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宁古塔 真真假假的传言故事
傻大方提示您本文标题是:《清代宁古塔 真真假假的传言故事》。来源是小圆圆说历史。
清代宁古塔 真真假假的传言故事。真真假假|传言|清代|故事|吴兆骞---
真真假假|传言|清代|故事|吴兆骞---傻大方小编总结的关键词
按照现在的行政区划来看,如今的牡丹江市一带即是清代的“宁古塔”之地。当然在清代,因它本身就带着许多色彩,所以每当提及之时,不仅不会如此轻描淡写,反而只听到“宁古塔”三个字就会胆颤心惊。没去过的人说它:不仅当地冰雪重重、不是人能待的地方,甚至大多数被流放者还没到宁古塔,半路就被虎狼等野兽吃掉了。被流放而有幸得以返乡的人说它:冬天冰雪载道,让人无法忍受,夏天沼泽遍布,深不可测,去了就没有活着回来的道理。顺治十六年,因科考案受牵连的吴兆骞也许早已预料到要和宁古塔牵绊二十三年,所以在踏上宁古塔的土地上时意志消沉,满是绝望。可是在他南归三年后、临终前,对儿子吴桭臣说:“我想和你在长白山麓射猎野鸡,在松花江上钓大鲤鱼,拿回来让你母亲做羹,给晚饭加点料,这些怎么才能做到呢?”令人感慨万千的同时,又不禁疑问:时人眼中地狱般的宁古塔,真的有那么可怕吗?古往今来那些纷乱的传言,都是真的吗?
真真假假|传言|清代|故事|吴兆骞---傻大方小编总结的关键词
宁古塔真的是苦寒之地吗?
外来的流人,无论是吴兆骞还是他出生在宁古塔的儿子吴桭臣,或者方拱干,后来都这样描述宁古塔的天气:四季如冬。春初到四月中旬,大风呼啸,人们常常十几天不能出屋。入夏多雹,五六月的温度就像中原的二三月份,又阴雨连绵直到七月,七月开始下了露水,几天后即结霜,百花枯萎。八月中旬开始下大雪,九月初河水结冰,土地尽冻,至来年三月才能解冻。初到此地的人必穿三层皮衣,久居的人也得穿件厚皮衣御寒。由此可见宁古塔天气寒冷、气候恶劣并不是时人杜撰,这一点其实从宁古塔居民所居住的房屋中也可以看出。
当地人结茅为屋,墙壁粉刷光滑的白泥,以空心的树木做烟囱。每户房屋都有三面炕,分别位于南、西、北,炕上铺芦席,席上又铺大红毡。当地人家会在每年冬日采伐一年的薪柴堆在屋舍南面,随时随地用于生火取暖。然而日复一日的砍伐,使得山林破坏严重。杨宾在《柳边纪略》里提到:二十年前门外即是树林,如今的树林已在五十里之外了。为了生活,为了抵御严寒,人们肆无忌惮地砍伐掉树林。吴桭臣曾经说过,汉人到来后,宁古塔天气渐和暖,当地人还纷纷说道:“此暖是汉人带来的。”不知道这二者有没有联系呢?而几百年后的今天,当初的树林又在多少里之外了!
真真假假|传言|清代|故事|吴兆骞---傻大方小编总结的关键词
宁古塔将军驻地遗址
宁古塔曾上演人吃人惨剧?
相传关外气候恶劣,住在那边的人们饱受折磨,又饥又饿,流人流放到宁古塔甚至会被饿疯了的人分食掉。标准的地狱配恶鬼,听着这样的传说就已让人不寒而栗,难怪当时人宁可死也不愿意被流放到宁古塔活受罪。
且不说,宁古塔山林茂密,山珍丰富。红药、蕨菜,轻易就采得几捆,人参卖得很便宜,宛如南国的桃李。葡萄、酸梨、猴头菇、桔梗、野鸡等更是漫山遍野;也不说,宁古塔水域广阔,水产肥美,无论冬夏,一网下去,尽是大鱼。有这样的山水,即使粮食歉收,人们也不会饿得吃人。就单说宁古塔居民,那时的宁古塔当地人以满族居多,间有赫哲、锡伯族等少数民族,这些人或聚居宁古塔城中,或散布周边山野村庄。对于当时当地的民风,诸多记载里没有一句是贬低的、憎恶的,相反,流于宁古塔的流人们无不称赞其淳良,有古风。
那时,宁古塔人夜不闭户,也没有盗贼,门外的栅栏仅仅是为了防止家畜走脱。出门,道不拾遗,凡是捡到东西必上交公所,遗失者到公所认领,甚至有丢了牛马的人家,五六个月之后牛马尚能自行返回。行人但凡出门不用携带干粮、路费,路上可以随意到任何人家借宿,无论人还是马,主人都会照顾得又好又周全。而受人恩惠的人,必定思量着酬谢恩人,往往回报的比得到的还多。几人同行,年纪最小的那个人服侍年长的人;看到士大夫出行,骑马的下马、行人必让路;遇到老人,跪拜俯伏,过后方起。
真真假假|传言|清代|故事|吴兆骞---傻大方小编总结的关键词
其人憨厚率真重信义,对于外来的流人,并不会如传闻中所说的分食之。上有英明仁慈的将军,对待流人十分宽厚,惜才爱才,对吴兆骞等文人更是照顾有加。下有率直敦厚百姓,不但没有歧视欺侮那些外来的流人,还积极地向他们学习。于是我们看到,汉人教会满人做蜂蜜,做蜡烛,卖莲藕……在苦地中也有一片其乐融融。而对于那些逃跑的流人,宁古塔当地人即使遇到也不会去官府告发,如有被追回的,则对外宣称是其自返,并不治罪。对待流人宽厚至此,不知道在这苦寒之地慰藉了多少异乡人的心。不仅仅是宁古塔城内人重情重信义,城外没有官长约束的大小村落亦然。吴桭臣在《宁古塔纪略》中记载了这样的事:有与店主人赊物的,约定好来年按约偿还,第二年,必定按约还清,即使有其他原因来不了,也一定会托人带到。两人相隔千里,又互不相识,诚信至此,让人敬佩!
