动规划航线。
在军民融合的政策环境下,顺丰无人机还能应用于军事领域。顺丰介绍称,大型无人机可以实现海岛、哨所等远距离供给,在发生重大自然灾害时运送药品和急救用品。去年10月,空军后勤部同包括顺丰在内的五家物流领域企业高管签署了《军民融合战略合作协议》,5家公司都获得了“空军后勤物流军民融合战略合作单位”资质牌照。
下一个12年,王卫会把顺丰带向何方?
【深度】新零售时代,顺丰不顺以及王卫的远虑与近忧。新零售|远虑|顺丰|近忧|深度|王卫---
依王卫的性格,继续在快递领域精益求精、守擂是必然。除了聚焦主业,一些迹象显示,顺丰对电商、零售领域的探索仍然未终止。去年11月,在无人零售创业热潮中,顺丰也推出了自己的无人货架品牌“丰e足食”,成为首个加入该领域的物流企业。顺丰无人货架相关负责人告诉全天候科技,“我们希望能够抢占这样一个高频的线下流量入口,实现往线上导流,将有助于盘活顺丰各项商业资源,形成一个完整的商业闭环。”
而去年6月,顺丰与阿里系菜鸟物流矛盾的背后是双方对数据的激烈争夺,顺丰为何如此重视电商物流数据?这也让外界对其今后的业务拓展有了更多想象空间。
新零售|远虑|顺丰|近忧|深度|王卫---傻大方小编总结的关键词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在经历了上市之初的狂热上涨行情后,中国市值最高的快递公司顺丰控股(002352.SZ)在资本市场逐渐“失宠”。
“顺丰是一家好公司,但我目前不会买。”数位投资者在与界面新闻交流时这样表示。
这家公司的股价在2017年一季度曾摸至73.34元的高位——按照顺丰控股2017年每股1.05元的盈利预测(Wind一致预期),这一价格相当于近70倍的市盈率。
但是,属于顺丰控股的高光时刻显然已经过去。在最近的一个交易日,顺丰控股收报49.38元/股,总市值2179亿元。这一估值水平与去年股价最高时相比,已经跌去三成多。
好公司顺丰控股似乎正陷入不“顺”境地。
眼下,来自多家投资机构的专业人士都认可这样一个观点:顺丰控股的估值已经“撞”到了天花板。
此外,如何化解业务量增速下滑、市场份额减少带来的经营困境,也是这家快递公司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业务困局【深度】新零售时代,顺丰不顺以及王卫的远虑与近忧。新零售|远虑|顺丰|近忧|深度|王卫---
【深度】新零售时代,顺丰不顺以及王卫的远虑与近忧。新零售|远虑|顺丰|近忧|深度|王卫---
国家邮政局的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较2016年增长28%。电商的快速发展无疑是快递业务量连年攀升的重要原因。中金公司研究报告显示,2007年至2016年十年间,电商件的复合年均增长率高达60%。
新零售|远虑|顺丰|近忧|深度|王卫---傻大方小编总结的关键词
数据来源:Wind、界面新闻研究部
可是,电商为快递业带来的“福利”并未惠及顺丰控股。
一位快递行业分析人士告诉界面新闻,顺丰控股并非不重视电商件,只是在这一领域已经迷失。电商件的本质在于成本低,对价格敏感且服务质量要求不及商务件,顺丰控股在此方面的性价比就不高。这也是顺丰控股不得不选择在电商件中占比较小的中高端领域的原因。
顺丰控股将自身定位于快递业务的中高端市场以及传统商务快件,并坚持直营模式。这一经营模式让顺丰控股获得良好的口碑和社会声誉之时,更让其具备了区别于“通达系”的差异化竞争策略和高于同行的单票收入。
但在当前电商件将近80%的市场份额由“通达系”瓜分的情况下,顺丰控股已经很难从电商件领域谋求更多市场份额。
为什么需要重视快递企业的业务规模?这正是由快递行业的特性所决定。
新零售|远虑|顺丰|近忧|深度|王卫---傻大方小编总结的关键词
数据来源:Wind、界面新闻研究部
随着电商的崛起,快递企业的议价能力正在降低。根据界面新闻统计,2007年至2017年,中国快递行业平均单价已由28.5元/件下降至12.4元/件,缩水超过56%。
对于快递企业而言,唯有寄希望于不断扩大规模效益以降低成本并维持盈利增长,才能在有限的利润空间下,应对未来可能会继续上演的价格战和服务战。
不过,经营数据显示,顺丰控股2017年抢占市场份额的结果不算理想。
顺丰控股今年1月18日公布的2017年12月快递服务业务经营简报显示,当月顺丰控股实现营业收入74.28亿元、业务量3.35亿票,较2016年同期分别增长22.15%、25.47%。
