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实秋、林语堂、冰心、沈从文、莫言……感受过年

梁实秋、林语堂、冰心、沈从文、莫言……感受过年

梁实秋、林语堂、冰心、沈从文、莫言……感受过年


【梁实秋、林语堂、冰心、沈从文、莫言……感受过年】

 

春节对于中国人来说,是最重视的节日,那些传统的仪式和规矩中充满了敬畏与守望的意味。



那些文学名家们也在自己的笔下描绘了他们的春节:梁实秋笔下的春节是小孩子“吐槽”的对象,林语堂则描绘了逛庙会的有趣场景,冰心回忆童年的春节家人们的忙碌,沈从文家乡湘西的焰火最为著名,莫言憧憬着喝一碗腊八粥……在这些名家的妙笔之下,过年的场景有了独特的意蕴,令人回味。



梁实秋——《过年》



前庭后院挂满了灯笼,又是宫灯,又是纱灯,烛光辉煌,地上铺了芝麻秸儿,踩上去咯咯吱吱响,这一切当然有趣,可是寒风凛冽,吹得小脸儿通红,也就很不舒服。炕桌上呼卢喝雉,没有孩子的份。压岁钱不是白拿,要叩头如捣蒜……



除夕夜,一交子时,煮饽饽端上来了。我困得低枝倒挂,哪有胃口去吃?胡乱吃两个,倒头便睡,不知东方之既白。



林语堂——《京华烟云》



北京城外一里远,有个巨大的道士庙,叫白云观。由正月初一到十九,北京的男女老幼好多人去逛……男人举行徒步竞赛,女人有赛车,还有成群的人到那儿去会“神仙”……“神仙”也许像大官儿,也许扮作乞丐,也许像狗,也许像驴。



冰心:《童年的春节》



那时我家住在烟台海军学校后面的东南山窝里,附近只有几个村落,进烟台市还要越过一座东山,算是最冷僻的一角了,但是“过年”还是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



过年的前几天,最忙的是母亲了,她忙着打点我们过年穿的新衣鞋帽。还有一家大小半个月吃的肉,因为那里的习惯,从正月初一到十五是不宰猪卖肉的。我看见母亲系起围裙、挽上袖子,往大坛子里装上大块大块的喷香的裹满“红糟”的精肉,还有用酱油、白糖和各种香料煮的卤肉,还蒸上好几笼屉的红糖年糕。



当母亲做这些事的时候,旁边站着的不只有我们几个馋孩子,还有在旁边帮忙的厨师傅和余妈。父亲呢,就为放学的孩子们准备新年的娱乐。在海军学校上学的不但有我的堂哥哥,还有表哥哥,真是“一表三千里”,什么姑表哥,舅表哥,姨表哥,至少有七八个。



父亲从烟台市上买回一套吹打乐器,锣、鼓、萧、笛、二胡、月琴……弹奏起来,真是热闹得很。



沈从文——《忆湘西过年》



我生长家乡是湘西边上一个居民不到一万户口的小县城,但是狮子龙灯焰火,半世纪前在湘西各县却极著名。逢年过节,各街坊多有自己的灯。由初一到十二叫“送灯”,只是全城敲锣打鼓各处玩去。白天多大锣大鼓在桥头上表演戏水,或在八九张方桌上盘旋上下。晚上则在灯火下玩蚌壳精,用细乐伴奏。十三到十五叫“烧灯”,主要比赛转到另一方面,看谁家焰火出众超群。



莫言——《过去的年》



熬到腊月初八,是盼年的第一站。这天的早晨要熬一锅粥,粥里要有八样粮食——其实只需七样,不可缺少的大枣算一样。



我曾经十分地向往着这种施粥的盛典,想想那些巨大无比的锅,支设在露天里,成麻袋的米豆倒进去,黏稠的粥在锅里翻滚着,鼓起无数的气泡,浓浓的香气弥漫在凌晨清冷的空气里。一群手捧着大碗的孩子们排着队焦急地等待着,他们的脸冻得通红,鼻尖上挂着清鼻涕。为了抵抗寒冷,他们不停地蹦跳着,喊叫着。



我经常幻想着我就在等待着领粥的队伍里,虽然饥饿,虽然寒冷,但心中充满了欢乐。后来我在作品中,数次描写了我想象中的施粥场面,但写出来的远不如想象中的辉煌。





梁实秋、林语堂、冰心、沈从文、莫言……感受过年

责任编辑:

艳娇



微信美编:晨光、红菊、晨

审       校:



点击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于彦忠讲述——辽宁舰从乌克兰运回大连内幕

于彦忠 : 世界上有多少个国家,哪些国家不交会费?



◆于彦忠最精彩演讲 : 千人会场,只看到三个人,这三人是谁?

◆行程五万多公里,会见百余位企业家,2017,这个组织要做什么……



梁实秋、林语堂、冰心、沈从文、莫言……感受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