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李星国课题组在稀土金属合金及其氢化物研究中取得了新的进展

北大李星国课题组在稀土金属合金及其氢化物研究中取得了新的进展

北大李星国课题组在稀土金属合金及其氢化物研究中取得了新的进展

来源 |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编辑 | 化学加

导读



以稀土、镁等金属为代表的金属储氢材料是较为传统的研究领域,近年来学术上的新突破相对较少。最近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李星国小组的研究发现,金属储氢材料在一些重要而有趣的电化学体系中具有独特的应用,赋予了这一传统材料体系新的机遇。

跳转阅读→一个让数百万化学工作者收益终身的二维码,您了解过吗?

1

、增强直接硼氢化钠燃料电池

(direct borohydride fuel cell, DBFC)

的能量效率

DBFC

是一类重要的高能量密度液体燃料电池,其阳极反应是

BH

4

-

的氧化,其中氢气的逸出是最大的副反应,造成能量效率的巨大损失。研究人员将

Y-Pd

薄膜构成储氢

/

催化双功能电极,利用

Y

氢化物的可逆储氢性能有效抑制了氢气产生,可使

DBFC

的能量效率提高

40%

(图

1

)。

[

J. Mater. Chem. A

2017, 5, 14310–14318.]

北大李星国课题组在稀土金属合金及其氢化物研究中取得了新的进展

1 Y-Pd

储氢

/

催化双功能电极在

BH

4

-

氧化过程中对

H

2

生成的抑制作用及其机理

2

、金属水解电池:可以发电的吸氢过程

铝水解制氢是一种重要的产氢方式,但铝水解产生的热量甚至超过了生成的氢气所含化学能,高达

55%

的化学能以热量直接耗散。研究人员利用

Y-Pd

薄膜电极与

Al

片构成电池,可将水解的热能转化为电能,水解热能的利用率达到

8%-15%

,该过程中

Y

薄膜同步吸氢,首次实现了同步发电和吸氢(图

2

)。 

[

Angew

.

 Chem. Int. Ed.

 DOI:10.1002/anie.20171166, Hot Paper

,封底文章

]

北大李星国课题组在稀土金属合金及其氢化物研究中取得了新的进展
北大李星国课题组在稀土金属合金及其氢化物研究中取得了新的进展

2

铝水解电池的工作原理、工作过程中

Y-Pd

薄膜电极透光率和电势同步变化过程

上述两部分工作中,储氢材料扮演了“氢缓冲池”的角色,因此要求储氢材料具有优良的吸放氢可逆性和动力学,而对储氢容量要求不高,经典的稀土储氢合金完美的适合上述应用。研究过程借鉴了经典的镍氢电池中稀土储氢材料的电化学吸放氢机理,并结合薄膜电极特有的“氢致光变”(即氢诱导的金属—半导体相变)特性,利用光学方法对电化学过程中的吸放氢机理进行了原位研究。

3

、氢化物增强石墨的储锂性能

氢化物中的

H

可以通过电化学过程结合

Li

+

,传统观点认为在储锂过程中

H

Li

+

只能按照

1:1

的比例形成

LiH

。但研究人员在稀土氢化物

REH

3

(RE=Y, La, Gd)-

石墨的复合体系中发现,通过与石墨的协同作用,

H/Li

+

的比例可以达到

1

5

,实验表明

REH

3

的加入可使复合体系的比容量达到

800mAh/g

,并具有非常好的循环性能。如图

3

所示,活泼氢在插锂过程中作为负电中心,降低插锂后体系的能量,负极的嵌

Li

结构不再是石墨的

LiC

6

,而是形成了

Li

5

C

16

H

,因此氢化物改性可极大地提高石墨的储锂能力。

[

Adv. Mater. 

2018, 30, 1704353]

北大李星国课题组在稀土金属合金及其氢化物研究中取得了新的进展

3 REH

3

/C

体系储锂机理示意图。

4

、反应球磨实现高品质纳米硅的低成本制备

Mg

Na

等轻金属也是常见的储氢金属,同时也是强还原剂。研究人员利用其强还原性,通过室温球磨反应,即可将

SiO

2

SiCl

4

等廉价的硅原料还原得到高质量的纳米硅粉,其粒径仅为

25-50 nm

且分布均匀,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表现出很高的容量和循环稳定性(图

4

)。纳米硅是最受瞩目的下一代高容量锂电池负极,但目前材料成本仍十分高昂。这一成果可以极大降低纳米硅的成本,并且容易放大,目前正在积极进行放大实验。

[

ACS Nano

 2017, 11, 6065?6073

Chem. Commun., 

2017, 53, 6223—6226

,相关成果也被

X-mol

网站报道:

http://www.x-mol.com/news/9318]

北大李星国课题组在稀土金属合金及其氢化物研究中取得了新的进展

4 

Mg

SiO

2

为原料反应球磨实现纳米硅粉的高效制备

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陈均、肖锐、郑鑫遥、刘志亮等分别为上述论文的第一作者,该系列研究是由李星国教授和郑捷副教授负责,与北京大学周恒辉教授通力合作完成的,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科技部项目的资助。

拓展阅读

北大李星国课题组在稀土金属合金及其氢化物研究中取得了新的进展


  • 【福建电视台】八闽人才风采录之厦门大学孙世刚院士

  • 涨知识丨关于融雪剂工业盐,你需要知道的都在这:成分、原理和危害

  • 用SCI论文求婚!网友:这波高级狗粮我吃 | 看学霸们如何秀恩爱

  • 15个动图告诉你:学化学的惊险与刺激

  • 科研党有钱想干啥?答案竟是:买仪器、买试剂、随心所欲做实验…

  • 化学,八卦的终结者

  • 马兜铃酸及其衍生物有致癌风险,那折耳根这样的美食还可以再吃吗?

  • 山东破获特大网络制贩毒案,缴毒近四吨,中学生猪圈制毒

  • 更多精彩,关注本号后,后台回复相应代码查看

    回复

     c001

    漫画化学

        

    回复

     

    d001

    化学趣史

    回复

     

    f001

    视频动画 

       

    回复

     

    g001

    趣味实验



    回复

     a002

    餐桌化学

        

    回复

     i001

    缤纷化学



    回复

     j002

    化学趣闻 

      

    回复

     

    m002

    创意化学



    回复

     k001

    趣味化学

       

    回复

     

    L004

    涨—知识



    回复

     w009

    化学前沿

       

    回复

     

    z001

    科研名人

    回复

     q003

    科学解释

       

    回复

     

    u001

    化学心得



    欢迎广大读者分享赐稿或者有偿投稿



    原创稿一经采用:200-1000元/篇



    编辑手机/微信 :18676881059 

    邮箱:gongjian@huaxuejia.cn

    化学化工行业交流群:413544856

    药物化学中间体API群:177675326

    日用化学精细化工群:456356583

    北大李星国课题组在稀土金属合金及其氢化物研究中取得了新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