对比同日申通快递(002468.SZ)、韵达股份(002120.SZ)公布的月度经营数据,虽然申通快递、韵达股份12月的营业收入远不及顺丰控股,但这两家公司拥有比顺丰控股更多的业务量和业务量增速:申通快递、韵达股份当月业务量分别为4.1亿票、4.97亿票,同比增长28.59%、44.90%。
新零售|远虑|顺丰|近忧|深度|王卫---傻大方小编总结的关键词
数据来源:Wind、界面新闻研究部
在属于快递企业旺季的第四季度里,顺丰控股难以摆脱市场份额竞争不力的局面。2017年10月至12月,顺丰控股实现业务量合计9.32亿票,不及申通快递的12.3亿票、韵达股份的15.13亿票。增速方面,顺丰控股第四季度业务量同比增长率仅为19.33%,更是落后于同期全国快递行业业务量24.3%的同比增长率。
业务量增速低于同行竞争对手与整体行业,意味着顺丰控股市场份额的丢失。2016年,顺丰控股业务量市场份额为8.25%。界面新闻根据目前的数据初步推算,该公司2017年的市场份额约为7.69%,较2016年小幅下滑。
市场份额的丧失,使得原本毛利率和净利率已经很低的顺丰控股遭遇更大的盈利挑战。
2017年“通达系”纷纷宣布提价之时,顺丰控股只能作壁上观。继“通达系”于2017年6月份集体上调快递派费后,去年双十一前夕,中通快递(ZTO.N)、韵达股份宣布快递涨价,引起业内轰动。但顺丰控股对此无动于衷,在10月底举办的三季度业绩说明会上,该公司明确回应“暂时没有加价的计划”。
一个合理的解释是,顺丰控股虽然面对价格敏感度低的中高端市场,但提价则可能意味着市场份额的继续萎缩,顺丰控股只有忍耐才能保证现有业务规模的维持或持续增长。
然而,不打算涨价和市场份额下滑的顺丰控股正面临着人工成本居高不下的严峻现状,这成为一直寄居在顺丰控股身上且难以好转的“疑难杂症”。
顺丰控股对员工的重视有目共睹。在顺丰控股上市当天的敲钟环节,三位员工站在了“掌门人”王卫身边,他们分别是2016年4月在北京被掌掴的快递员、一位客服人员和顺丰航空的一位机长。而顺丰控股员工薪酬更是令同行刮目,界面新闻获知,顺丰控股2016年员工总数超过12万人,所有员工人均月薪高达8169元,较2015年上升了3%。
获得优厚待遇的快递员,为顺丰控股带来不错的品牌溢价。国家邮政局公布的2017年快递企业总体服务满意度调查排名中,顺丰速运、邮政EMS、中通快递位列前三位。
当然,这也预示着顺丰控股需付出更高的成本支出。
数据来源:Wind、界面新闻研究部
2017年前三季度,顺丰控股整体毛利率为20.51%,净利率仅有7.28%。同期,该公司营业总成本为461.67亿元,同比增长21.73%。
根据财务报表,顺丰控股营业总成本项目包含营业成本、三费(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税金及附加、资产减值损失。这其中,营业成本、管理费用金额、销售费用占比居前三位,去年前三季度分别为396.06亿元、52.39亿元、9.8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3.95%、12.75%、7.30%。
上述三项费用按照费用性质分类,可分为外包成本、职工薪酬、运输成本、办公及租赁费用、折旧费及摊销费用、物资及材料费用等15项。其中,外包成本、职工薪酬两项直指顺丰控股的人力成本。人力成本是顺丰控股最大的成本来源,该项成本的不断攀升是造成顺丰控股成本上升的主要原因,这也成为投资机构关注的焦点。
2017年,顺丰控股共计召开了5次调研会议,有关成本的问题几乎成为必谈话题。在接受调研时,顺丰控股曾多次提及管控成本的措施:加大对提高信息系统和自动化设备的投入、优化业务流程、运用大数据分析工具、在波峰采取灵活的用工模式。其中,所谓“在波峰采取灵活的用工模式”则是借助外包。
顺丰控股试图借助上述措施以压缩人力成本,但这似乎是一厢情愿的想法。由于其执行外包商同工同酬的要求,顺丰控股外包成本正大幅度增加,并带动整个人力成本的推升。
考虑到2017年三季报并未披露外包成本等在内的15项费用明细。在此,我们对2016年以及2017年上半年的数据进行观察。
以顺丰控股2016年的财务数据为例,报告期内,该公司职工薪酬总额为147.95亿元,同比下滑29.67%。但其外包成本总额为211.32亿元,同比增长167.19%。因此,顺丰控股2016年的人力成本整体同比增长24.13%。
人力成本增加的现象还在2017年上半年延续。财务数据显示,报告期内,该公司职工薪酬发生额为74.46亿元,同比仅下滑0.31%。而同期顺丰控股外包成本发生金额为125.66亿元,同比增长53.6%。由此可计算,2017年上半年,顺丰控股的人力成本同比增长27.87%。
