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锦囊】为什么掏心掏肺讲道理,孩子就是不听?
编辑|静静的双鱼
1
2
成人总是希望通过“讲道理”的方式,改变别人的行为和想法。
但是对孩子讲道理,是一种非常愚蠢的行为。
如果你总是想让孩子认同“你的道理”,他不仅听不进去,你还会错失了解真正原因的机会。
越小的孩子,越难讲通道理。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我们的大脑,天生就是“反道理”结构。
“道理”是逻辑思维的产物。
当一个人要运用“逻辑思维”的时候,他首先需要控制情感,冷静下来。
然后他要将这个“道理”与自己过往的经验进行匹配,与自己的感受匹配。
最后还需要一系列的判断,才能确定自己是否接受这个“道理”。
逻辑思维对成人来说都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对于大脑发育尚不完善、人生经验有限的孩子,当然更难。
可是如果孩子小,听不懂道理,就不讲“道理”了吗?
当然不是。
而是要换一种方式讲。
3
这里给大家介绍 3种方法。
1
第一种:将“为什么”这个问题留给自己很多父母问“为什么”的时候,非常像是在质问。
比如,你为什么要这么做?你为什么要害怕?你为什么不告诉我?
在质问状态下,你认为孩子会回答你真实原因,还是他认为你能接受的原因?
对于年龄比较小的孩子,他们最难解释的就是自己为什么会有现在这种情绪。
如果他大哭,你问他:你为什么要哭?
很多孩子回答不了这个问题。
将为什么这个问题留给自己。
为什么我的孩子会这样?
为什么我没花时间去观察一下孩子,他这种行为或者感受是怎么形成的呢?
当你要脱口而出“为什么”的时候,先闭嘴。
推测一下是为什么,
然后向孩子确认。
比如,你这次哭得这么厉害,是因为我刚才一直不理你吗?
2
第二种:承认孩子的所有感受都是真实的如果你不能够理解一个人的感受,你永远无法让他接受你的“道理”。
孩子内心就像一个茶杯,向里倒水前必须先揭开杯盖。
如果你不揭开盖子,水一滴也倒不进杯子里。
先体会孩子的感情,就是揭开杯盖的过程。
人们只会听那些能够理解自己的人的话。
揭开杯盖有很多方法,其中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讲故事”
。
当你给孩子讲故事的时候,在故事中将道理穿插进去,孩子一点都不会抗拒。
这也是我为什么鼓励父母,在教给孩子规矩、教育孩子的时候,给他们看绘本故事。
故事成功的绕开了“逻辑思维”这一过程,利用孩子的好奇心,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理解成人世界的道理。
而绘本有运用色彩和画面,加深了孩子的理解。
3
目标调整法人们只能实现自己的目标,不能让别人去实现自己的目标。
什么意思呢?
朋友希望儿子出门能多穿点衣服。
只是她的一个期待,不是目标。
她的期待必须要儿子去实现才行。
很多人常常弄混自己的目标和期待。
期待是你希望别人做到的事情,而目标才是你能做到的事情。
目标和期待最大的区别就是,你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做到吗?
后台常常有人给我留言,咨询婚姻问题。
有些问题提问频率很高,比如:我怎么样才能让我老公关心我?
或者,我怎样才能改变他?
所有这些问题都没有答案,因为这不是提问者能够做到的。
让别人按照自己意愿行事,是一个“期待”, 你的期待能否实现决定权全在对方手上。
除非你具有“心想事成”的能力,或者操控别人思维的能力。
只有决定权在你手上的事情,才叫做目标。
比如,我这周要看完一本书。
我要减肥10斤。
我今年要学习更多心理学。
如果你问:我怎样才能让老公更关心我?
不如把这个问题换成:我能做点什么,让老公明白我需要他怎样关心我?
朋友的目标其实不应该是“让孩子出门多穿衣服”,而是“我能做点什么,让孩子身体更加健康?”
当她设置出清晰的目标后,她就有很多事情可以做了。
比如,她可以找出孩子不愿穿衣服的根本原因;
她可以亲自带孩子挑选衣服,多试一些手套帽子,选最舒服的;
或者让孩子自己挑选当天要穿的衣服,将手套帽子放他包里,告诉他感觉冷可以拿出来戴上。
不要轻易对孩子说,我给你说这些是为你好。
如果你说了这句话,说明你之前一直在讲道理。
那么你刚才那番话很可能白说了。
- 老板:为什么普工拿4500工资年后还那么多人辞职呢?原因很扎心!
- 一个是皇帝一个是国王,为什么李世民死了要下地狱,他却不用
- 农村合作医疗普及那么久以来为什么还有那么多农民不参保?
- 为什么德国士兵要用毒气来杀害犹太人?真相让人感到心酸
- 为什么日本人这么喜欢切腹自尽?原来这才是背后真正的原因
- 横扫世界的朝代为什么会迅速灭亡?这个朝代究竟有多腐败
- 三分熟和七分熟牛排相遇,你知道它们为什么不打招呼吗?
- 慈禧太后为什么越老越风*骚?
- 为什么说祝聃这一箭,从此让天下主周朝由神变成了人呢
- 长平之战,赵国有乐毅、田单、李牧、廉颇等名将,为什么非要用赵