真真假假|传言|清代|故事|吴兆骞---傻大方小编总结的关键词
吴桭臣的《宁古塔纪略》
别看宁古塔人憨厚,但其骨子里有一股猛劲。尤其是那里的少数民族,他们勇猛不畏死,一个人便能杀虎。皇帝爱之,赐以官爵,土人不知官爵贵重,还闹出过笑话。一日,宁古塔将军想让那些有官爵的人学习礼仪,约定好次日到衙门学习。第二天,他们一起来了,只见有戴斗笠的、有背着叉袋的、还有赤着脚的,见到的人无不哈哈大笑。将军命坐,他们就垫着叉袋坐在地上,有的虽身穿大红蟒袍,仍然不舍得把背上的叉袋放下,因为这样买东西时才方便。后来皇帝下令命他们进京,家人送别时哭声震天。多年之后,吴桭臣在京城再遇到他们时,发现他们早已今非昔比,言谈举止几乎与满、汉无异。
虽然后来有人在笔记里记下了四个字“今不复矣”,可是谁也不能够否定,曾经的宁古塔人是那么诚信友善,正是这些人让苦寒的宁古塔多了一份温暖的生机,给流人在无边的黑暗中燃起了一团火。
宁古塔的神秘与奇闻
尽管宁古塔苦寒、蛮荒,连书籍都很少,和当时富饶的南方地区相比简直就是未开化的原始地区,可是当地人业余生活还是很具有趣味性的。宁古塔无佛教,初无医,居民信奉萨满教,因此靠跳神来祛疾巫卜就成了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宁古塔纪略》清楚地描述了跳神的过程:跳神以妇女为主,她们的衣服外系着裙子,裙腰周围系着长长的数百只铁铃。跳神时手里敲着纸鼓,镗镗作响,口中念诵满语咒语,摇动起腰间的铃铛,同时以手鼓声接应。除此之外,旁边还有几面大皮鼓,跟随着跳神者一起敲响。凡跳神,必朝向西边,西边的炕上设炕桌,上面摆着贡品。跳神妇女从早到晚,每日要跳三次,三天后结束。铁铃叮当,手鼓阵阵,口中念念有词,充满奇特的仪式感和神秘感,让人印象深刻,被世人熟知。
真真假假|传言|清代|故事|吴兆骞---傻大方小编总结的关键词
满族人的跳神仪式
但是千万别以为宁古塔居民只会跳神,他们还会跳一种叫“莽式”的舞蹈,有男莽式和女莽式。两人相对着跳起舞,旁边的人拍手唱歌。这种舞蹈只在新年或喜庆之时才会跳,想来应该是相当欢欣活泼的。此外,宁古塔中的满族女子正二月内以荡秋千为戏,童子间会玩一种取名“噶什哈”的野兽腿前骨以为游戏,这种游戏受欢迎到不仅当时的小孩子玩、当时的青壮年在冬月闲暇时玩,甚至流传到今天,一些东北人还视之为瑰宝,如此魅力,甚是神奇。
真真假假|传言|清代|故事|吴兆骞---傻大方小编总结的关键词
“噶什哈”游戏
其实,在宁古塔还发生过很多奇闻异事。
有一天,一个村庄的平地上突然涌出数十泡泉水,来看热闹的人熙熙攘攘,可是过了一个月便都干涸了;又有一地山半有旧城遗迹,某一秋夜,皎月朗朗,忽然刮起一阵西北风,随后便传来万马奔腾,剑戟相撞的声音,当地人吓得整夜不敢入睡;最奇特的是大树林,相传其中多山神野鬼,过路的人往往拿衣服纸钱等挂在树枝上,求神庇佑,这些东西没人敢动,而有试图亵渎戏谑的人,就会大病不起。吴兆骞在返乡的途中也经过了这样一片大树林,进入后车马不前,就算鞭打也不行,吴兆骞于是下马,向空中拜神祈祷,竟然就行动如初了。也有渔人得宝珠和冤鬼告状等有趣故事,若在当时有人加以收集整理,那么也许能让我们对宁古塔有一个更丰富的了解。
真真假假|传言|清代|故事|吴兆骞---傻大方小编总结的关键词
- 网友质疑"徒手接坠楼女"照片真假 警方这样回应
- 真假记者敲诈勒索案榆林已破获142起
- 陕西榆林破获真假记者敲诈勒索案件142起 涉案金额887万元
- 朋友就像人民币,有真有假。你分得清真假朋友吗?
- 不同蜂蜜效果不同,选择适合自己的蜂蜜!记住7个“一”辨别真假
- 再也不怕买到假蜂蜜了,原来一杯水就能辨别真假
- 人证合一身份辨别 一秒验证持证人真假
- 网传许晴书店被偷拍,T恤宽松疑孕相?!和彭于晏姐弟恋到底真假
- 网传许晴书店被偷拍,T恤宽松疑孕相?!和彭于晏姐弟恋到底真假
- 又见"奇葩"修文物:温州清代桥五孔变四孔 道光变光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