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北京猛禽救助中心 5名救助师确保中心全年运行
看官辛苦啦!傻大方小编知道你找“探访北京猛禽救助中心 5名救助师确保中心全年运行”这篇文章很久了,是否有种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的感脚呢?
正文开始:
猛禽重回蓝天 他们一直在努力
记者探访北京猛禽救助中心 5名救助师确保中心全年运行
新春阖家团聚之际,位于海淀区的北京猛禽救助中心还是一片繁忙景象,三十余只猛禽正在“住院”中,它们有的是因为自然原因受到伤害,但更多的是因为人为非法饲养。为了照顾它们,中心的康复师们也要坚守岗位,春节如常工作已经成为多年习惯。他们说,不觉辛苦,只希望大家能够重视猛禽救助,并且以正确的方式帮助猛禽。
小小救助室 设备一应俱全
北京晨报记者日前来到位于北京师范大学校园内的北京猛禽救助中心,这里是由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市野生动物保护自然保护区管理站和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IFAW)合作建立的非盈利性野生动物救助机构,也是北京园林绿化局指定的“专项猛禽救助中心”。中心占地约1200平米,综合了猛禽救助、治疗、康复、管理和宣教等多重管理于一体。所谓猛禽,工作人员介绍说“就是老鹰和猫头鹰”。
记者来到时,正值中心的两位康复师在对受伤的苍鹰进行救助(如图),因为被人非法饲养,苍鹰上喙已经磕断。两位康复师一人负责控制苍鹰,并尽可能地遮挡其眼部,另一人小心翼翼地擦去其喙上的血迹,在消毒后上药。一旁的工作人员小声介绍说,这里就相当于猛禽的手术室,而盖住猛禽眼睛,则是因为鸟类在黑暗中会变得较为安静,有助于手术顺利进行。
记者观察到,不太大的房间内,氧气罐、手术台、各类消毒一应俱全,而这里还有些特为猛禽发明的“特殊设备”。每只猛禽来此“住院”前后都要称重,为了使得它们减少挣扎,康复师们缝制了不同尺寸的称重袋,猛禽的上半身被柔软的棉布遮挡减少光照,腿部则穿过布袋上预先留好的位置,方便固定。而被毛巾盖住表面的小箱子则“相当于猛禽中心的ICU,恒温恒湿,最重症的猛禽会被安排住在里面。”
猛禽受伤害 人为因素占多数
工作人员介绍说,虽然自然和人为原因都会导致猛禽受到伤害,但总体来说,人为原因所占的比重最大。“如今城市里高楼大厦林立,猛禽有时不能分辨玻璃墙面,会飞速撞上而受伤;还有人类非法饲养,他们既不能科学对待猛禽,又可能因为兴趣缺失而中途放弃,比如被关在卫生间终日不见天日的,剪掉尾羽拴上招财猫的……”种种情况都让中心的工作人员们心痛,“我们特别希望大家能够意识到,这些都是国家保护动物,不能人为饲养。见到非法饲养的,也希望大家能够向森林公安举报。”
救助中心现在有不同种类的猛禽共十余种,总数量三十三只。有的是相关机构罚没的,有的是好心市民发现后送到中心的,还有很大一部分是中心接到救助电话后前去现场接救的。每只猛禽来到中心后,都会做抽血,做全身体检。随后,按照体检结果,康复师会给它们作出专属康复计划,时间最短两周,长则半年。完全康复后,康复师们会选择适宜的野外栖息地及时放飞猛禽,同时为它们带上脚环。“脚环上面刻有编号,像人类的‘身份证’,通过这个可以辨别出猛禽的活动轨迹,也有助于放生后追踪。”
5名康复师 保中心全年运行
中心现有康复师5名,实行倒休制度,以保证中心内365天全年都可以正常运行。康复师戴畅是一位活泼的80后姑娘,已在中心工作了8年。“我在上大学的时候就是这里的志愿者。我喜欢这份工作,又喜欢动物,所以毕业后就留了下来。”
问到多年的救助工作里有什么难忘的故事,戴畅笑道,“每年经手救助的有二三百只猛禽,实在没有什么特别的”,不过她说最高兴的时候,就是放飞猛禽的时候,“放飞就说明它们真正痊愈了。”
虽然每天都在为救助猛禽而努力,但康复师们还是希望更多的人能够正确参加到救助工作里来,“我们希望公众知道,捡到猛禽时不要擅自喂食,如果有必要最多喂点清水;如果猛禽有外伤,千万别自己上药,把它放到纸箱子里,扎孔保证呼吸后,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就好。”在戴畅的工作中,遇到过许多猛禽都是因为人类的错误救助而死去,“有些猛禽被上了紫药水或者双氧水,我们接收后还要先清洁;有些伤处的骨头与气囊相连,大家处理不当会直接导致鸟类死亡。”
北京晨报现场新闻
记者 曹雁南 文并摄
- 北京新机场安置房回迁工作启动 2万余人将搬新居
- 北京科学中心昨起迎客
- 北京怀柔国际徒步大会举行
- “中国智慧”走出去 北京城轨技术将亮相国际大展
- 北京市稳妥推进土地供应 集中发布66宗拟供住宅地块
- 北京海淀发生多车相撞事故 致7人受伤7车损坏
- 习近平结束出席第四届东方经济论坛回到北京
- 北京查处23家违规中介机构
- 北京早晚天凉昼夜温差10℃ 延庆大雾黄色预警中
- 北京西部北部山区午后阵雨 外出需注意带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