高昂的人力成本是顺丰控股短期内无法减轻且甩不掉的包袱。在调研活动中,顺丰控股表示,“从历史数据来说,外包在短期并不能有效减少成本。”
突围不易【深度】新零售时代,顺丰不顺以及王卫的远虑与近忧。新零售|远虑|顺丰|近忧|深度|王卫---
【深度】新零售时代,顺丰不顺以及王卫的远虑与近忧。新零售|远虑|顺丰|近忧|深度|王卫---
顺丰控股短期内要想走出当前的业务困局,实属不易。更让这家民营快递龙头企业头疼的是,在其引以为傲的业务模式方面,众多竞争对手正在涌现,并瓦解其业务模式的稀缺性。
在2017年半年报中,顺丰控股描述其为“A股目前唯一一家采用直营模式的快递公司”。
实际上,“通达系”部分成员对直营模式的觊觎应当引起关注。申通快递在2017年半年报中表示,“将因地制宜提高直营网点的数量和混合制网点的数量。”
而随着德邦股份(603056.SH)的上市,这家计划加大直营投入的公司将与顺丰控股成为A股快递物流行业实行直营模式的“双子星”。
A股市场之外,顺丰控股还面临着新的竞争对手在直营模式上的直接对抗,来势汹汹者当属京东物流。
2018年1月中旬,京东物流传出启动新一轮融资的消息,至少20亿美元的融资目标展现出其勃勃野心。京东集团董事局主席兼执行官刘强东去年在接受央视采访时曾抛出“能在未来立足国内的物流可能只有京东和顺丰”的豪言。
京东物流依托于电商业务,已经培育了良好的口碑。其中高端市场的定位,将使顺丰控股有限的市场竞争环境变得更加激烈。
尽管目前规模与顺丰控股差距较大,但京东物流也有顺丰控股所无法企及的优势——仓储。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9月底,京东拥有405个仓库,占地面积900万平方米。
在物流仓储上,顺丰控股内心有所矛盾。2017年8月份完成80亿元定增后,顺丰控股将其中原计划50亿元的物流仓储投资金额,缩减至14亿元。战略调整的背后,反映出顺丰控股不愿放弃仓储物流的建设,但面对强敌时却也不得不“缴械”。
敌人已兵临城下,顺丰控股在业务模式上却鲜有招数。
首先,顺丰控股不能选择“通达系”的加盟制来降低经营成本。直营制为其带来的品牌溢价,是加盟制所无法媲美的,假设部分尝试加盟制,由此带来的声誉损失将会使顺丰控股得不偿失。
其次,继续实施直营制。顺丰控股如果提价则会招致市场份额下滑的风险,这将成为京东物流追赶的机遇。
在业务模式无法突破前提下,顺丰控股可选出路便是拓展业务链。
一位不愿具名的物流行业分析师告诉界面新闻,在快递行业智能化、综合化的发展潮流下,综合物流服务成为各家快递物流企业集体推崇的定位。这要求快递企业不仅能够提供仓储、运输、配送等基础业务,还要布局跨境物流以及基于大数据等方面,提供全渠道服务。
顺丰控股较早布局重货、冷运、国际快递和同城配业务,完善自身的业务链。2017年上半年的财务数据显示,顺丰控股报告期内重货和冷运业务收入分别为17.6亿、10.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9.7%、85.6%,成为顺丰控股各类业务中增速最快的两个业务。
不过,光鲜亮丽的数据掩饰不了重货、冷运业务短期内无法提升顺丰控股盈利的事实。
重货、冷运业务尚未成熟,保持盈亏平衡是顺丰控股当前最现实的目标。在该公司2017年中期业绩说明会上,界面新闻获知,顺丰控股的重货业务整体对利润有正面贡献,但仍处在建设期中,而其冷链业务建设期要更长一些。
其次,“不只做快递”已经成为顺丰控股和“通达系”共同的目标。去年,“通达系”全部在加强跨境物流、快运、仓配、智慧物流信息一体化的布局。
例如,圆通速递(600233.SH)战略并购香港先达国际,韵达定增39.2亿元投入智能仓配一体化转运中心等项目建设,申通快递投资设立了上海雪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以进军冷链业务。
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1月7日,圆通速递正式发布并启用新标志体系,包括A网普快、B网速配、C网重货快运、航空、冷链等,彰显出该公司进行综合化转型的决心。
除此之外,在快运与快递行业界线愈发模糊的背景下,市场规模是快递行业三倍的快运领域正在被民营快递巨头们垂涎。
重货业务目前是顺丰控股营收增速最快的新业务,为了分羹快运市场,顺丰控股将该业务分为“物流普运”、“重货快运”、“重货专运”。但在快运市场,顺丰控股与“通达系”不仅是后来者,它们还面临着来自快运龙头企业德邦股份的施压。
