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流阳光安置公开选房 村民“搬”进新生活

傻大方提示您本文标题是:《双流阳光安置公开选房 村民“搬”进新生活》。来源是成都舆情管理师。

双流阳光安置公开选房 村民“搬”进新生活。双流|村民|阳光|生活|安置|选房---


欢迎你入住新家”一排排楼房庭院,一户户搬迁新居,春节前夕,走在四川成都双流区公兴街道金河苑小区(一期)B区内,感受到的是一股浓浓的年味和希望的力量,492户居民陆续搬入新房过年,家家户户抢装修、办年货、贴春联,热闹非凡。

双流|村民|阳光|生活|安置|选房---傻大方小编总结的关键词

双流阳光安置公开选房 村民“搬”进新生活

61岁的王明华搬进新房,厨房基础设施俱全

“务农一辈子,能住小区,感觉很幸福。”61岁的徐清龙正在小区悠闲地踱着步子,和邻居聊家常:“如今的房子比原来的土坯房结实、亮堂,邻里住得近,走动多了,相互之间更热乎,日子越过越有滋味。”徐清龙一家三口,按照每人60平米的拆迁安置标准选得了105平米、75平米的两套房。

双流|村民|阳光|生活|安置|选房---傻大方小编总结的关键词

双流阳光安置公开选房 村民“搬”进新生活

春节前抢装修,为早日搬进新居

四川是天府之国、是农业大省,四川从城乡融合空间布局、农村发展的体制机制、生态文明和人居环境建设、乡风文明与社会治理等方面为乡村振兴指出了路径。

乡镇经济要发展,不仅要有产品,还要有产业,发展产业就必须面临拆迁安置难题。

公兴街道是成都双流区发展新经济的重心区域,公兴街道是全区2017年拆迁规模最大的镇街。随着拆迁工作快速有力推进,公兴街道累积“待安置”人员越来越多。安置矛盾已成为公兴工作主要矛盾之一。在安置矛盾异常严峻的情况下,公兴街道金河苑(一期)B区仅有近500套房源,形成了房源严重不足与安置需求量大之间的巨大矛盾。

值得关注的是,金河苑小区(一期)B区在安置过程中却是一片“叫好”。

“在僧多粥少的情况下,要让不同群体的老百姓都满意是很难做到的。”公兴街道党工委书记梁飞告诉采访人员,经反复研究和数次推演,决定发挥好社区党员,特别是安置对象中党员的积极作用,坚持党建引领,采取“333安置工作法”实施阳光下的安置,严守政策底线,遵循先拆先安、户型匹配、有房应选3原则,对房源户型、安置对象、安置方案实施3公开,运用群众监督、纪委监督、媒体监督3监督。通过大量细致的工作,顺利完成金河苑(一期)B区安置工作,一次性安置了2005至2011年6年间“待安置”人口600余人。

“我是提前把家具都买好了,就等房号出来,现在的房子修的好,公摊面积小,水电气全通,厨房、卫生间设施都装好了,自己贴点地板砖就可以直接入住。”61岁的王明华回忆起一个多月前的公开电脑摇号选房场景分外激动。做了40多年裁缝的他现在已经很少做衣服,就近创业,做起了邻居的窗帘生意,“我还去上老年大学,结交新朋友,学会了弹电子琴和吹小号。”

双流|村民|阳光|生活|安置|选房---傻大方小编总结的关键词

双流阳光安置公开选房 村民“搬”进新生活

群众摇号代表现场摇号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梁飞引用荀子的话来解答了这次安置工作的慎重与深入。“乡村振兴是时代发展必然,新时代下,“困难群众”的概念已经发生了变化,“困难”有不同的表现形式,甚至比以往的“困难”更复杂多样。面对“困难”,基层干部的工作方法要转变,如果像以前简单的大包大揽,势必因为我们自身的局限,制造新矛盾。比如,待安置的村民急需房子结婚,这种困难如何解决?然而,困难不能作为违背“原则”的理由,原则就是我们为群众办实事,解决困难必须要守住的政策和法律底线,这是前提;为群众办实事和解决协调各种困难,这是我们最终的目的;更不能机械地以政策、法律为由搪塞群众。”

双流|村民|阳光|生活|安置|选房---傻大方小编总结的关键词

双流阳光安置公开选房 村民“搬”进新生活

金河苑小区一期B区安置房公开摇号现场

“‘333’安置工作法不一定是我们的创新,但受到百姓的青睐是因为它充分结合了我们的实际情况,体现了群众的意愿。”梁飞说,作为基层党员干部,就必须把党的先进性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体现到工作的方方面面,以绣花功夫把服务“落到地”,更要站在历史的高度思考和解决问题,尽可能少留缺陷和矛盾。

居者有其住所,生活才有保障。当前,公兴街道“阳光安置”作为四川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农民拆迁安置的一个缩影,演绎着从农村到城市的美好生活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