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光年俗:大人望插田,孩子望过年

明光年俗:大人望插田,孩子望过年

过年好!



明光年俗:大人望插田,孩子望过年

“大人望插田,孩子望过年”。



过了不惑之年的我,望过年的感觉只停留在童年的记忆里,每当想起时,真的很亲切,很美好。

明光年俗:大人望插田,孩子望过年

明光年俗:大人望插田,孩子望过年

明光年俗:大人望插田,孩子望过年

明光年俗:大人望插田,孩子望过年

好的年成,大人叫裁缝师傅到家里来做一天新衣服,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真正是量身定做,记忆中做的全是外衣,里面的衣服老大穿不上了传给老二、老三,真缝补不了才做新的,新衣服要等到大年初一早上才穿,三十日晚上放在被面上反复折叠、左看右瞧,脑子里满是想象自己穿上新衣的神气。

春上买回来的猪崽,在母亲一瓢水一瓢糠的饲养下,长得膘肥体壮了,叫来附近的屠夫和年轻的堂兄一起杀猪,大人们教我们不要说杀字,要说“福”年猪,猪舌头也要说成“赚条”,以图吉利。剁肉也很有学问,拜年肉要剁得薄而好看,猪头也要剁得很美观,这个“元宝”是还年时必用的。屠夫的工钱他自己会剁得很有分寸,一刀不大不小的“前夹面”。虽然叫年猪,但有一大部分要变成商品,变成我们上学的学费和家用。忙活了大半天,大锅里飘出的肉香让我们馋得耐不住了,围着灶台转,生怕肉汤会飞走。

明光年俗:大人望插田,孩子望过年

小年不小。腊月二十三,也有二十四过小年的,这一天要敬灶神,年味正浓了。

二十八至三十还年。由管年的人依照年序而定。木质饭盆里摆上猪头、公鸡、鱼和菜刀,取大发财源,连年有余之意。上百户人家,上百个饭盆,分东西两头依次放到公堂厅的桌子上,颇为壮观。烧香前一定要洗干净手,然后点上香和蜡,三声罄响,燃放鞭炮和三音枪,全族的男丁一齐虔诚跪拜,祈求祖上保佑风调雨顺,吉祥幸福,子女出息。还年后,父亲要亲自带我们去标坟,每到一处都念叨他们的过去,让我们记住。

明光年俗:大人望插田,孩子望过年

明光年俗:大人望插田,孩子望过年

明光年俗:大人望插田,孩子望过年

明光年俗:大人望插田,孩子望过年

明光年俗:大人望插田,孩子望过年

明光年俗:大人望插田,孩子望过年

明光年俗:大人望插田,孩子望过年

大年初一是新年的起点,说话做事要十分小心,好在新的一年里遇个好兆头。父亲早早地起来,烧好开水,准备好点心,喊我们起来“出方”,那个时候没有现成的鞭炮,出方的鞭炮是母亲用散个的炮竹编成鞭炮串儿的,母亲编制的时候心里也在默默地编出对来年的希望和祝福。那时更没有礼花,在放鞭炮时,由父亲夹杂着放大炮竹,大炮竹引很短,要选择最佳时机让竹在上抛的最高点时爆响是不易做到的,但父亲总是做得很恰当。炮竹放得响亮、顺畅兆示着出方大吉。

明光年俗:大人望插田,孩子望过年

拜年很有讲究。“初一不出门,初二拜家庭,初三拜舅舅,初四上岳母门”,虽然不完全按这种顺序来拜,但主亲主戚是不能怠慢的。男人们带着孩子在午饭前必须到达亲戚家,因怕路远者赶不上,所以中饭也就吃得特别晚。

正月初七叫上前日,书称“人胜节”,“人庆节”。传说女蜗初创世,造世上生灵万物,于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这一天是人类的生日。初七晚上要放鞭炮、挎竹制的枷板,驱赶狐狸、野猫和晦气,以图平安吉祥。

明光年俗:大人望插田,孩子望过年

一眨眼,正月十五到了,元霄的花灯在山村很少见,记忆中只看过两三次。天气转暖,大人们又忙着为插田做准备了。热闹和年味也慢慢淡去,但快乐却长久地留在心里。

明光年俗:大人望插田,孩子望过年


明光年俗:大人望插田,孩子望过年

来源:网络

明光年俗:大人望插田,孩子望过年
点击发布明光生活信息

直接发布房屋租售、求职招聘、转让求购、拼车、餐饮美食、家居建材、休闲娱乐、二手物品、商务服务

商务合作:18110765588 

微信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