1月16日,德邦股份正式登陆A股市场。其计划投资20.9亿元用于零担运输车辆购置。这笔投资资金还包含IPO时约47%的募资,可见德邦股份仍想继续巩固其在快运行业的地位。
事实上,顺丰控股庞大的物流体系优势,是其在快递行业保持竞争力的利器。该公司将之称为“三网合一”——天网、地网、信息网。顺丰控股甚至还要建机场。2017年12月,顺丰控股对外宣布其全资子公司深圳顺丰泰森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计划出资23亿元,参与设立湖北国际物流机场有限公司。该合资公司将全面负责鄂州机场的建设和运营,成为顺丰航空快递运输体系布局建设的核心。
可以肯定的是,上述物流体系可以保证顺丰控股服务的速度和广度,但如果没有相应的业务规模来匹配,顺丰控股所搭建的庞大物流体系也将是一种资源浪费。
估值天花板【深度】新零售时代,顺丰不顺以及王卫的远虑与近忧。新零售|远虑|顺丰|近忧|深度|王卫---
【深度】新零售时代,顺丰不顺以及王卫的远虑与近忧。新零售|远虑|顺丰|近忧|深度|王卫---
不可否认,顺丰控股是目前国内市值最高的快递企业,但眼下其估值若想继续向上攀升,却是阻力重重。
顺丰控股现在的估值为何被高估?这是在回答这家公司窘境时必须直面的一个问题。
从市盈率角度上看,以2月2日收盘价为参考,顺丰控股最新动态市盈率为28倍,仅低于圆通速递,为A股四大民营快递企业中第二高市盈率企业(由于德邦股份刚刚上市且未开板,这里不做比较)。
但若以扣除非经常损益后的市盈率数据进行对比,顺丰控股无疑是A股快递企业之最:截至2月2日收盘,顺丰控股该数据为41.29倍,高于圆通速递的31.27倍、韵达股份的22.71倍以及申通快递的16.22倍。
顺丰控股眼下正陷入净利润增速不及营收以及市值增速的境地。在盈利跟不上估值增长的前提下,顺丰控股估值最终会向业绩增长方向靠拢,这就意味着估值回落。
财务数据显示,2017年前三个季度,顺丰控股单个季度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54.71亿元、166.90亿元、176.6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5.55%、21.25%、23.00%。相应季度内,顺丰控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7.74亿元、11.10亿元、17.6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3.76%、3.49%、14.59%。同期,该公司期末总市值分别较上市时增长38.98%、32.50%、44.49%。
此外,根据Wind一致预期,顺丰控股2018年归母净利润为51.74亿元,预计同比增长11.92%。Wind一致预期对于圆通速递、申通快递、韵达股份2018年归母净利润增速预期分别为21.96%、21.78%、27.79%,增速均高于顺丰控股。
另一个影响顺丰控股估值的因素则来自限售股解禁。
今年1月23日,顺丰控股约3.74亿股限售股到期解禁。目前顺丰控股流通股份数为5.96亿股,占总股本的13.50%,这意味着顺丰控股现在2200多亿市值仅由其1/8的股本支撑。
顺丰控股尚未解禁的限售股还有38.17亿股。2018年8月23日、2019年1月23日、2020年1月23日分别解禁2.27亿股、3.74亿股以及32.01亿股。2020年1月23日将是顺丰控股最大解禁日,待解禁限售股股份数占总股本高达72%。
顺丰控股整个解禁过程漫长,且重量级解禁时间点靠后,这使得市场弥漫着浓厚的观望氛围。
主力资金更是谨慎,近五个交易日,顺丰控股主力资金净流入额分别为-0.03亿元、0.1亿元、0.01亿元、-0.01亿元和-0.03亿元。
没有人知道,顺丰控股的“不顺”会持续多久。
来源:界面、全天候科技、网易财经、新浪、第一财经等
- 这家家电零售企业开挂了,2017净利润暴涨近5倍
- 深度好文:经商的有钱人和读博的文化人为啥都不自信
- 不止功能独特,Pacewear S8体验者深度问答
- 【深度】教育部压缩体艺特长生 家长表示该学还得学!
- 区块链深度 | 骗子、假先知们一夜暴富背后,区块链是回归互联网
- 阿里新零售魔力席卷!星巴克开新店,竟抛弃纽约!
- 努力不苦,不努力的人生才苦(深度好文)
- 【集客经营】运营商也应该搞“新零售”
- 开年购立马电动车,这个品牌电动车最低零售价1880元
- 孩子,请逼自己优秀,然后骄傲地生活(深度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